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14)
- 2023(21674)
- 2022(18558)
- 2021(17251)
- 2020(14576)
- 2019(33374)
- 2018(32777)
- 2017(62328)
- 2016(34133)
- 2015(38491)
- 2014(38060)
- 2013(37597)
- 2012(34269)
- 2011(31076)
- 2010(31092)
- 2009(28727)
- 2008(28264)
- 2007(24570)
- 2006(21546)
- 2005(18928)
- 学科
- 济(139463)
- 经济(139278)
- 管理(98280)
- 业(90452)
- 企(74784)
- 企业(74784)
- 方法(63453)
- 数学(55998)
- 数学方法(55172)
- 中国(38116)
- 财(35757)
- 农(35627)
- 学(30707)
- 业经(29400)
- 制(27624)
- 地方(27209)
- 贸(25691)
- 贸易(25678)
- 易(24933)
- 农业(23671)
- 务(22046)
- 财务(21953)
- 理论(21932)
- 财务管理(21905)
- 环境(21261)
- 银(21023)
- 银行(20940)
- 企业财务(20756)
- 和(20682)
- 融(20431)
- 机构
- 大学(488301)
- 学院(485772)
- 济(193857)
- 经济(189805)
- 管理(185903)
- 研究(167890)
- 理学(161770)
- 理学院(159862)
- 管理学(156553)
- 管理学院(155694)
- 中国(125091)
- 科学(106836)
- 京(104449)
- 财(89317)
- 所(85390)
- 农(85249)
- 研究所(78339)
- 业大(76907)
- 中心(75482)
- 财经(71968)
- 江(70200)
- 农业(67378)
- 北京(65857)
- 经(65625)
- 范(63184)
- 师范(62425)
- 院(61396)
- 经济学(59600)
- 州(56318)
- 经济学院(53801)
- 基金
- 项目(338243)
- 科学(265249)
- 基金(246631)
- 研究(238513)
- 家(218998)
- 国家(217284)
- 科学基金(184969)
- 社会(150763)
- 社会科(142946)
- 社会科学(142909)
- 省(130703)
- 基金项目(129784)
- 自然(123290)
- 自然科(120441)
- 自然科学(120406)
- 自然科学基金(118232)
- 划(111768)
- 教育(110188)
- 资助(102692)
- 编号(94673)
- 重点(77036)
- 成果(76217)
- 部(74041)
- 发(71597)
- 创(69741)
- 课题(66305)
- 科研(65457)
- 创新(65299)
- 计划(62968)
- 国家社会(62855)
- 期刊
- 济(204468)
- 经济(204468)
- 研究(139683)
- 中国(91379)
- 学报(85333)
- 农(76107)
- 科学(76066)
- 财(67989)
- 管理(67209)
- 大学(64019)
- 学学(60838)
- 农业(51897)
- 教育(50378)
- 技术(40831)
- 融(40302)
- 金融(40302)
- 财经(35096)
- 经济研究(34128)
- 业经(32211)
- 经(30078)
- 业(27865)
- 问题(27575)
- 版(24409)
- 科技(23652)
- 统计(23544)
- 技术经济(22218)
- 业大(22214)
- 资源(22001)
- 策(21683)
- 贸(21624)
共检索到70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韩秀兰 李俊明
本文构建了贝叶斯时空层次非线性模型和贝叶斯分域时空回归模型,并用该模型研究了2002-2015年中国35个主要城市住宅商品房价格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机制,通过研究新发现:(1)2002-2015年,35个主要城市的房价表现出高层级房价强增加和低层级房价弱增加的持续上涨模式,房价两极分异愈发严重;(2)除南京和深圳外,其他10个热点城市和靠近东部的5个温点城市房价的强增加速度在减弱,除重庆和成都外的7个冷点城市和靠近西部的9个温点城市房价的弱增加速度在增强;(3)在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中,职工工资收入对房价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英利
通过分析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机理,来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考虑到财政压力与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采用GTWR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研究了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对其时空异质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土地财政对房价整体上具有正向直接效应;财政压力通过土地财政对区域房价起到正向的间接效应;财政压力和土地财政及两者互动对房价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于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而以间接效应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财政压力对房价的直接效应为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 霍德明
不同地区的房价受地区特定因素和社会普遍因素影响具有异质性和非独立性。本文同时考虑各城市房价、收入的异质性和非独立性,对中国中东部地区25个主要城市进行房价与收入的面板时空模型的估计与检验,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模型估计和单位根检验时没有考虑变量非独立性而产生的谬误。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房价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协整。通过因子载荷估计发现目前全国范围已出现泡沫迹象,杭州,宁波房价泡沫最严重。同时指出在衡量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时,房价收入比指标为非稳定序列,用此指标来衡量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缺乏依据。
关键词:
