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9)
- 2023(11987)
- 2022(9827)
- 2021(9056)
- 2020(7386)
- 2019(16924)
- 2018(16155)
- 2017(30075)
- 2016(16331)
- 2015(18203)
- 2014(17600)
- 2013(17594)
- 2012(16457)
- 2011(15268)
- 2010(15195)
- 2009(13855)
- 2008(13882)
- 2007(12156)
- 2006(10906)
- 2005(9279)
- 学科
- 济(71777)
- 经济(71702)
- 管理(42779)
- 业(38266)
- 方法(30639)
- 企(28503)
- 企业(28503)
- 数学(27685)
- 数学方法(27472)
- 中国(24720)
- 农(19322)
- 学(15825)
- 财(15636)
- 贸(15252)
- 贸易(15245)
- 易(14878)
- 业经(14138)
- 地方(14016)
- 农业(12907)
- 环境(12422)
- 制(12151)
- 银(10634)
- 银行(10582)
- 发(10329)
- 融(10264)
- 金融(10263)
- 行(10188)
- 技术(9797)
- 和(9374)
- 划(9040)
- 机构
- 大学(244365)
- 学院(239446)
- 济(103669)
- 经济(101784)
- 研究(92382)
- 管理(86782)
- 理学(75397)
- 理学院(74392)
- 管理学(73050)
- 管理学院(72632)
- 中国(68487)
- 科学(58289)
- 京(53718)
- 农(49620)
- 所(47606)
- 研究所(44121)
- 财(43661)
- 业大(40832)
- 中心(40200)
- 农业(39687)
- 财经(35824)
- 江(34217)
- 北京(33779)
- 经济学(33711)
- 院(33303)
- 经(33083)
- 范(32006)
- 师范(31563)
- 经济学院(30560)
- 科学院(29247)
- 基金
- 项目(168969)
- 科学(133104)
- 基金(125920)
- 研究(115563)
- 家(114346)
- 国家(113475)
- 科学基金(95096)
- 社会(77026)
- 社会科(73122)
- 社会科学(73102)
- 基金项目(66796)
- 省(62733)
- 自然(62694)
- 自然科(61320)
- 自然科学(61296)
- 自然科学基金(60239)
- 划(55546)
- 教育(52438)
- 资助(50647)
- 编号(42289)
- 重点(39321)
- 部(38350)
- 发(36653)
- 创(34849)
- 国家社会(33768)
- 成果(33569)
- 创新(32932)
- 科研(32806)
- 计划(32506)
- 教育部(32091)
- 期刊
- 济(107868)
- 经济(107868)
- 研究(70895)
- 中国(48917)
- 学报(46922)
- 农(43745)
- 科学(41949)
- 大学(34410)
- 学学(32487)
- 财(30723)
- 农业(30294)
- 管理(30013)
- 教育(22433)
- 融(19160)
- 金融(19160)
- 经济研究(18996)
- 财经(18164)
- 技术(17400)
- 业(17041)
- 问题(16127)
- 经(15813)
- 业经(15662)
- 贸(13945)
- 资源(12858)
- 世界(12844)
- 版(12603)
- 业大(12463)
- 国际(12458)
- 科技(11419)
- 技术经济(11131)
共检索到352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成林 胡雪萍
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是缓解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有效手段。利用2005年~2012年30个省以及275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呈下降之势,但效率改进幅度较大,且改进方式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冗余情况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配置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层级和空间分异特征,省内各市间的配置效率高于省际,且东部地区省际配置效率最高;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土地交易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市场交易方式对城市土地初始配置扭曲状态的校正作用存在着显著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国辉
文章通过梳理土地利用的既有文献,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域内只有南京市与苏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高度有效,而其余11个地级城市则处于中度和低度的土地利用效率范围之中。同时,建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投入要素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面板回归及协整检验,研究表明,在投入因素方面,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均对江苏省域的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效应,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为此,结合江苏省的实际状况,提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建设用地 三阶段 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国辉
文章通过梳理土地利用的既有文献,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域内只有南京市与苏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高度有效,而其余11个地级城市则处于中度和低度的土地利用效率范围之中。同时,建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投入要素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面板回归及协整检验,研究表明,在投入因素方面,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均对江苏省域的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效应,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为此,结合江苏省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路径,以期提高江苏省土地利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建设用地 三阶段DEA 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国辉
文章通过梳理土地利用的既有文献,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域内只有南京市与苏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高度有效,而其余11个地级城市则处于中度和低度的土地利用效率范围之中。同时,建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投入要素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面板回归及协整检验,研究表明,在投入因素方面,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均对江苏省域的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效应,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为此,结合江苏省的实际状况,提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建设用地 三阶段DEA 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伟 罗亚兰 王丽强
使用多元投入产出指标,借助DEA模型和TobiT回归测度和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情况。结果发现:我国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整体偏低,并呈现"东部地区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再次之"的空间格局;建设用地效率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产出不足;建设用地利用的技术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利用效率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严格土地审批和执法;增加高水平劳动力的投入;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产出;开发具有潜力的自然保护区;适当增加东部地区的用地指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雨豪 邵子南 严思齐 杨莉莉 吴群
研究目的:本文基于2003—2017年全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不同维度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误差模型探讨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对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1)从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降低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2)将全国分为东部与中西部两大区域的回归结果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回归结果与全国维度一致,但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提高其利用效率也将提高。(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类型进行回归,集约型城市(Uclsm>0)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降低,利用效率会不断提高;粗放型城市(Uclsm<0)回归结果出现城市建设用地错位度与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特征,即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提升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先有正向影响,但随着粗放程度进一步加大,这种推动作用将会转变为恶化作用。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人地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一 郭青霞
