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5)
- 2023(19829)
- 2022(16543)
- 2021(15237)
- 2020(12520)
- 2019(28395)
- 2018(28131)
- 2017(53092)
- 2016(28751)
- 2015(32143)
- 2014(31951)
- 2013(31794)
- 2012(29720)
- 2011(27345)
- 2010(27256)
- 2009(25172)
- 2008(24490)
- 2007(21458)
- 2006(19238)
- 2005(17404)
- 学科
- 济(134949)
- 经济(134818)
- 管理(80210)
- 业(74737)
- 企(59172)
- 企业(59172)
- 方法(51461)
- 数学(44556)
- 数学方法(44169)
- 中国(39087)
- 农(33627)
- 地方(31472)
- 业经(29497)
- 学(28748)
- 财(27208)
- 贸(24439)
- 贸易(24423)
- 易(23651)
- 环境(22952)
- 农业(22950)
- 制(21828)
- 银(19933)
- 银行(19863)
- 融(19591)
- 金融(19590)
- 和(19234)
- 行(19203)
- 技术(18555)
- 发(18016)
- 理论(17994)
- 机构
- 大学(422852)
- 学院(419178)
- 济(178301)
- 经济(174720)
- 管理(160204)
- 研究(154433)
- 理学(137949)
- 理学院(136305)
- 管理学(134128)
- 管理学院(133381)
- 中国(114813)
- 科学(95444)
- 京(92184)
- 所(79192)
- 财(77296)
- 农(74639)
- 研究所(72429)
- 中心(67704)
- 业大(64773)
- 财经(61944)
- 江(60894)
- 北京(59017)
- 农业(58699)
- 经(56422)
- 范(56088)
- 院(55691)
- 师范(55458)
- 经济学(54751)
- 州(49230)
- 经济学院(49142)
- 基金
- 项目(285368)
- 科学(223503)
- 基金(207620)
- 研究(203986)
- 家(183712)
- 国家(182220)
- 科学基金(154407)
- 社会(131179)
- 社会科(124399)
- 社会科学(124365)
- 基金项目(109758)
- 省(109430)
- 自然(100057)
- 自然科(97684)
- 自然科学(97656)
- 自然科学基金(95892)
- 划(93286)
- 教育(91561)
- 资助(85058)
- 编号(80541)
- 成果(65147)
- 发(64597)
- 重点(64469)
- 部(62658)
- 创(58761)
- 课题(56153)
- 创新(55001)
- 国家社会(54997)
- 科研(54337)
- 教育部(53162)
- 期刊
- 济(200847)
- 经济(200847)
- 研究(128369)
- 中国(83094)
- 学报(72005)
- 农(67997)
- 科学(65008)
- 管理(59129)
- 财(55824)
- 大学(53429)
- 学学(50443)
- 农业(46970)
- 教育(42290)
- 融(37514)
- 金融(37514)
- 技术(34199)
- 经济研究(33255)
- 业经(31240)
- 财经(30799)
- 问题(27000)
- 经(26583)
- 业(24780)
- 图书(22311)
- 贸(21305)
- 技术经济(21163)
- 科技(20765)
- 世界(20134)
- 版(19444)
- 资源(19306)
- 国际(19168)
共检索到631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数字经济为政府治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抑制了环境污染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引入外生政策冲击、替换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污染物的降低作用有所差异,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降低效应最明显,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量次之,对PM_(2.5)浓度的降低效应最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污染减排效应相比中、西部地区更大,且数字经济发展仅在东、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有关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有关数字经济研究的有效补充,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助力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为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力菲 张晓涛
当代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威胁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提出多年,但却并没有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肯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要素分配的不均衡、地区分工的差异性和人均收入的不均衡都将制约环境污染防范、控制、治理的效率。采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回归方程,对中国30个省份1995~2012年人均GDP和5类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环境污染规律与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志 易恩文 王军
优化资源配置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目标,基于市场价格、竞争与风险机制的市场化视角,以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实践为基础,构建“数字经济—市场化—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全国地级市样本数据,在测算城市数字经济和资源配置效率指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实证发现: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扭曲,这一结论在考虑指数测度误差、内生性问题以及外生政策冲击等因素后依然成立;市场化是数字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对资源配置扭曲的优化效应存在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且在优化效应的结构差异上存在“资本—产品—劳动力”的递进逻辑;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改善城市间产品和资本配置扭曲相互强化的内生交互循环,但也可能因城市间的“虹吸效应”导致劳动力配置在空间上产生“新扭曲”现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振剑 吕拉昌 辛晓华
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科学衡量数字经济及其相关效应成为学界的热点议题。文章从知识与信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数字化治理与公共服务等维度,构建了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模型揭示了数字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分异明显,呈现东部沿海城市及省会城市领先发展的态势,形成包括核心节点—次核心节点—省会级数字经济中心—市级数字经济中心的等级体系。分维度看,数字化服务与治理平均发展水平最高,产业数字化平均发展水平最低;城市间产业数字化水平的差异最大,数字化服务与治理水平发展差异较小;城市间数字产业化维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维度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特征突出。ICT产业集聚、政府支持、人力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发展 空间分异 产业集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张常明 陈璐
城市群被确立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然而伴随城市群高速度、高密度、高强度的发展,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能否给予分析与刻画,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研究首先利用2013年我国20个重点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继而利用2003-2013年各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各类城市群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进行拟合,从而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联动的角度,对20个城市群类型进行识别划分,并定量刻画每类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关关系与发展拐点,最后基于发现,提出对我国城市群未来发展与规划编制实施的四方面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与未考虑环境污染相比,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如果不考虑能源效率提升的环境污染改善效应,将会低估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结论为提升中国能源效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婧 马君健 陈庆锋 管清花 高新国 丁世刚 刘伟 李青
