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8)
2023(14075)
2022(12162)
2021(11465)
2020(9610)
2019(22492)
2018(22040)
2017(42992)
2016(23057)
2015(25760)
2014(25433)
2013(25660)
2012(23608)
2011(21262)
2010(21010)
2009(19356)
2008(18791)
2007(16001)
2006(13885)
2005(12227)
作者
(65095)
(53961)
(53534)
(51286)
(34703)
(25701)
(24430)
(21221)
(20601)
(19101)
(18568)
(18412)
(16955)
(16924)
(16683)
(16499)
(16102)
(15770)
(15458)
(15348)
(13262)
(13216)
(12918)
(12173)
(12029)
(11943)
(11797)
(11680)
(10710)
(10565)
学科
(100031)
经济(99922)
管理(65815)
(62246)
(50656)
企业(50656)
方法(48160)
数学(42834)
数学方法(42500)
中国(28960)
(24865)
(24517)
业经(19792)
(19597)
贸易(19586)
地方(19406)
(19403)
(19012)
(16979)
农业(16455)
(15764)
财务(15703)
财务管理(15677)
环境(15120)
企业财务(15027)
(14440)
(14118)
银行(14079)
(13925)
金融(13924)
机构
大学(331785)
学院(327144)
(140606)
经济(137920)
管理(131907)
理学(115455)
理学院(114199)
管理学(112510)
研究(112096)
管理学院(111935)
中国(83940)
(70937)
科学(67238)
(61887)
(54943)
财经(51168)
研究所(50347)
中心(49488)
(48585)
(46829)
业大(46794)
北京(45082)
经济学(44077)
(43975)
(42520)
师范(42165)
(41016)
经济学院(39923)
财经大学(38441)
农业(38173)
基金
项目(228330)
科学(181466)
基金(169743)
研究(166227)
(147464)
国家(146341)
科学基金(126641)
社会(108347)
社会科(102926)
社会科学(102900)
基金项目(90217)
(85068)
自然(81814)
自然科(79971)
自然科学(79955)
自然科学基金(78552)
教育(75295)
(72477)
资助(70424)
编号(65676)
成果(52405)
(51943)
重点(50735)
(48050)
(46710)
国家社会(45591)
教育部(45055)
课题(44678)
人文(43710)
科研(43708)
期刊
(146098)
经济(146098)
研究(99609)
中国(56090)
学报(49373)
科学(47065)
管理(46337)
(44709)
(42352)
大学(37826)
学学(35649)
教育(30398)
农业(29868)
(26540)
金融(26540)
技术(25656)
经济研究(25483)
财经(24899)
业经(22183)
(21305)
问题(20490)
技术经济(16005)
(15915)
(15910)
理论(15639)
图书(15503)
商业(14834)
科技(14627)
现代(14577)
世界(14551)
共检索到46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之渊  李治国  陆康强  
由于地域辽阔和经济转型,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的存在以及存在怎样的内部差异,是涉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难解之谜。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六个大城市的消费结构,通过组别因子量化分析了各城市消费结构的内部差异,通过时间因子定量分析了这些大城市消费结构的总体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组别因子和时间因子都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拟合结果既优于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又在大多数情况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传文  刘亦文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内人们消费结构的状况最能反映该时期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按经济与地域差异将中国农村居民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建立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截面数据建立ELES模型,实证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系数相差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少谦  
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化指数、现代化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环境因素,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广义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现代化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市场化指数与消费支出结构都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城镇居民收入与各消费支出均衡机制对消费结构变化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其强烈程度顺序为食品、医保、居住、家用、衣着、文教、杂项和交通;文教和居住的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现代化指数、市场化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息息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凤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总行等六部委1997年所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进步状况调查资料,利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最低收入户处于相对贫困状况,收入未能达到基本需求支出;其它收入户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地区间生活消费上差距很大;从地区内部看,各地区都存在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梅瑞  
本文采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地区消费模式划分为六个:最高消费模式区、高消费模式区、高原消费模式区、中等消费模式区、低消费模式区以及最低消费模式区;进一步将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地区消费结构划分为九个类型:饮食主导型消费结构、生存型消费结构、吃穿通讯主导型消费结构、衣食比重悬殊型消费结构、标准型消费结构、经济实用型消费结构、偏重教育和居住型消费结构、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结构以及轻吃重穿型消费结构。这种定量划分法比纯粹的按地理位置划分等定性方法更为科学和客观,有利于制定以省级为对象的消费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淼  何理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了1981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首先对中国城镇居民1981~2011年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教育方面的支出进行了细致分析。其次,通过运用ELES模型,对各项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价格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项因素。最后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1981年到2011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处于持续升级的状态,当前已经处于第三层次,但食品支出仍占较大比重,且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和主要能源产品的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形成的内在动因在于城市化进程所依赖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优势、产业结构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递减分布。科学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对促进城市化进程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军委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间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结构与收入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原因,并采用均值和标准差系数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结构差异,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军委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间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结构与收入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原因,并采用均值和标准差系数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结构差异,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泽义  许进杰  
本文通过建立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运用个体因子量化分析西部各地区消费结构的空间差异,运用时间因子定量反映其时间差异。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层次还较低,食品、衣着仍是居民消费的主角,文教娱乐等享受发展型消费明显滞后;从变化趋势上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各类消费呈递减态势。从制度层面稳定收入和支出预期,仍是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重中之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炳南  冯根福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黄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了黄金首饰业、电子工业、金币制造及其他工业四大组成部分的黄金消费情况。结论是:中国黄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相关性较为明显。黄金消费结构中,首饰业黄金消费增长最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明显。为此,本文提出要尽快使我国黄金饰品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增加国家黄金储备,鼓励居民黄金投资、"藏金于民"等措施,使中国黄金消费持续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辉煌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有了大幅提升,但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显著差异。为探寻现阶段区域间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本文利用2018年省级截面数据构建ELES模型,对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区域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生存型消费比重、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及交叉价格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东部-其它地区”的两极化特征:整体结构方面,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它三个区域;单项消费类别方面,东部地区和其它地区在住房和教育文娱两项消费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促进各区域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四大区域均需稳定食品价格,东部地区应着重调控住房价格,其它三个区域应着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优质教育文娱资源的供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日东  钱明辉  郑永冰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杨  符国群  姜海纳  
通过分析全国31个省市496个家庭结婚消费数据,本研究呈现了2000年以后中国城镇家庭在结婚消费项目、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消费项目和消费观念方面,一类城市更加追求具有纪念意义的消费项目类型,例如蜜月旅行;二类城市更注重酒宴消费,将其视为提升家庭人力资本和彰显社会地位的途径;三类城市则集中在传统的婚戒、床上用品购买等消费类型。在消费行为方面,各种类型的城市均呈现男方家庭承担的费用比例高于女方家庭承担的费用比例的情况,且男方家庭承担的结婚费用比例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其中,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