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4)
- 2023(12227)
- 2022(9816)
- 2021(8923)
- 2020(7148)
- 2019(16082)
- 2018(15651)
- 2017(29938)
- 2016(16074)
- 2015(17990)
- 2014(17641)
- 2013(17167)
- 2012(15539)
- 2011(14057)
- 2010(13607)
- 2009(12531)
- 2008(12211)
- 2007(10465)
- 2006(9254)
- 2005(8352)
- 学科
- 济(75323)
- 经济(75249)
- 管理(41019)
- 业(40842)
- 企(30199)
- 企业(30199)
- 方法(28744)
- 中国(25662)
- 数学(25548)
- 数学方法(25440)
- 农(20524)
- 业经(17603)
- 地方(16347)
- 贸(15755)
- 贸易(15748)
- 易(15345)
- 财(14155)
- 农业(14045)
- 产业(13909)
- 学(12897)
- 制(12545)
- 环境(11451)
- 发(11253)
- 技术(10991)
- 银(10787)
- 银行(10752)
- 行(10342)
- 融(10139)
- 金融(10139)
- 体(9504)
- 机构
- 大学(230048)
- 学院(229137)
- 济(106571)
- 经济(104930)
- 研究(86448)
- 管理(85897)
- 理学(74802)
- 理学院(73927)
- 管理学(72913)
- 管理学院(72504)
- 中国(64178)
- 科学(51432)
- 京(49317)
- 所(42985)
- 财(42965)
- 农(42283)
- 研究所(39669)
- 中心(37364)
- 业大(35548)
- 财经(35380)
- 经济学(34929)
- 农业(33497)
- 经(32580)
- 经济学院(31721)
- 江(31406)
- 院(31084)
- 北京(30956)
- 范(29211)
- 师范(28859)
- 科学院(27107)
- 基金
- 项目(160804)
- 科学(128368)
- 基金(120440)
- 研究(113301)
- 家(107536)
- 国家(106729)
- 科学基金(90845)
- 社会(78199)
- 社会科(74464)
- 社会科学(74447)
- 基金项目(64108)
- 省(60030)
- 自然(57324)
- 自然科(56089)
- 自然科学(56071)
- 自然科学基金(55114)
- 划(51852)
- 教育(49814)
- 资助(47374)
- 编号(41642)
- 发(37065)
- 重点(36935)
- 部(36177)
- 国家社会(34583)
- 创(33992)
- 创新(32003)
- 成果(31892)
- 中国(31088)
- 教育部(30976)
- 科研(30377)
- 期刊
- 济(112108)
- 经济(112108)
- 研究(69667)
- 中国(42801)
- 学报(38897)
- 农(38628)
- 科学(36711)
- 管理(31080)
- 财(30057)
- 大学(29234)
- 学学(27946)
- 农业(26535)
- 经济研究(20632)
- 融(19506)
- 金融(19506)
- 业经(17976)
- 财经(17886)
- 教育(17738)
- 问题(16998)
- 技术(16844)
- 经(15739)
- 业(15320)
- 贸(14184)
- 世界(13093)
- 国际(12721)
- 技术经济(11265)
- 科技(11087)
- 商业(10940)
- 现代(10921)
- 版(10855)
共检索到332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建平 徐维祥 刘程军 孙春晓
文章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分别作为城市数字化和城市治理智能化转型的外生冲击,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政策不确定性下数智化转型对中国产业现代化的作用。结果表明:(1)“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意味着城市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2)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外贸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产业现代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增强。(3)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城市数智化转型不仅局限于本地区,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对于在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促进产业升级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颖萍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对策和主张。在明确发展模式和概念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提出了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思考:一是必须推行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城市不仅仅是空间和规模的扩张;二是必须创建中国城市化的核心任务,即人的现代化;三是必须在理论和理念上,创造中国整体区域均好型城市化和现代化,这是社会整体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
城市化 本土化 城市现代化 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珂 李旭超 聂禾 宋敏
人工智能(AI)加速了城市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带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基于上述事实,利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设计准自然试验,借助交错双重差分模型(DID),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考察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具体表现为,与非试点城市相比,试点城市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数量、专利被引用量及专利原创性和一般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机制检验发现,城市数智化转型主要通过“知识溢出”和“创新环境优化”两条路径为企业创新赋能。一方面,城市数智化转型提升了企业信息可得性、打破了创新合作的地理限制等,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城市数智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创新环境,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这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显示,城市数智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受到来自企业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市场层面等异质性因素干扰,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助推作用对中小民营企业、竞争激烈的行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更有效。研究结论对探索AI时代城市数智化转型和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中国的城市化虽然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与战略模式,但是其发展的过程却表现出了中国本土化的某些特色。总结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经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来说是不无裨益的。首先,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为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区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其次,"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平台,促进了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的发生与发展。第三,中国城市现代化出现了多类型的区域性的差序发展格局,局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中国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样板。中国正在从整体上进入城市社会和现代化社会,而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从现代化过程转变为具有"现代性"属性的社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城市化 现代化 城市社会来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政清
