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2)
2023(10293)
2022(8724)
2021(8141)
2020(6975)
2019(16609)
2018(15928)
2017(30959)
2016(16643)
2015(19262)
2014(19207)
2013(19569)
2012(18576)
2011(17045)
2010(17104)
2009(16171)
2008(16120)
2007(14200)
2006(12263)
2005(11064)
作者
(49114)
(41254)
(41204)
(39475)
(26521)
(19906)
(18897)
(16095)
(15714)
(14419)
(14086)
(13883)
(13090)
(13065)
(12981)
(12968)
(12372)
(12114)
(11985)
(11836)
(10132)
(10071)
(10071)
(9401)
(9338)
(9292)
(9059)
(8821)
(8250)
(8179)
学科
(84030)
经济(83958)
管理(45283)
(44159)
方法(41592)
数学(37738)
数学方法(37518)
(34555)
企业(34555)
中国(24910)
(19426)
(18831)
(17671)
贸易(17666)
(17158)
地方(15941)
业经(14543)
(14469)
(13711)
农业(12855)
环境(11740)
(11629)
银行(11608)
(11579)
金融(11577)
(11324)
(11094)
(11072)
财务(11057)
财务管理(11027)
机构
大学(257505)
学院(252627)
(116940)
经济(114758)
管理(97124)
研究(90446)
理学(84200)
理学院(83166)
管理学(82066)
管理学院(81573)
中国(68778)
(54833)
科学(52461)
(50976)
(45065)
财经(41896)
研究所(41007)
中心(40733)
(39769)
经济学(38621)
(38351)
(35541)
经济学院(35143)
业大(34892)
北京(34855)
(32783)
师范(32523)
(32465)
农业(31561)
财经大学(31359)
基金
项目(167950)
科学(134115)
基金(126888)
研究(120561)
(110361)
国家(109579)
科学基金(94269)
社会(80800)
社会科(76932)
社会科学(76911)
基金项目(67151)
(61087)
自然(59938)
自然科(58637)
自然科学(58618)
自然科学基金(57618)
教育(54920)
(53163)
资助(52588)
编号(46077)
(39504)
重点(37841)
成果(37377)
(36051)
国家社会(35040)
教育部(34272)
(33943)
中国(32689)
人文(32593)
科研(32352)
期刊
(121052)
经济(121052)
研究(77450)
中国(43791)
(38121)
学报(37257)
科学(36060)
(34316)
管理(32573)
大学(28197)
学学(26572)
农业(23214)
(22736)
金融(22736)
财经(21512)
经济研究(21076)
技术(19594)
教育(19328)
问题(18583)
(18540)
业经(16863)
(16384)
(13812)
国际(13715)
世界(13672)
技术经济(13592)
统计(13559)
(11887)
理论(11625)
资源(11475)
共检索到367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孟禹  张可云  
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本文构建了新的城市规模综合度量方法,界定了城市扩张,并建立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1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城市扩张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行为;第二,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存在"竞争向上"现象,且规模小的城市会对空间释放更强的竞争信号;第三,城市群对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有一定抑制作用;第四,省会及以上城市间的空间竞争强度与其他普通城市间的竞争强度无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完善城市扩张控制政策、改善城市扩张空间失衡格局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乾  李小建  吕可文  
文章使用1990—2009年中国260个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采用位序—规模法则、K值、GIS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特点,并引入K'衡量城市空间扩张的效率。主要结论有:①城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主因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调整。2000年后城市发展趋向不均衡,城市体系发生动荡变化。这种变化应该高度重视。②城市空间规模变大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类型向更高级别推进,城市区域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城市所在地区差异导致城市扩张进程分化,城市地位也随之变化。③各地区城市扩张速度有显著差异,省级中心城市的扩张前慢后快,城市扩张形成区域性集团。城市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不协调,且有拉大趋势,整体上城市空间扩张应当放缓。④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城市扩张的效率有很大差异,扩张效率的高低提示各城市在城市扩张上应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刚  王猛  
文章利用1999~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检验了土地财政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存在倒U型的动态影响,就现阶段而言,土地财政带来了明显的城市扩张效应,但长期来看,将以损害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为代价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市空间扩张,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增加,2004以后土地财政的城市空间扩张效应更加显著,同时,还发现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扩张之间存在非对称的正向互动关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麦勇  韩丽贤  陈科  
通过对2007—2013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京津一带。通过运用Hotelling模型并对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大连银行和成都银行进行案例分析,阐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空间扩张受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得出与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跨区域的扩张,不仅没有导致恶性竞争,反而从微观层面改善了区域的金融生态,信贷跨区域增长有助于降低区域内银行的信贷风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踪家峰  杨琦  
基于我国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法(GMM),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当前地方政府城市扩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是造成城市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而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并不能有效逆转这种趋势,改革现有的财政体制与政府治理体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研究还表明,我国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跨时差异。同时,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城市扩张存在着相互影响,转移支付的增加会降低财政分权的效应,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也会减缓转移支付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利平  李永辉  
采用2004-2012年全国235个地级市政府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竞争、个人特征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竞争可以显著促进城市扩张;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年龄均与城市扩张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对于外地晋升的政府官员,本地晋升的政府官员推进城市扩张的积极性更高,而由上级政府部门下派的官员推进城市扩张的积极性较低;官员晋升竞争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因地理条件而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颜  
