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5)
- 2023(7349)
- 2022(5950)
- 2021(5973)
- 2020(4722)
- 2019(11154)
- 2018(11088)
- 2017(19156)
- 2016(11492)
- 2015(13336)
- 2014(13356)
- 2013(12741)
- 2012(12013)
- 2011(11438)
- 2010(11488)
- 2009(10242)
- 2008(10221)
- 2007(8763)
- 2006(8013)
- 2005(7324)
- 学科
- 济(45837)
- 经济(45791)
- 中国(24061)
- 管理(23752)
- 教育(18850)
- 方法(18756)
- 业(17780)
- 数学(17198)
- 数学方法(17070)
- 企(11975)
- 企业(11975)
- 学(10330)
- 贸(10055)
- 贸易(10049)
- 农(10008)
- 发(9893)
- 易(9858)
- 地方(9041)
- 理论(8942)
- 环境(8140)
- 财(7752)
- 发展(7039)
- 制(7008)
- 资源(7003)
- 和(6979)
- 展(6916)
- 业经(6607)
- 农业(6584)
- 城市(6372)
- 关系(6350)
- 机构
- 大学(167010)
- 学院(158019)
- 济(68515)
- 经济(67075)
- 研究(66871)
- 管理(52347)
- 理学(44760)
- 中国(44386)
- 理学院(44043)
- 管理学(43361)
- 管理学院(43013)
- 京(39049)
- 科学(37689)
- 所(33189)
- 范(32272)
- 师范(32126)
- 研究所(30511)
- 教育(29084)
- 财(28417)
- 中心(27476)
- 师范大学(27172)
- 北京(26275)
- 院(24008)
- 财经(23403)
- 经济学(23330)
- 江(22622)
- 经(21662)
- 经济学院(21049)
- 农(20648)
- 研究院(18646)
- 基金
- 项目(104379)
- 科学(84866)
- 研究(82404)
- 基金(76129)
- 家(66392)
- 国家(65819)
- 科学基金(55115)
- 社会(53550)
- 社会科(50657)
- 社会科学(50646)
- 教育(44797)
- 基金项目(38965)
- 省(36766)
- 划(35096)
- 编号(33303)
- 自然(32561)
- 自然科(31711)
- 自然科学(31703)
- 资助(31541)
- 自然科学基金(31146)
- 成果(29742)
- 部(27050)
- 课题(26504)
- 重点(25344)
- 发(24514)
- 教育部(23921)
- 中国(23263)
- 国家社会(22987)
- 性(21155)
- 年(21064)
共检索到248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 王良健
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教育经费、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及生师比差异的现状,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论是:目前中国城市人均教育经费差异很大,城市间高等教育阶段生师比的差距比较大,而基础教育的差距相对较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城市人口规模;促进不发达地区城市和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建立合理的人口流动机制是消除城市间教育资源差异的有利措施。
关键词:
人均教育经费 生师比 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陈辉
中国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消费水平不一,造成人口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差距较大。本文探究城乡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源环境影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城乡科学协调发展。基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单位人概念,研究了1957年-2005年中国城乡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时序变化及相对状况。结果表明,当前1个单位人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950年代6~7个单位人的压力;1个城镇居民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约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消费占用的空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超过农村居民约20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增加了34.2倍,农村居民增加了8.33倍;1957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36.09%、农...
关键词:
消费水平 资源环境 单位人 城乡 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宣超 中村良平
笔者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中国不同地理范围的城市技术效率值并对其影响因素做出分析。研究发现,大规模生产资料的投入仍然是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中国城市的生产效率并未出现逐年改进;东部城市群的技术效率一定程度上优于中西部,单个城市的技术效率差异更加明显,现阶段的资源型小城市技术效率优于大中型城市;外资能够与城市技术效率改进形成良性互动,国内资本则反之。
关键词:
城市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地区产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青山 卢彦瑾 贺筱君 唐菲悦
研究目标:以城市为单元探求中国城市创新绩效的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位序规模法则、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方法。研究发现:城市创新绩效总体差异大,基尼系数长期高于0.7,其中组间差异的贡献率高达94%以上。创新绩效中心城市由4个扩大为18个,但城市创新绩效极化现象依旧明显,20%的城市贡献了约80%的创新绩效,约80%的城市创新绩效不足首位城市的5%。平均有74.8%的创新绩效中心、次中心城市位于东部,出现明显分布不平衡现象。城市创新绩效等级向上转移难向下转移易,向上或向下转移具有显著的城市等级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但城市创新绩效等级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级城市均向首位城市靠拢。由创新绩效边缘城市升为中心城市难度极高且历时久。研究创新:使用了299个城市1991~2018年的长面板数据;本文以首位城市为参照系,将城市分为创新绩效中心、次中心和边缘城市,然后又将其按东中西部地区复合分组进行时空分析。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城市创新绩效的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为城市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马妍
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城市出口活动强度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表现最为优异。经济转型背景下地方政府采取的市场分割政策对中国城市出口差异有显著影响。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在企业微观层面使用Heckman选择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①短期内,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加剧导致企业因国内市场受限而替代性地进入国际市场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通过增加出口企业数量提升城市出口表现;长期来看,市场分割限制了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分工能力,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损害城市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机制还受到企业所有制及地理区位的影响。②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扭曲程度依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顺序递增。③在中国中部地区,改善省际交通条件有助于缓解国内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扭曲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明显。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出口贸易 微观机制 中国城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媛 古叶恒 陈志灏
