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2)
- 2023(17160)
- 2022(14560)
- 2021(13219)
- 2020(10932)
- 2019(25163)
- 2018(24460)
- 2017(46026)
- 2016(25031)
- 2015(28175)
- 2014(28061)
- 2013(27955)
- 2012(26615)
- 2011(24649)
- 2010(24780)
- 2009(23036)
- 2008(22792)
- 2007(20360)
- 2006(18306)
- 2005(16792)
- 学科
- 济(125577)
- 经济(125459)
- 管理(66013)
- 业(63130)
- 企(47628)
- 企业(47628)
- 方法(46800)
- 数学(41479)
- 数学方法(41179)
- 中国(36902)
- 农(31749)
- 地方(31184)
- 学(25808)
- 财(25375)
- 业经(24891)
- 贸(23579)
- 贸易(23563)
- 易(22793)
- 农业(21737)
- 制(20686)
- 环境(19019)
- 银(18556)
- 银行(18489)
- 融(18345)
- 金融(18343)
- 行(17861)
- 地方经济(17510)
- 发(16807)
- 和(16309)
- 技术(15615)
- 机构
- 大学(375007)
- 学院(373572)
- 济(166365)
- 经济(163154)
- 研究(142689)
- 管理(135136)
- 理学(115428)
- 理学院(113932)
- 管理学(112122)
- 管理学院(111421)
- 中国(106757)
- 科学(87969)
- 京(81484)
- 所(74841)
- 农(72593)
- 财(71933)
- 研究所(68206)
- 中心(62750)
- 业大(58755)
- 农业(57364)
- 财经(57231)
- 江(56253)
- 经济学(52661)
- 北京(52190)
- 经(52004)
- 院(50679)
- 范(49705)
- 师范(49126)
- 经济学院(47353)
- 科学院(44614)
- 基金
- 项目(246204)
- 科学(192666)
- 基金(179408)
- 研究(173099)
- 家(159824)
- 国家(158529)
- 科学基金(132949)
- 社会(113040)
- 社会科(107221)
- 社会科学(107186)
- 省(94887)
- 基金项目(94770)
- 自然(85637)
- 自然科(83632)
- 自然科学(83602)
- 自然科学基金(82117)
- 划(81450)
- 教育(77536)
- 资助(73154)
- 编号(66518)
- 发(58613)
- 重点(56736)
- 部(54425)
- 成果(53807)
- 创(50697)
- 国家社会(47950)
- 创新(47729)
- 课题(47527)
- 科研(47325)
- 发展(46324)
- 期刊
- 济(189716)
- 经济(189716)
- 研究(115624)
- 中国(76710)
- 农(66266)
- 学报(65720)
- 科学(59249)
- 财(53698)
- 管理(48941)
- 大学(48122)
- 学学(45735)
- 农业(44953)
- 融(36094)
- 金融(36094)
- 教育(34427)
- 经济研究(31861)
- 技术(29795)
- 财经(29324)
- 业经(29033)
- 问题(26249)
- 经(25456)
- 业(24871)
- 贸(21893)
- 技术经济(19832)
- 世界(19762)
- 国际(19602)
- 版(18053)
- 资源(17719)
- 统计(17652)
- 商业(17293)
共检索到573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家羚 刘晓伟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识别并匹配出城市层面开发区企业,采用DEA方法测算了城市开发区的经济效率,重点考察了地区交通区位因子对开发区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对开发区经济效率的改善表现出积极影响,投资率也有利于开发区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政府干预、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了开发区经济效率,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和非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影响不显著,非省会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反而显著提升了开发区经济效率。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城市而言,应更加重视改善开发区管理体制,与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共同促进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应警惕“行政中心偏向”对开发区经济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适度合理行使政府职能。
关键词:
城市开发区 经济效率 基础设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年素英 赵鸿雁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年素英 赵鸿雁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开发区,也存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本文利用Eviews3.0统计软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不同。而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率、地均投资强度以及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率是影...
关键词:
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开发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阮平南 边元松
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基于不同主导因素会形成不同的集群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及其形成机理,根据开发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开发区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因素,寻找适合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期望能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贵文 杨建伟 邓恂
持续稳健地推动的城市化进程是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因素具有长期和直接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促进城市化进程的6个经济因素,建立了各个经济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1990年—2004年的全国数据实证性地测度了各个经济因素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并运用逐步回归法消除了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消费和净出口大,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社会类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贡献率最大。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各个地区制订城市化战略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因素 贡献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清滨 黄少安
文章使用土地存量、资本存量、劳动力就业人数作为投入要素,以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变量,使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全要素土地效率,并对中国城市全要素土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产业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限制了土地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本和政府的作用有利于土地效率的提高,土地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不显著。上述因素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有所偏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怡然 李和平 刘兆德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则成片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选6个因素对城市经济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规模、投资强度、区域联系的影响程度居前3位;地理区位差异是客观因素,要素禀赋是初始因素,而投资强度、区域创新投入等是直接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龙
本文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市2004年至2015年工业层面数据,借鉴生态效率和生产效率概念使用VRS_DEA模型分别测度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继而运用耦合度公式将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耦合成绿色经济效率,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均较低,其中经济效率大于绿色效率,重"金山银山"轻"绿水青山",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拥有较高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大城市相对小城市具有更强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双重优势;第二,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存在改善迹象和提高趋势,大城市以及位于发达地区城市相对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具有较高的绿色经济效率;第三,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通道,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信息化、经济集聚和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尚未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则阻碍了绿色经济效率改善;第四,基于空间计量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需要加强联防联控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恒 梁丽娟 杨兰桥
文章选取中国十一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和Tobit模型对十一大城市群2001—2018年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上,中国各城市群的运行效率在稳步提升,但近几年城市群的效率差异有所扩大;城市群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规模效率的贡献偏低,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强;劳动生产率、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影响中国城市群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政府调控和科技创新等因素并未产生应有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怡然 李和平 刘兆德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平 李治 龚杰昌
能源效率水平在我国空间分布的显著非均衡性引发了大量相关的研究,但是忽视了能源效率的空间依赖性对其区域分布的影响,同时也缺乏对城市地理单元的考察。文章运用中国1995~2006年210个主要地级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测算了中国主要地级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城市能源效率水平空间相关性对我国能源效率地区分布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佳 鲜帛彤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但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强西弱,珠江流域优于黄河、长江流域,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的分布特征。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正相关,且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教水平、用水状况和环境管制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负相关,同时,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落实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域协调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佳 鲜帛彤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但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强西弱,珠江流域优于黄河、长江流域,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的分布特征。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正相关,且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教水平、用水状况和环境管制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负相关,同时,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落实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域协调合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治 李国平
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210个主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模型测算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分析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城市能源效率变动趋势呈现四个较为明显"倒U型"特征,城市间差距扩大转折点出现在2000年左右,而地区间城市差距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城市能源效率水平并不稳定,低效率高投入城市将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本文最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资源禀赋、平均气温、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及各类政策因素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说明,应区别对待不同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引起能源效率变化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