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7)
- 2023(13889)
- 2022(11676)
- 2021(11146)
- 2020(9234)
- 2019(21380)
- 2018(21128)
- 2017(40714)
- 2016(21902)
- 2015(25098)
- 2014(24976)
- 2013(24604)
- 2012(22916)
- 2011(20972)
- 2010(21574)
- 2009(20260)
- 2008(20095)
- 2007(18232)
- 2006(16444)
- 2005(14984)
- 学科
- 济(95188)
- 经济(95074)
- 管理(67307)
- 业(61032)
- 企(50715)
- 企业(50715)
- 方法(38651)
- 数学(34003)
- 数学方法(33415)
- 中国(31412)
- 农(25585)
- 财(24513)
- 制(22651)
- 业经(20545)
- 贸(19494)
- 贸易(19481)
- 地方(19092)
- 易(19040)
- 策(16800)
- 银(16596)
- 银行(16586)
- 行(15978)
- 农业(15949)
- 融(15188)
- 金融(15186)
- 学(15179)
- 体(14841)
- 环境(14696)
- 理论(14670)
- 划(14276)
- 机构
- 学院(314685)
- 大学(314352)
- 济(139565)
- 经济(136641)
- 管理(121038)
- 研究(111779)
- 理学(102576)
- 理学院(101413)
- 管理学(99692)
- 管理学院(99065)
- 中国(88176)
- 京(68248)
- 财(66868)
- 科学(61880)
- 所(54632)
- 财经(51340)
- 中心(50726)
- 研究所(48599)
- 江(48441)
- 经(46658)
- 北京(44029)
- 农(43645)
- 经济学(43327)
- 范(40954)
- 院(40939)
- 师范(40664)
- 业大(39167)
- 经济学院(38734)
- 州(38151)
- 财经大学(37905)
- 基金
- 项目(199539)
- 科学(159522)
- 研究(151082)
- 基金(146537)
- 家(125743)
- 国家(124762)
- 科学基金(108244)
- 社会(98181)
- 社会科(93283)
- 社会科学(93264)
- 基金项目(75593)
- 省(75134)
- 教育(70410)
- 自然(67479)
- 自然科(65962)
- 自然科学(65951)
- 自然科学基金(64763)
- 划(63517)
- 资助(61404)
- 编号(60956)
- 成果(51434)
- 部(46027)
- 重点(45061)
- 课题(43701)
- 发(43079)
- 制(41247)
- 创(41201)
- 国家社会(41089)
- 教育部(40331)
- 创新(38651)
- 期刊
- 济(161300)
- 经济(161300)
- 研究(103480)
- 中国(70105)
- 财(51187)
- 管理(49459)
- 科学(40934)
- 农(40745)
- 学报(39112)
- 教育(37647)
- 融(34065)
- 金融(34065)
- 大学(31851)
- 技术(29589)
- 学学(29417)
- 农业(27450)
- 经济研究(26459)
- 财经(26256)
- 业经(24283)
- 经(22778)
- 问题(21874)
- 贸(19073)
- 国际(17381)
- 世界(16807)
- 技术经济(15974)
- 统计(15935)
- 现代(15228)
- 业(15157)
- 策(14584)
- 图书(14496)
共检索到498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屈宇宏 孙帅 陈银蓉
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历史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关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恒等式并分解出影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解释变量为土地利用效率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利用我国1981-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GDP和人口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建立协整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动态模拟,模拟得到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率落在各个区间的概率。分析发现:城市建设用地与其解释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由于经济发展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有85%的概率以年均1.5%~3.5%的速度扩张,其中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附近的概率达到26%;在保...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健 彭山桂 王鹏 吴群
研究目的:分析地方政府以新增建设用地为工具开展策略互动的行为及其与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和描述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之间在出让新增建设用地数量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策略互动行为。(2)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策略互动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更明显,其扩张规模比策略互动不显著的城市高60.73%,并且存在显著正向策略互动的城市中47.78%的城市截止到2016年新增建设用地已经突破2020年规划控制指标。(3)财政激励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土地错配加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4)经济发展好的区域正向策略互动更明显,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也越严重。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出让新增建设用地存在显著正向策略互动,并且其策略互动是导致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徐卫涛
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尺度看,经济发展等影响因子,区位差异和政策变迁能够较好地解释全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其中,城市人口因子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拉动力度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尺度均对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影响,而经济发展仅在全国和中部尺度有影响;②从时间尺度看,除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正影响外,其余变量统计上大多不显著;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童陆亿 胡守庚
多维度城市扩张度量,是深刻揭示城市扩张规律及驱动力,实现高效城市扩张控制,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城市扩张自由度、蔓延度、感观优劣度指数对中国216个主要城市2000-2012年期间的扩张特征进行了综合度量。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扩张总体趋于紧凑,但低约束扩张模式所催生的"低质量"城市发展态势严峻;2不同维度城市扩张特征不尽相同,东、中部地区是中国近年城市扩张的集中地,扩张自由度及蔓延度较高、区域差异明显,扩张模式不尽合理;广东、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低质量"扩张现象较为严重,西部省份及少数民族自治区扩张模式整体较优;城市圈地区扩张紧凑度较高,但统筹协调程度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宋璐怡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抑制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是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而政策调控的前提条件则是理清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通过对中国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尝试着构建了一个更为细化的城市用地扩张理论框架,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对城市扩张的作用随城市规模升高而递减。小城市用地受到三产业发展推动,而中等城市、特大城市用地则受到二产业发展的推动,其中特大城市受到二产发展更强的影响。大、特大城市较之中小城市,用地扩张受到政府财政支出更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宏杰 花磊 张雪松 李建豪 袁绪英 吴宜进 田云聪