房价——收入关系 时空模型 协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向军 徐桥
基于2008—2016年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Tobit模型和投入导向型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探究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体维度城市房价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曲线,且城市的房价水平超过了“房住不炒”的最高临界值,房价上升的抑制效应显著。房价对于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生产率影响具有异质性,在人口规模达到特大城市时,房价与城市生产率呈现倒U型特征,人口规模达到超大城市后,房价与城市生产率倒U型特征消失。不同类型城市房价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和城市的异质性特征表明,我国大中型城市应进行房价的“一城一策”精细化调节,“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具有坚实理论依据和现实必然。
关键词:
房价 城市生产率 Tobit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力 程一凡 朱坤林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黄河流域34城市的生态效率,显示近年来沿黄城市生态效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动态上具有“上升—波动—下降”的阶段特征,空间异质性为下游>中游>上游,存在高值区与低值区的空间趋同分布,下游城市的纯技术效率提高较快,但是规模效率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城镇化能显著提升生态效率,城市规模、财政支出占比对生态效率产生倒“U”型影响。据此提出中、下游城市群地区应强化创新驱动与生态技术转型,发挥集中治污的规模效应;沿黄特大城市要按照“瘦身健体、减量增效”要求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游生态脆弱区或资源富集区城市应减弱政府财政依赖,在招商引资中强化环境规制,加强生态保护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效率 黄河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力 程一凡 朱坤林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黄河流域34城市的生态效率,显示近年来沿黄城市生态效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动态上具有“上升—波动—下降”的阶段特征,空间异质性为下游>中游>上游,存在高值区与低值区的空间趋同分布,下游城市的纯技术效率提高较快,但是规模效率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城镇化能显著提升生态效率,城市规模、财政支出占比对生态效率产生倒“U”型影响。据此提出中、下游城市群地区应强化创新驱动与生态技术转型,发挥集中治污的规模效应;沿黄特大城市要按照“瘦身健体、减量增效”要求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游生态脆弱区或资源富集区城市应减弱政府财政依赖,在招商引资中强化环境规制,加强生态保护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效率 黄河流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慧秀 拓星星 贾菲 汪建敏
城市房价的时空分异与演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共同影响着城市房价在时空上的演化与分异。从房价时空演化与分异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城市房价时空分异与演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中国城市房价时空分异与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要重点加强的地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若冰 汤韵
Tiebout模型阐述了地方公共品供给与居民居住地选择之间的关系。为检验该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35个中国大中型城市的住房价格与地方公共品供给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发现,无论是以地方财政支出强度(intensity)指标,还是以地方公共服务的主成分分析指标表示的地方公共品变量,其对商品房价格都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国出现了地方公共服务资本化的现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慧明 徐雅琴 谢珊珊
针对有偏厚尾金融随机波动模型难以刻画参数的动态时变性及结构突变的问题,设置偏态参数服从Markov转换过程,采用贝叶斯方法,构建带机制转移的有偏厚尾金融随机波动模型,考量股市不同波动状态间的机制转移性,捕捉股市间多重波动特性。通过设置先验分布,实现模型的贝叶斯推断,设计相应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进行估计,并利用上证指数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模型不仅刻画了股市的尖峰厚尾、杠杆效应等特性,发现收益率条件分布的偏度参数具有动态时变性,股市波动呈现出显著的机制转移特性,而且证实了若模型考虑波动的不同阶段性状态后,将降低持续性参数向上偏倚幅度的结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针对城市品质特征对房价的影响,构建城市价值指标体系,使用最大熵权法计算各城市价值指数,并借助面板分位数方法对城市品质特征与房价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得出了城市各方面品质特征对房价的作用关系,最后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品质 房价 特征价格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庆 吴传清 罗翔 曾菊新
