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4)
- 2023(16342)
- 2022(13855)
- 2021(12987)
- 2020(11013)
- 2019(25553)
- 2018(25119)
- 2017(48112)
- 2016(25916)
- 2015(29636)
- 2014(29559)
- 2013(29135)
- 2012(27000)
- 2011(24394)
- 2010(24239)
- 2009(22451)
- 2008(22201)
- 2007(19423)
- 2006(16638)
- 2005(14713)
- 学科
- 济(117678)
- 经济(117567)
- 管理(70838)
- 业(67645)
- 企(55467)
- 企业(55467)
- 方法(54535)
- 数学(48163)
- 数学方法(47425)
- 中国(32649)
- 农(29476)
- 地方(25838)
- 财(25715)
- 业经(24401)
- 学(21736)
- 贸(21328)
- 贸易(21315)
- 易(20700)
- 农业(19460)
- 制(18961)
- 理论(17908)
- 和(17247)
- 环境(16795)
- 技术(16220)
- 务(15819)
- 财务(15758)
- 财务管理(15718)
- 银(15615)
- 银行(15586)
- 融(15350)
- 机构
- 学院(373543)
- 大学(372492)
- 济(158643)
- 经济(155516)
- 管理(144737)
- 研究(127354)
- 理学(125715)
- 理学院(124266)
- 管理学(121869)
- 管理学院(121167)
- 中国(95263)
- 京(78800)
- 科学(77855)
- 财(67871)
- 所(63528)
- 农(59353)
- 中心(58395)
- 研究所(58155)
- 财经(55309)
- 业大(54124)
- 江(53955)
- 经(50388)
- 经济学(49654)
- 北京(49383)
- 范(49145)
- 师范(48650)
- 农业(46832)
- 院(46183)
- 经济学院(44917)
- 州(43195)
- 基金
- 项目(255629)
- 科学(202870)
- 基金(187361)
- 研究(184818)
- 家(163627)
- 国家(162356)
- 科学基金(139988)
- 社会(119051)
- 社会科(113074)
- 社会科学(113041)
- 省(99019)
- 基金项目(98613)
- 自然(90667)
- 自然科(88640)
- 自然科学(88618)
- 自然科学基金(87033)
- 教育(85606)
- 划(84055)
- 资助(77657)
- 编号(73749)
- 成果(58803)
- 重点(58245)
- 部(57030)
- 发(56184)
- 创(53303)
- 课题(51181)
- 国家社会(49965)
- 创新(49918)
- 科研(49028)
- 教育部(48957)
- 期刊
- 济(166465)
- 经济(166465)
- 研究(105808)
- 中国(68808)
- 学报(56129)
- 科学(53935)
- 农(52656)
- 管理(52348)
- 财(52070)
- 大学(42885)
- 学学(40499)
- 教育(37984)
- 农业(36273)
- 技术(34572)
- 融(29309)
- 金融(29309)
- 经济研究(27993)
- 财经(27183)
- 业经(26631)
- 经(23601)
- 问题(23564)
- 业(20929)
- 统计(20864)
- 技术经济(19231)
- 策(18878)
- 贸(18648)
- 资源(17782)
- 版(17353)
- 决策(17083)
- 商业(16805)
共检索到53749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晓男 冯冲 张凤海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形成"向城市集聚"的特征,成为各城市的支柱产业。科学评价城市文化产业效率,有利于引导各城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笔者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了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共36个城市的文化产业效率,并进行了区域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结果发现:36个城市文化产业总体效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低下,即文化产业面临着管理与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环境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有显著影响;区域间文化产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普遍效率高,中西部地区效率低,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文化产业运行更有效率,海滨城市相对内陆城市更有效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我国城市文化产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晓男 冯冲 张凤海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形成"向城市集聚"的特征,成为各城市的支柱产业。科学评价城市文化产业效率,有利于引导各城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笔者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了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共36个城市的文化产业效率,并进行了区域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结果发现:36个城市文化产业总体效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低下,即文化产业面临着管理与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环境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有显著影响;区域间文化产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普遍效率高,中西部地区效率低,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文化产业运行更有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碳排放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进行相互比较。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碳排放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提升空间很大;从横向来看,各省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差距逐年增大,碳排放效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额增大趋势明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英 杨扬 潘鹤思 王学璨
选取2013—2015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Malquist指数模型对各地区家具产业的运营效率进行评价,然后建立受限因变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后,由于规模效率值偏低所考察省域的综合效率值处于中等水;各地区技术效率均值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关关系;Malquist生产率指数主要受到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増幅较小;删失回归结果表明效率值与从业人员数等有相关关系。中国的家具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应继续扩大产业规模,采取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措施来提高中国家具产业的运营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家庭 张容
本文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因素对于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文化产业企业数目过多、文化事业单位体制的不合理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表现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次。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有助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永安 董刚