开展城市扩张模拟研究为优化国土空间规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以生态敏感性为基础,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从水土流失、生境、地质灾害和水资源4个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研究区开展生态综合敏感性研究,同时基于CA-Markov模型和武汉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对该区域2025年城镇用地进行模拟预测。研究成果:武汉市生态综合敏感性中,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区域面积占到研究区的32.52%。基于CA-Markov模型预测出2025年武汉市城镇用地面积将达到1 845.00km~2;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通过与生态敏感性极敏感区域叠加,最终将武汉市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1 784.16km~2,并划分出武汉市未来城镇建设用地的边界。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城市合理有序的扩张,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帮荣 李永乐 曲艺 雍新琴 李鑫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可为差别化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提供决策支持。基于已有城市职能分类,选择全国1999—2011年137个地级以上城市样本,采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法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职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差异。结果显示:①区域综合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最快,但其人均城市用地最小,第二产业Ⅱ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城市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及人均用地均为最高,而资源型城市人均用地、城市用地增长率、市均扩张速度及弹性系数均为最低。②城市非农人口、经济增长及人均绿地是影响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一般因素,且前者最为重要,后两者的重要性排序在两类第二产业城市相同,而在其他职能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健 汪应宏 彭山桂
利用1994-2012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结果发现:财政分权使地方出现愈加严重的财政赤字,为缓解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倾向于实施城市用地扩张策略;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膨胀的激励程度,中、西部地区显著大于东部地区;为缓解财政赤字问题,中、西部地区更依赖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用地扩张可以实现"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生税",进而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东部地区倾向于"以地生财",中、西部地区倾向于"以地引资",但中、西部地区"以资生税"的效率不高。针对上述作用机理与区域差异,提出了缓解城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单玉红 朱欣焰
借助GIS技术,本文构建了包含微观智能主体和环境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的多主体模型,旨在探讨城市居住空间增长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消长规律。模型分析总结了城市居住空间增长过程中城市居民、住宅开发商和城市政府的目标函数,认为城市空间扩张形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取决于土地市场发育状态的不同阶段及城市政府的土地利用决策。通过调整城市政府主体的土地利用和环境政策设定了城市居住空间扩张的紧凑型、松散型和适度型3种情景类型,以ArcGIS和VC为运行环境实现情景模型,为城市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提供事前指导。以武汉市的洪山和武昌两区为实验区,分别模拟了基于3种规定情景下1998-2008年期间的居住空间演化情况,并与实验区居住空间的实际演化情况进行了形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用的概略对比分析,结论为实验区1998-2008年的居住空间扩张基本属于适度型,但尚需要加强城市的内城市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瑞 朱道林 朱战强 杨文治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研究是城市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G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在分析了1996年~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动态,总结其时空扩张特征的基础上,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从空间形态上看,主要围绕原有城市建设用地向四周扩张,其中向原有城市以东扩张是主要扩张方向;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受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制度政策,以及内部自然区位共同作用而发生的,其中反映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宇琼 钟太洋
研究目的:考察地方政府土地租税收入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方法:以中国大陆1990—2013年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和建设用地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耕地占用税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土地租税收入具有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作用,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土地租税收益分成的提高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起到推动作用,建设用地变化仅与耕地占用税收入存在长期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耕地占用税制度产生反向政策响应,合理调整土地财税体制和盘活存量土地才是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宏玉 胡守庚 卢静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为新时期各地政府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双控"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法。研究结果:(1)"十二五"期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2)预测到2020年末各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要依据4类脱钩系数进行规模管控,根据"优"、"良"、"中"和"差"4种等级情况的区域进行强度管控;(3)基于预测结果,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供地模式调整等多视角提出了差别化的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管控策略。研究结论:应努力促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低脱钩"发展模式,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策略推进建设用地"双控"行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文静 段忠诚 韩宝龙
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在规划层面统筹考虑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化,成为解决该矛盾的关键。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阻力面模型,并在徐州市2020年建设用地扩张模拟中,将其与传统的CA-Markov土地扩张预测模型比较。发现在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阻力面模型中,其建设用地扩张侵占较少的生态用地,且建设用地的破碎化程度低,连接度高,建设用地呈现内嵌式和连片式扩展,阻力面模型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持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周彦兵 李玥 张宏敏 李会杰 赵占辉
[目的]为探求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1997—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重庆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结果](1)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正异速增长类型,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呈同质性变化特征。(3)GDP在滞后1、2阶时,在90%、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Granger原因;但城市建设用地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不明显,说明盲目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并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明显, 90%以上的城市用建设用地扩张在经济发展波动中得到解释。[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限,但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应深化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关联的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管控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王成新
文章以1991-2015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设用地每扩张1%,GDP就会增长1.8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不能证明经济增长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差的影响具有连续波动的正效应,且作用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微弱,甚至出现负向效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达到67.26%;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经济增长 动态关联 山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