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1)
- 2023(9965)
- 2022(8387)
- 2021(8143)
- 2020(6562)
- 2019(15155)
- 2018(14641)
- 2017(27834)
- 2016(14831)
- 2015(16416)
- 2014(16198)
- 2013(16059)
- 2012(15123)
- 2011(14183)
- 2010(14033)
- 2009(12961)
- 2008(13043)
- 2007(11174)
- 2006(10118)
- 2005(9162)
- 学科
- 济(65856)
- 经济(65790)
- 管理(38477)
- 业(34555)
- 方法(28992)
- 企(27102)
- 企业(27102)
- 数学(24501)
- 数学方法(24237)
- 中国(21748)
- 学(15306)
- 农(14663)
- 财(14033)
- 贸(13797)
- 贸易(13792)
- 易(13458)
- 业经(13294)
- 地方(11943)
- 理论(10724)
- 制(10712)
- 环境(10166)
- 农业(10073)
- 银(9686)
- 银行(9667)
- 融(9447)
- 金融(9445)
- 行(9351)
- 和(9143)
- 发(9018)
- 务(8720)
- 机构
- 大学(227301)
- 学院(221555)
- 济(92780)
- 经济(90938)
- 研究(84714)
- 管理(82085)
- 理学(70580)
- 理学院(69531)
- 管理学(68298)
- 管理学院(67842)
- 中国(62349)
- 科学(52926)
- 京(50096)
- 所(42906)
- 财(41169)
- 研究所(39697)
- 中心(36848)
- 农(36119)
- 财经(34090)
- 范(32834)
- 师范(32532)
- 北京(31945)
- 业大(31309)
- 经(31299)
- 江(30865)
- 院(30557)
- 经济学(30242)
- 农业(28698)
- 经济学院(27228)
- 师范大学(27110)
- 基金
- 项目(152979)
- 科学(122591)
- 基金(116954)
- 研究(106125)
- 家(104866)
- 国家(104184)
- 科学基金(88647)
- 社会(71359)
- 社会科(67888)
- 社会科学(67869)
- 基金项目(61966)
- 自然(58319)
- 自然科(57096)
- 自然科学(57077)
- 自然科学基金(56126)
- 省(54583)
- 划(48706)
- 资助(48158)
- 教育(47275)
- 编号(39027)
- 重点(34847)
- 部(34784)
- 发(32806)
- 成果(32498)
- 国家社会(31781)
- 创(30672)
- 教育部(29630)
- 科研(29385)
- 中国(29145)
- 创新(28948)
共检索到324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广海 袁洪英
以2021年国内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间旅游信息流数据为基础,构建我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采用ArcGIS空间可视化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格局及其复杂性。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量空间异质性显著。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网络联系呈现立体菱形的空间结构,Top5‰的网络联系呈现明显的地理近邻和旅游资源吸引特征。(2)区域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表现出以高级别行政中心为集聚点的“核心—外围”放射状结构。(3)Top3城市旅游信息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非均衡性特征显著,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交叠分布形成我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立体菱形空间网络。(4)Top3城市旅游信息流出空间网络季节同质性显著,而流入空间网络季节异质性显著。春夏两季城市旅游信息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的聚类系数都相对较高,而秋冬两季聚类系数都相对较低,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呈发散外扩发展趋势。研究以期深刻理解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复杂性,为有效利用城市旅游信息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文章利用百度指数,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探索调控策略,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重大。立足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点强度、点度、异质性、互惠性、模块性、紧密性、集聚性、通达性和层级性分析后可知,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主要是由我国东南半壁有关城市所编织,连接上具有空间跳跃性、多中心极核、层级明显、结构相对稳定的复杂网络。
关键词:
百度指数 旅游信息流 城市空间网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苹 席建超
复杂性是旅游目的地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认识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特征的重要研究手段。论文以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地为例,通过构建旅游联系强度模型,建立旅游地空间网络,并运用TOP网络空间分析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揭示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的复杂性特征。研究发现:1)旅游地网络具有空间集聚性,形成了以核心景区为中心,由中心城镇、乡村社区和特色园区共同构成的空间集聚单元,并体现出"邻近连接"与"择优连接"的双重特性;2)旅游地网络服从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3)每个节点的前三名和前五名旅游联系强度网络(T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超 王姣娥 莫辉辉
随着中国航运集装化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航运网络组织空间格局的探讨逐步成为新的关注点。以港口城市为节点构建网络,借助网络整体结构及节点中心性评价指标,对中国航运集装箱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整体结构呈现出"小世界网络"的特点。对比分析沿海港口网络和长江水系网络发现,长江港口体系受航道所限,网络集聚性较弱,中心性较低,但中转功能较强;沿海港口中,广州直接联系的港口城市较多,而上海相对可达性较强,并成为沟通南北及东西向航运的重要节点;青岛、天津等吞吐量较大的港口在全国航运网络中的中心性较低,反映其主要服务于各自腹地;而武汉、南京等港口在网络中的中转功能逐步加强。网络中重要的港口城市节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莹 罗静 郑文升 田野 田玲玲 陈国磊