谈中国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杜政清一、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兴起的背景90年代以来,先后有10多个城市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有的为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理论界、实际部门纷纷兴起了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研究、规划设计的热潮。许多城市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现代化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杨智晨
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群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群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构建城市群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莫兰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其时空特征和分异机理,发现城市群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且差距不断缩小,但各维度现代化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城市群“领头羊”效应和极化趋势明显。空间分布的“东—中—西”梯度格局逐渐减弱,重心“向西向南”迁移,东西向对城市群现代化的拉动作用弱化,同时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城市群现代化的驱动因素具有多元化特征,对外开放水平解释力最强,而中西部城市群金融支持水平能够充分激发其他因子发挥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优化城市群功能分工、发挥中西部城市群比较优势以及提升城市群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城市群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为邦
到下世纪中叶,在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为之奋斗的这一宏伟目标,在城市,将表现为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永正 王秀秀
认为中国传统的城市治理主体单一,目标功利化,治理空间封闭化;传统的城市化在其目标与标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城市化空间与范围方面也存在误区。进一步认为,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治理进行三维战略转型:在治理主体上,应由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型;在治理目标上,应由唯GDP目标转为人本化目标;在治理空间上,应由城乡分割转为城乡统筹。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治理 反思 转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爱珠 苏明君
本文是笔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对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作了考察,并借鉴了国外有关城市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及理论模型作了如下的研究。 一、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1.选择指标的依据 城市是经济、科技现代化的主要载体,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物质表现。因此,选择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就是城市现代化的特征表现。即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产业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庆雯 杨智晨
中国式现代化为城市群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本文探究了城市群现代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群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测度,深入分析了其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稳态。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群现代化总体水平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城市群现代化水平空间分布的“东中西”梯度格局有所减弱,但“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明显。(2)城市群现代化总体及区域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城市群间差异依然显著。(3)城市群现代化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邻域现代化水平越高的城市群现代化向上转移的概率越高,且具有长期向高值区域集聚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从发达城市群引领、中西部城市群崛起以及协同城市群间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城市群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实现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城市现代化道路及方式选择张鸿雁一百多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体系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告诉我们,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是伴随着近代城市化的进程完成的。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就已经达到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50%的程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健,黄胜利
对于中国的研究,就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三种人敢于做出概括,他们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厌恶中国的专家和汉学家。喜爱中国的专家热爱中国,厌恶中国的专家与中国打过交道但不喜欢它,而汉学家则愿意试图去分析中国。有代表性的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对大多数中国的事情表现出热忱,并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中国今天的成就和明天的光辉前景。厌恶中国的专家通常强调办事难,总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玉珍
中国城镇化道路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离土不离乡”,即农村建设小城镇、农民自己转移自己的城镇化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离土又离乡”,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是人口转移意义上的城镇化。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现代化新阶段进程的推进,中国城镇化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主要任务是完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市民化,以市民化实现人的现代化,以及实现城镇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现代化。为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通过中心城市功能的扩散转移带动周边城镇、乡村的现代化;同时,要加强政府统筹规划,明确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组织定位,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协同建设,通过城镇的城市化使广大城镇地区具备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最终实现城乡一体现代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豫 姚依妮
选取中国88个城市在1998~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探讨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不同等级城市中对城镇化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镇化有挤出效应,而且在一、二线城市中更为显著。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应合理引导房地产业的发展,保障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邹农俭
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多种解释进行了梳理,认为这是两个各有特指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但二者也有互相联系的方面,并就现实生活中二者的联系做了解析。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现代化 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