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1989~2009年的淄博市环境与经济数据,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人均GDP与人均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对淄博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发现,淄博市EKC不完全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其中工业废水曲线近似于倒U形曲线的左半部分,尚未到达转折点;工业废气曲线呈现出倒U形曲线特征,人均GDP近5万元时出现转折点;工业固废曲线呈现出U形+倒U形的波浪式。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城 白凤兰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和绿色发展转型。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减少了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PM2.5、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够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两个渠道来减少污染排放。本文还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污染减排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地区空间差异,也佐证了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磊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会加剧环境污染,但是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会随着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而减弱,即双重目标管理会抑制环境污染。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会通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抑制技术创新和加剧工业用地价格扭曲而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会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和抑制工业用地价格扭曲而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中西部以及欠发达城市,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更大,在东部以及发达城市,这种加剧作用较小。在东部以及发达城市,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可以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在中西部以及欠发达城市,这种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文斌 邝嫦娥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综合运用箱型图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空间β收敛模型,分析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和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1年全国及四大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位数以上的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增长主体;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各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全国及四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慢,而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加快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收敛速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昊 周小亮
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是关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议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经济福利效应业已被文献证实,然而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借助"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利用Time-Varying DID、两阶段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识别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改善间的因果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主要环境污染物SO_2的排放量,且这种"治污效应"具有明显的"厚积薄发"特征。机制分析表明,SO_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转型和居民生活方式的线上化转型,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释放创新驱动力来促进这两大转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存在非对称性,"治污效应"仅存在于创新能力较强、城市规模较大与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的城市。这些研究结论将数字经济的有益影响从经济福利领域拓展至社会福利领域,从而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局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卫国
以中国1993~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均GDP与人均"工业二氧化硫"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而与人均"工业烟尘"和人均"工业粉尘"排放量之间呈自上向下的曲线关系;经济结构和技术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影响,而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技术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本文在脱钩指数的基础上把脱钩弹性系数分解为规模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详细分析了我国1991—2011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发现规模脱钩弹性和技术脱钩弹性在1990—2011年间基本都处于强脱钩状态,结构脱钩弹性和总的脱钩弹性系数变化幅度较大,但大致都经历了弱脱钩—复钩—强脱钩的过程,并且所处的状态和脱钩程度的大小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高度相关。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三种脱钩弹性对我国污染治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规模脱钩、技术脱钧和结构脱钧弹性均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有显著影响,并且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滞后1期对污染治理投资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灿 刘平 赵鑫
研究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株洲市近十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株洲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计量模型,然后用origin软件对其进行曲线模拟。结果发现二者的关系出现了四种情况:倒U型关系、同步关系、U型关系和反N型关系,文中对这四种关系分别作出了解释。研究表明,大部分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呈现倒U型,这主要是近年来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断扩大的环保投资以及环保技术升级的共同结果。同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大部分水污染指标随着经济的增长有恶化或是波动的趋势,这就要求株洲市政府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凌亢,王浣尘,刘涛
The paper conduc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mission of pollutant of Nanjing City and the scale, composition and technical level of the industry. The paper also tries to apply the Kuznets' Curve in environmental field.
关键词:
工业部门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