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呈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传统市场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作用明显,由于中国独特的财政制度和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财政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扩张的显著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快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同时加大区域经济合作力度,在区域层面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徐卫涛  
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尺度看,经济发展等影响因子,区位差异和政策变迁能够较好地解释全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其中,城市人口因子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拉动力度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尺度均对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影响,而经济发展仅在全国和中部尺度有影响;②从时间尺度看,除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正影响外,其余变量统计上大多不显著;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山桂  黄朝明  
从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的视角对城市扩张进行了考察,并采用199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和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城市扩张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城市扩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对城市经济产出作用方式的差异,城市扩张可以划分为合理和不合理两种类型;合理的城市扩张主要源于经济、人口因素的驱动,不合理的城市扩张主要源于财税、政绩考核体系等制度因素的驱动。调控城市扩张应以保证土地—资本配置关系处于合理区间为原则,以财税及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改革为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论文分析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制度转型如何影响中国城市的空间扩张过程,并基于1998年、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地级市建成区数据对Muth-Mill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城市化、交通改善、服务业发展是中国城市空间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分年度的回归表明,近年工业化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不显著;受国家对土地空间规制的影响,城市对农村的相对效用未能影响城市的空间变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锐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住房投资性需求和城市规模的空间均衡模型,用以解释中国大中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同时伴随着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的事实。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投资性需求不断扩大时,城市的房价上涨、人口和地理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资、总产出的水平也会上升。这一结果的内在机制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一方面推高了房价,增强了城市的拥挤效应;另一方面使得城市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收入,这些收入大部分转化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城市设施的改善降低了通勤成本,从而抑制了拥挤效应。只要城市集聚经济不变,那么拥挤效应的相对减弱就使得城市净集聚经济增加,从而城市扩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嫮  蓝佳  
文章分析了2012—201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影院空间扩张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院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影院由集中分布于四大中心城市扩张到四大城市群,再向周边四、五线城市扩张,总体上呈现为“等级式”扩张模式。(2)国有院线影院数量远超民营,表现为“等级式”结合“邻近式”扩张模式,民营院线影院则表现为单一的“等级式”扩张。(3)票房前四的院线都采取了“等级式”扩张模式。除实力最强的万达院线采取单一“等级式”扩张之外,大地院线通过吸引加盟的方式跑马圈地,实现“邻近式”扩张;而上海联合和中影南方,则主攻一线城市,并扎根于总部所在城市群,采取“区域深耕式”扩张。(4)影院扩张受到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互联网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多为负,极化效应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龙茂乾  孟晓晨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城市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等因素都会导致城市的空间扩张,但其作用的机理不同。结合中国的情况,将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分为城镇化和郊区化2个市场化动力,二者都会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导致城市边界向外延伸。历年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都表明,在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中,城镇化动力和郊区化动力都在起作用,城镇化动力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郊区化动力也有增强的趋势。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的推动力远大于阻力。作为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变化的分水岭以及市场作用下收入水平显著性改变的分界点,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对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长炜  闫毓龙  王燕武  
本文以城市为对象,基于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σ收敛系数、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等方法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地区差异、分布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变化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Dagum基尼系数以及σ收敛系数呈下降趋势,城市空间扩张质量差异不断缩小、整体呈现收敛之势;地区间的差异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差异贡献在不断上升,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则稳定在32%左右;城市空间扩张质量初始等级更高的城市更容易向更高层级转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提升速度明显下降,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地区差异、分布动态也发生显著改变,特别是西部地区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差距拉大。本文合理度量了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质量,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提供了政策制定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