本文研究了2007-2011年间中国3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贫困的空间演化、分布的差异特征。结果显示:近5年来贫困人口总量略有增长,贫困人口分布整体呈现均衡化趋势;从区域看,西部地区的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加剧,贫困加深区较多;从城市看,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是构成贫困加深区的主要类型。2011年,贫困发生率自东向西逐渐升高,中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相对拥有更高的贫困发生率。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呈现高人均GDP和高贫困发生率的"隐藏性贫困",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呈现低人均GDP和相对低贫困发生率的"特殊性低贫"。未来国家反贫困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构成特征,重点关注贫困加深地区的中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并解决经济发展和贫困之间的特殊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先春 凌亢 郭存芝 金志云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程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于这一指标在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时 ,未能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 ,往往导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普遍低于世界其它国家。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的基础上 ,对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水平测算公式进行修正 ,并具体用于测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 ,得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的结论。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隐性城镇人口 国际比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吉昱华
本 文 首 先 确立 了 进 行 国际 比 较 应 该奉 行 的 原 则,在 此 原 则 下 ,许 多 有 关 城 市 化 与 经 济 发 展 ,产 业 结 构 的 观 念必须 做 大幅 修正 。我 们 发现 ,中 国的 城市 化 仅仅 略微 滞 后于 经济 发 展;中 国 的城 市化 并 非严 重滞 后 于工 业化 进 程,长期较 高 的积 累率 导 致了 城市 化 /工业 化 比率 的居 高 不下 ;中 国应 该 更加 重视 大 城市 的作 用 。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国君 何伟
基于正态分布函数特征和影响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客观因素,尝试构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体和分类别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标杆,结果表明,万元GDP水耗、人均综合水耗、人均生活水耗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万元GDP水耗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人均GDP、二产比重对人均综合水耗影响显著;人均GDP、水资源量对人均生活水耗影响显著。2007-2011年,万元GDP水耗标杆的上、下临界值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分别由22.33t/万元、39.32t/万元下降到14.39t/万元、23.83t/万元;人均综合水耗标杆上临界值变幅较小,保持在(245.33~253.08)L/(人·日)之间,但下临界值由471.02L/(人·...
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 利用效率 标杆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惠娟 千怀遂
论文利用多项式法将气候耗水量从水资源消费总量中分离出来,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气候耗水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气候耗水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有不同表现,在我国东部,二者的相关性较显著,西部不太明显,而且冬、春季的区域分异明显,夏、秋季不明显,其中冬季在南北向的分异明显,春季在东西向的分异明显。
关键词:
水资源消费 气候 中国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道炜 刘金福 洪伟
文章选取中国内地2009年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能源消耗为评价对象,分别构建基于工业GDP和生态容量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评价方法,以工业贡献系数判断工业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率水平,以绿色负担系数判断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公平因子,并将两种评价方法综合分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凇 孙川 陈荣
过去的一些研究通常认为,同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来说,将其整体视为一个文化单位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不能有效揭示市场中各区域消费者的行为差异。本研究从城市化程度角度出发,比较了四类区域消费者在文化价值观、消费者感知价值和购买决策风格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城市化程度不同的地区消费者在文化价值观、感知价值和购买决策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城市化区域消费者的开放价值观显著高于低城市化程度地区,这使得消费者感知价值中社会价值和功能价值的重要性显著较高,并导致消费者购买决策风格偏离价格导向,倾向于品牌导向和质量导向。该结果为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余长林 孟祥旭
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结构数据,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该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高等教育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一是从供给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从需求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推动城市需求结构转型,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这两个渠道,高等教育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这一作用会受到人口跨区域流动的影响。通过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替代核心解释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对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 创新 产业结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应绘
中国城乡差距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一方面,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基本都位于我国的东部或东北部,而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基本都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另一方面,各地区在城乡差距总指数与类指数之间都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即使是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也有着城乡差距的软肋。因此,各地区都不能忽视其城乡差距的存在,应该根据自己的软肋去寻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区域差异 综合评价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的主要体现。作为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金融差距的作用应当值得关注。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进行了深入的分解研究,使用全国数据对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总体差距进行衡量,进而使用省际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差距的省际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金融资源配置 城乡金融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