根据"五普"和"六普"城镇常住人口统计数据,按照国际上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阈值标准筛选城市样本,采用统计分布检验、空间基尼系数、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全国、区域和省域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分布模式、空间分布特征和结构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均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但并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和齐普夫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城市规模差距过小;受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城市规模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增长趋势差异明显。(2)2010年,仅东北地区城市规模服从帕累托分布,其他区域城市规模既不服从帕累托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四大板块内部城市规模差距均过小,且并不存在梯度或反梯度分异规律;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首位城市规模相对优势不突出;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差距在缩小,而其他区域城市规模差距则在扩大。(3)绝大部分省份内部城市规模发展过于均衡,但也有部分省份城市体系"一城独大"特征明显;省域城市规模差距的地域差异显著,但未表现出梯度或反梯度分异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羲泽 罗玮幸 刘琼 白玉娟 欧名豪 陆媛媛
文章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构建了住房限购强度的分析框架,以第二轮住房限购的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度限购强度并分析其时空扩散特征,综合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寻城市限购强度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通过限购强度表征的限购政策在扩散时具有灵活性和不规律性,在空间上呈现高强度城市以跳跃式扩散、城市群内以传染性扩散为主的模式,全国层面的限购强度梯度格局逐渐转向以城市群为单元的梯度格局。(2)城市限购政策受到控房价、稳增长、保投资和应对中央监管、对标同级城市等多种诉求的影响,其效应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时间上存在控房价、保投资、稳增长等诉求的阶段性变化,但是对标同级城市的诉求是不变的;空间上各项影响因素的效应具有东中西差异和城市群类似性。(3)限购强度的时空扩散特征是各项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限购强度逐渐呈现出城市群内的梯度格局。可见,城市间对标是影响其政策决策的重要因素,未来应立足城市个体全面刻画中央集权下“横向看齐”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城市公共政策扩散特征和内在机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国旺 熊健
在经济领域中,时间序列具有序列相关和长记忆等特征,用考虑了时间序列短记忆性和长记忆的ARFIMA来模型分析研究经济时间序列有利于提高拟合及预测的精度。近几十年来对ARFIMA模型参数估计和分数差分算子阶数d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模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贝叶斯方法在参数估计中的优越性,本文结合众多应用此方法的文献所得到的后验分布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先验分布,考虑到计算难度,采用MCMC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应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GDP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ARFIMA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图、均值、方差及95%的置信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强欢欢 王慧 雷书雨
文章以2022年南京市主城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对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布与分异进行分析与模拟,然后引入住房阶层理论在划分不同居住阶层基础上,分析各阶层间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利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住区属性、区位条件、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4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表明:(1)南京市主城区房价整体呈现由主城西向周边区域逐步递减的多组团模式;(2)主城区不同住房阶层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集聚特征,阶层间虽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隔离、对立或极化,但富裕阶层对主城优势资源和环境的剥夺现象显著;(3)各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住区属性的影响较稳定,区位条件的影响具有空间全局性,而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边界效应,即房价与设施空间距离的负相关性具有空间范围界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旦杏 林雄斌
首先利用ArcGIS分析广东省住房价格的时空间变化特征,进而采用2005—2010年城市用地与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城市规模、市场政策、环境特征等方面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省内21个地级市城市商品住宅价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住房价格呈现强烈的时间、空间变异;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对住房价格有显著的影响,但作用强度和显著度存在差异;时间固定效应表明调控政策对调控住房价格的作用在降低。最后提出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