采用GIS及Python等技术手段,构建湖北省城市关联网络,提取出与各县(市、区)关联强度前2、前5、前10和前20的城市网络,对其网络结构及复杂性进行分析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索湖北省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城市中心性空间分布呈现一主两副、东高西低的特点。(2)随着城市网络等级降低,湖北省城市网络结构由以武汉为中心的单极吸引型转变为以武汉为主中心,以宜昌、襄阳为次中心的主次复合辐射型。(3)节点的择优连接倾向随着网络等级的降低而更加凸显,但不同等级网络次中心的影响力呈现出尺度与区域差异。(4)资源优势与用地成本、市场潜力、劳动力成本与区位因素对城市网络的影响力依次变小;近邻优势在低等级城市网络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振杰 何丹 程雯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所有制企业联系表征的中国城市网络的链接格局与节点地位的演化迥异。本文依托结构—行动者理论,综合“中国城市网络—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市企业”的分析视角,以2003、2012和2020年为观测年度,基于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和万得金融数据库,根据上市企业异地投资数据刻画全部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所表征的城市网络,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开展对城市网络时空演化与复杂性解释的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网络链接格局和节点地位的复杂性特征集中表现为“网络+等级”,城市网络的发展强化了城市等级体系。国有企业城市网络的等级化特征更突出。(2)链接格局与节点地位在国有企业城市网络与非国有企业城市网络中的时空演化有着明显差异,二者始终不线性相关,显示出不同的网络组织规律。(3)城市属性与高加权度存在复杂因果关系,城市在非国有企业城市网络中拥有高加权度的条件组合更易实现、节点地位更易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冷炳荣 杨永春 黄幸 李甜甜 谭一洺
以城市非农业人口作为城市质量,以空间直线距离分别在距离衰减参数b=1和b=2情况下作为空间联系的衰减方式,采用重力引力模型对全国地级城市进行了城市网络的构建,选取最大城市联系强度网络结构进行复杂性分析,借鉴复杂网络分析中的度、网络结构熵及网络标准结构熵等概念研究城市体系空间组织,这样将地理空间约束机制的概念引入到统计物理所忽略的复杂网络研究中,也为城市体系研究带来了新视角。分析得出了1990年代以来"大集中、逐步小分散"的城市网络组织的基本结论,最后对全国城市体系进行了空间等级划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野 高欣 罗静 田玲玲
以长江经济带71个机场城市为节点,构建有向加权的民航城市网络,从网络连接性、连通性、接续性和集聚性入手分析其空间复杂性,利用中断模拟的方式对其结构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网络联系存在“马太效应”,少数城市承担了主要航空联系,并表现出东西两大空间阵营的“鞍”形格局,“轴-辐”伺服结构尚未完全形成。(2)边缘城市航空连通性强于中部城市,并在云南形成局部航空网络,具有显著的超平面特征。(3)网络韧性总体较强,在节点遭受中断时表现出接续替代效应,存在级联失效风险,少数区域性机场城市具有较强的局部控制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宗刚 胡蓓蓓 韩建飞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国沿海港口网络的度分布、网络集聚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可达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港口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其度累计概率分布表现为具有置信度较高的指数分布,且具有较小的路径长度和较大的集聚系数,整体结构呈现"小世界网络"特点。并结合实际的自然,社会因素对其进行分析,为今后港口建设规划和航线分布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战强 杨帆 宋志军
在都市化背景下,近年北京生态用地变化显著。运用多项景观指数对北京的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旱地、水浇地进行了空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目前各类生态用地承担着多功能化的任务,其复杂性较强;2六类用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3有林地、其他林地、旱地存在显著的波谱特征,并形成了空间圈层结构;广义上,其他林地、旱地、水浇地有空间分形与长程相关性倾向;4各类生态用地具有五个渐进的演化阶段,其演化次序与其景观变化存在着显著关联。本文的空间格局与复杂性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生态用地空间演变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利莎 王士君 杨冉
基于哈长城市群11个地级市间的公路、铁路客运与百度指数数据,采用Arc GIS可视化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城市空间联系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群域内综合联系呈现"下"字型格局,整体联系强度走势与"哈大齐牡"、"长吉图"发展带和哈长发展主轴基本吻合;网络结构特征整体上表现为以哈尔滨、长春为双核心,地理位置越靠近核心,其交通信息通达性越好,对外联系水平越高;群域内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行政区边界壁垒、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城市功能定位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利莎 王士君 杨冉
基于哈长城市群11个地级市间的公路、铁路客运与百度指数数据,采用Arc GIS可视化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城市空间联系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群域内综合联系呈现"下"字型格局,整体联系强度走势与"哈大齐牡"、"长吉图"发展带和哈长发展主轴基本吻合;网络结构特征整体上表现为以哈尔滨、长春为双核心,地理位置越靠近核心,其交通信息通达性越好,对外联系水平越高;群域内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行政区边界壁垒、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城市功能定位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玮 朱金福
本文从城市公交和复杂网络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城市公交复杂网络建模的三种方法,并以江苏南京市公交网络为例,分析城市公交网络的几何特性,以期为设计和优化城市公交网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公交网络 复杂网络 复杂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慧 李健 宋雅杰
城市产业共生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系统失灵"现象,原因在于对产业共生网络运行机制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共生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共生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的不断交换,形成产业共生网络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从这一角度出发,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详细阐述了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的复杂运行过程,即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四流"相互适应的交互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管理系统的"圆形模式",并以天津市为例,说明了该模式的运用实施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云霞 杨萍 杨路明
信息传递在旅游业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旅游业发展既离不开信息网络的技术支持,又能够充分 体现信息网络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旅游业对互动信息流的依赖性分析出发,对旅游电子商务改善旅游业中信息 流的多层分流,以及全球分销系统GDS实现旅游业中的互动信息畅达进行阐述。
关键词:
旅游业 信息 电子商务 GD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