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在排除外部环境条件和随机误差影响的情况下,对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中国城市效率的环境响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受城市空间格局、区位条件、政府竞争环境、人口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具体而言,外部城市影响程度强或区位条件较好有助于降低城市要素投入的冗余水平;政府竞争环境较激烈或历史发展条件较优越会促使城市要素投入冗余水平提高;人口环境对城市各类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德春 董宇怡 刘炳胜
能源短缺、利用率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2009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文章将技术效率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利用其数值来分析能源效率,同时,加入环境变量来分析完善上述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在剔除外部因素和环境变量以前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大部分省在第三阶段计算出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这说明很多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体现出规模经济性。从区域上来看则是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针对这一结果,本文给出几点建议: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发新技术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萍 王勇
本文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影响程度要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导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率低下,且大部分省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我国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有效的省份也存在较大差别。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樊敏
文章首先基于三阶段DEA分析方法构建均质化效率分析框架,在剔除地区经济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以及物流产业总体状况等外部环境变量以及随机因素对效率影响基础上,分析相同环境及随机条件下中国八大经济区域2008年物流产业实际运作效率水平。其后依据均质化环境下获取的更加切实、准确的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物流产业运作效率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产业 运作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珂 张安录 张雄
采用三阶段DEA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中国17个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环境影响因素作用,提出优化配置方案。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但城市群间差异较大;环境因素对效率影响显著,拥有高新科技、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群对农地城市流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合理;剔除环境和随机影响因素后,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由技术效率变为规模效率,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城市群数量变多。政府应加强城市群间联系与交流,推广和运用节能环保技术,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注重城市用地内涵挖潜,抑制城市土地过度扩张,从而提高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 李星星
创新效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三阶段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在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同时计算了效率的置信区间。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还比较低,且各省市之间差异较大。所有制结构、政府支持、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等环境因素,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影响显著。纠偏后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有所下降,但"东高西低"格局并未改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国泉 栾昊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对2005—2015年江苏省12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整体排放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苏州、无锡、盐城的排放效率相对有效,处于排放效率前沿,其他城市的排放效率均有待提高。江苏省区域间碳排放效率呈现"苏中>苏南>苏北"的格局,与传统经济格局存在差异。因此,为提高碳排放效率应着力改善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干预程度、科技支撑强度、所有权结构等因素,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减排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妍
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促进新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新疆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特点,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以及地级行政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并分析了新疆工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区际差异。2008年以来,各区域工业创新活动普遍缺乏DEA有效性,规模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经济市场化、产业集聚都有利于区域工业创新效率提升,但人力资本积累表现为反向作用,FDI和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剔除环境效应和统计噪音后,工业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北疆高于南疆、核心区高于外围区"的空间极化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四代 仝梦 郭杰 韩玥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了相同环境下各区域的环境效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性,探讨了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剥离了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为真实测度环境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三阶段DEA模型可有效剔除随机误差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能客观真实的测度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水平,获得比传统DEA模型更精确的环境效率结果。(2)区域平均环境效率和平均纯技术效率均被低估,环境效率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纯技术效率影响引起的。(3)外贸依存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城市规模的增加对环境效率的提升产生负影响。(4)规模收益的变动受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