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并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部六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局部空间集聚范围变化明显,但集聚效应不突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杜挺 谢保鹏
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200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3年,中国省际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率呈上升态势,但效率不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中国省际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空间自关联性,且局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表现为综合效率空间格局变化不大,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杜挺 谢保鹏
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200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3年,中国省际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率呈上升态势,但效率不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中国省际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空间自关联性,且局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表现为综合效率空间格局变化不大,纯技术效率总体空间格局变化显著,规模效率空间格局与综合效率趋于一致;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演变主要受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区位条件、土地市场化程度等6个因素影响,但各个因素在不同研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银根 廖成泉 章晓曼 王丹秋
以"两型社会"为背景,运用四阶段DEA法对2013年湖北省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予以评价。实证结果表明:(1)12个城市中只有荆门、孝感、咸宁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其建设用地的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冗余;(2)通过适度扩大人口规模,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减少资本、能源、技术、劳动力投入要素的松弛量,进而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3)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过高的地区加剧了各类资源的过度投入,最终导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下降;(4)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适度转移或人口密度过大会加剧建设用地资本和能源投入的过剩程度,但会遏制非农产业人数和技术投入过剩的趋势;(5)工业规模的扩大会加剧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一 郭青霞 杜轶 王海斌 陈水英
在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中,要求城市内部经济与生态耦合发展。因此,研究生态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问题成为当前资源型城市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基于山西省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揭示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2)通过分析10个城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发现生产规模指数对TFP指数的促进作用更强,生产要素与规模匹配方面处于较优水平,但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指数是提高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伟 吴群
在探讨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内涵后,利用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系统研究了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城镇化、产业、政府管理等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多数城市2003年前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处于上升状态,2003年后出现一定程度下降;2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和江苏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差异程度呈增大趋势,2003年之后浙江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并且长三角地区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建设用地配置的不均衡;3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和政府影响力能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土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产生负向影响,土地城镇化过快是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鹏军 曾良恩 路海艳 胡昊宇 刘彦平
使用超效率EBM测度中国31个省份2008年至2017年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值,并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整体偏低,大部分省份的城市建设用地仍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为主;从空间分布来看,区域差异较为显著,东部大于中西部,沿海大于内陆地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是全国最高水平地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是最低地区;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全国大部分省份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进步水平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城镇化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乐 舒帮荣 吴群
利用GIS空间分析、泰尔指数分解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系统研究了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三大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各区域增长趋势极为相似,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1999—2011年三大区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距逐渐减小,呈现出持续收敛的态势。组内差距成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差距变动的主导因素,组间差距的贡献度从52.37%下降到26.19%;③可流动要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不可流动要素(土地)的现行利用方式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④从全国来看,耕地稀缺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但区域间存在差异。因此,在继续执行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同时,应该开始关注区域内部不同省份间的差距,向纵深方向推进;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改变现行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可以通过外部约束(如耕地保护)来倒逼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赵燕霞
提高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也至关重要。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2003—2014年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并用Tobit模型分析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中等偏上,规模效率整体大于纯技术效率;Malmquist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指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排名为: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衰退型,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东部地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优于其他3个地区,东北地区利用效率最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利用效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工业用地冗余情况较明显,衰退型城市冗余率最高,成长型城市冗余率最低,东北地区冗余率最高,东部地区冗余率最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收敛和绝对收敛,各城市之间利用效率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并最终趋于稳态;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包括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工业行业规模、工业化程度、工业企业集聚程度等,但不同资源类型及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差别。
关键词:
工业用地 资源型城市 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