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2)
- 2023(15563)
- 2022(13105)
- 2021(12269)
- 2020(10228)
- 2019(23497)
- 2018(22732)
- 2017(41969)
- 2016(22460)
- 2015(25032)
- 2014(24144)
- 2013(23781)
- 2012(21528)
- 2011(19490)
- 2010(18920)
- 2009(17189)
- 2008(16496)
- 2007(13485)
- 2006(11418)
- 2005(9734)
- 学科
- 济(93856)
- 经济(93757)
- 管理(59908)
- 业(56404)
- 方法(44610)
- 企(43745)
- 企业(43745)
- 数学(40796)
- 数学方法(40342)
- 中国(29779)
- 农(24063)
- 财(22245)
- 贸(19439)
- 贸易(19432)
- 易(18978)
- 业经(18621)
- 地方(18409)
- 学(17701)
- 制(17027)
- 农业(16506)
- 银(15539)
- 银行(15491)
- 融(15413)
- 金融(15411)
- 行(14900)
- 环境(14592)
- 务(13437)
- 财务(13404)
- 财务管理(13371)
- 技术(13160)
- 机构
- 大学(312905)
- 学院(308779)
- 济(134812)
- 经济(132539)
- 管理(120905)
- 研究(110772)
- 理学(106252)
- 理学院(105017)
- 管理学(103208)
- 管理学院(102647)
- 中国(84527)
- 科学(68040)
- 京(65915)
- 财(56912)
- 农(56104)
- 所(54898)
- 中心(51726)
- 研究所(50812)
- 业大(49671)
- 财经(47121)
- 农业(44736)
- 经(43520)
- 经济学(42791)
- 江(41306)
- 北京(40689)
- 院(40086)
- 经济学院(38843)
- 范(38658)
- 师范(38155)
- 财经大学(35728)
- 基金
- 项目(226511)
- 科学(179990)
- 基金(170667)
- 研究(156217)
- 家(152990)
- 国家(151848)
- 科学基金(129974)
- 社会(104494)
- 社会科(99386)
- 社会科学(99362)
- 基金项目(90676)
- 自然(86198)
- 自然科(84347)
- 自然科学(84324)
- 省(83781)
- 自然科学基金(82822)
- 划(73387)
- 教育(70761)
- 资助(68997)
- 编号(58632)
- 重点(51509)
- 部(50803)
- 发(47910)
- 创(47164)
- 国家社会(46018)
- 成果(45024)
- 科研(44651)
- 创新(44399)
- 教育部(43482)
- 计划(42668)
共检索到439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肖凡 沈体雁 刘子亮
居留意愿是近年来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空间格局以及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较少。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地区差异进行描述,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空间格局在南北向呈北高南低态势、东西向则呈现出"U"型的分布特征,且表征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流动人口内部因素(家庭因素、流动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城市外部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内部因素中家庭因素通过社会网络、资源激励机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影响,而表征社会融入的流动特征变量,对居留意愿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外部特征中社会经济水平高、包容性强的流入地更具吸引力。(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中存在空间依赖效应,其宏观影响载体是城市特征空间溢出,微观影响载体是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变化带来的社会、文化空间溢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利用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CMDS),研究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增加个体稳定就业概率和同乡集聚效应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人口中存在差异,相比于中等技能流动人口,低技能和高技能流动人口受到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锟澎 刘雪晴
利用2017—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和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数字经济是否提升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能力是数字经济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在城市层面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提高了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并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流动时间更久、流动范围更大、高学历、从事技术型岗位以及从事高技术行业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东虹
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老年流动群体出发,考察了不同户籍以及流动原因老年群体的长期居留意愿。分析结果显示,养老型、务工型、保姆型以及其他型老年人的长期居留意愿依次降低;与城—城流动的老年人相比,乡—城流动的老年人长期居留意愿较低;两者的交互作用显示,相较于流动原因,户籍对于老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显。分样本估计则进一步发现,户籍以及流动原因对于老年人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流动人口内部的异质性及其所带来的需求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陈坤秋 王奔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冶州)的6053个流动人口样本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较强,湖南省对流动人口吸引力较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现居住地、参保类型、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周工作时间、家庭月净收入、亲生子女数对湖南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样本点类型具有反向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富美 陶四海 张洁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京津冀流动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保现状以及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流动人口医保覆盖率高,但本地参保率低,且本地参保情况与流动特征和职业特征密切相关。同时,医疗保险因素对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富美 陶四海 张洁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京津冀流动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保现状以及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流动人口医保覆盖率高,但本地参保率低,且本地参保情况与流动特征和职业特征密切相关。同时,医疗保险因素对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清华 周颖萱
基于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验证了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区域差异,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人口流动的大趋势不改,长期居留意愿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华东和东北地区始终是“热点”城市集聚区。从城市包容度、社会融入能力和家庭特征三方面分析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入能力最为重要,其中已婚率、受教育程度、流入地已停留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更高的跨省流动比例则会降低长期居留意愿。城市包容度的重要性有限,但医疗公共服务的正向影响增强,平均工资收入和住房支出两大经济因素亦开始凸显重要性。家庭特征始终是流动人口长期居留决策的一大因素,符合新经济迁移理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蒋书云
本文运用2016年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并不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户口性质、社会保障、一孩性别、流动时间、住房属性和收入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为此,提出从加强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和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蒋书云
本文运用2016年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并不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户口性质、社会保障、一孩性别、流动时间、住房属性和收入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为此,提出从加强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和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昕东 李翔
本文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半参数Cox回归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间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不仅人口流动会延迟女性的生育时间,而且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女性的婚育间隔、第一次生育间隔均有显著的延迟效应。第二,结婚年龄越大,婚后越有可能选择尽早生育,且不同初婚时间对生育间隔的影响差异明显。同时,参加医疗保险对婚育间隔存在显著的缩短效应,而参加生育保险对生育间隔存在显著的延迟效应。越有经济实力以及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职位的女性越有可能扩大生育间隔。而随着婚育间隔的扩大,第一次生育间隔反而会缩短。第三,初育子女的性别对第一次生育间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若初次生育为女性,则第一次生育间隔会缩短。第四,放开生育政策虽无法促使女性缩短婚育间隔,但会明显缩短第一次生育间隔。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教育水平 生育间隔 Cox回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仲坤
住房是农民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建设保障性住房(简称"保障房")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此背景下,结合最新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居住在保障房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仍然偏低,意味着针对农民工的保障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第二,相比于租房,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加入其他解释变量后,结论保持一致。考虑到模型中潜在的选择性偏误,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加以纠正,并通过逆向概率加权法、逆向概率加权回归调整法、调整变量衡量方式等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第三,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于90后农民工,保障房对80后农民工的影响更明显。由此,提出要发挥保障房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应当突出保障房建设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优先考虑就业居住超五年和80后农民工等方面实施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制度改革举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英姿 赵玉港 胡亚琪
将老年流动人口视为同质性群体易忽视其个体主观能动性,因此从社会融合视角,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将老年流动人口进行分类,分为积极融合型和消极融合型。不同类型老年流动人口居留意愿选择偏好存在异质性,积极融合型老年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居留"。对比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发现消极融合型老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明显增多。与全样本对比,潜在类别划分后的老年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个人特征影响显著。针对较高的社会融入需求和不同的居留意愿,应统筹做好老年流动人口户籍需求和住房保障,积极推进老年流动人口养老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老年流动人口医疗卫生保障质量,开展老年流动人口示范街区建设,提高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
流动人口流入地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健康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数据的分析
可行能力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
京津冀地区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分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经验
居住条件、子女就学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
流动人口就业者工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
方言技能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多维邻近性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