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4)
- 2023(10201)
- 2022(8380)
- 2021(7723)
- 2020(6262)
- 2019(14242)
- 2018(13376)
- 2017(24940)
- 2016(13465)
- 2015(14762)
- 2014(14046)
- 2013(14112)
- 2012(12907)
- 2011(11941)
- 2010(11572)
- 2009(10513)
- 2008(10223)
- 2007(8443)
- 2006(7464)
- 2005(6372)
- 学科
- 济(60651)
- 经济(60591)
- 管理(33798)
- 业(31396)
- 方法(26833)
- 数学(24894)
- 数学方法(24762)
- 企(22420)
- 企业(22420)
- 中国(21199)
- 农(15158)
- 贸(14124)
- 贸易(14119)
- 易(13790)
- 财(12163)
- 学(11841)
- 地方(11403)
- 业经(10998)
- 环境(10529)
- 农业(10427)
- 制(9157)
- 发(8392)
- 银(8312)
- 银行(8270)
- 行(7984)
- 技术(7961)
- 融(7957)
- 金融(7956)
- 出(7809)
- 产业(7574)
- 机构
- 大学(199089)
- 学院(195062)
- 济(89606)
- 经济(88180)
- 研究(75842)
- 管理(71995)
- 理学(63776)
- 理学院(62887)
- 管理学(61924)
- 管理学院(61576)
- 中国(55489)
- 科学(47498)
- 京(42914)
- 农(39667)
- 所(38483)
- 研究所(35928)
- 财(35344)
- 业大(33255)
- 中心(32600)
- 农业(31905)
- 财经(29939)
- 经济学(29733)
- 经(27783)
- 院(27362)
- 经济学院(27081)
- 北京(26753)
- 江(25370)
- 范(25224)
- 师范(24876)
- 科学院(24430)
- 基金
- 项目(143144)
- 科学(114295)
- 基金(109825)
- 家(100193)
- 国家(99493)
- 研究(95009)
- 科学基金(84239)
- 社会(66413)
- 社会科(63296)
- 社会科学(63282)
- 基金项目(58934)
- 自然(55973)
- 自然科(54819)
- 自然科学(54800)
- 自然科学基金(53860)
- 省(51480)
- 划(46139)
- 资助(43572)
- 教育(42205)
- 重点(33043)
- 编号(32824)
- 部(32601)
- 发(30852)
- 国家社会(30025)
- 创(29751)
- 创新(28115)
- 科研(28059)
- 中国(27980)
- 计划(27772)
- 教育部(27567)
共检索到27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李清彬 李超
本文以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幸福感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市幸福感呈现出典型的俱乐部特征并带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幸福感作为一种较为长期稳定的指标,受到前期条件、城市人均储蓄状况、公共服务等变量影响,而城市人均GDP、基础设施、城市特征等硬性指标对幸福感的空间差异几无影响。此外,上述影响因素的区域效应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在推进"幸福城市"建设中,构建一个"倾斜而平坦"的城市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凤林 甘行琼
文章基于两水平多层logistic模型,利用CGSS2008调查数据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县宏观经济社会变量带来的幸福感差异解释了个体幸福感差异的12.1%;家庭经济地位、婚姻状况、健康、就业和家庭人均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较大且依次递减;个体间性别和年龄的幸福效应差异显著。人均GDP和人均家庭收入、教育和就业状态对幸福感的影响具有相互抵消的效果,而城镇居民与人均家庭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则相互促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真 贾志永 周庭锐
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一个全面认可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人们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我们建设城市、发展经济的目标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人们幸福最大化。本文从幸福感的内涵和结构谈起,详尽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五大类因素,并阐述了研究城市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幸福感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红忠 侯亚萌
利用有序logit模型,以居民相对住房条件为衡量指标,分析了住房因素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住房条件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且重要的影响;对于相对住房条件已经达到较好水平的居民,其相对住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可显著提升其居住满意度,但对其幸福感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住房攀比 相对住房条件 幸福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延辉 黄云凌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指标。在已有的幸福感研究中,大多只强调经济收入、社会人口学变量及宏观政策的影响,却忽略了社区基层公共服务的作用。文章利用社区能力理论以及莱夫拉克(Laverack)的指标体系,探讨了基层社区服务、社会资本以及政府绩效对城市低收入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能力各要素对中国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基层社区能够通过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网络,减小绝对贫困和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区能力 政府绩效 社会资本 主观幸福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红忠 侯亚萌
利用有序logit模型,以居民相对住房条件为衡量指标,分析了住房因素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住房条件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且重要的影响;对于相对住房条件已经达到较好水平的居民,其相对住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可显著提升其居住满意度,但对其幸福感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住房攀比 相对住房条件 幸福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楠
本文根据北京城区两次调研数据,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物价波动、就业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显著;住房和政府施政表现影响各类人群幸福感。因此,稳定物价,减少失业率、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可以作为"十二五"时期民生政策真正着力点。
关键词:
幸福感 物价波动 低收入群体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顺岳
文章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温州市统计局的大量调查数据,对温州市居民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入状况和生活便利等物质生活因子,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交友中认同等精神生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幸福感 因子分析 logistic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顺岳
文章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温州市统计局的大量调查数据,对温州市居民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入状况和生活便利等物质生活因子,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交友中认同等精神生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幸福感 因子分析 logistic回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引起许多经济学者的广泛兴趣。近年来,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研究迅猛发展,相关研究文献日益丰富以及富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大量涌现。鉴于此,本文将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不平等、失业、通货膨胀、政府支出、环境污染以及城市化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公共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洪松 Yinshan Tang 霍学喜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是中国式留守的又一典型代表。鉴于留守妇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者以2012年中国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为研究基础,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西方女性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条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是否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海英 夏英 孙东升 张琳 魏昊
[目的]进一步探索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及其效应并深入分析研究层面产生分歧的原因。[方法]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40项实证研究,运用Meta分析,探究影响我国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效应,分析其是否存在异质性,并探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随时间迁移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住房条件、家庭年收入、区位特征、医疗条件、人际交往是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除家庭人口数、区位特征、医疗条件外,其他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值随时间的变迁趋于稳定且变化趋势较为良好或趋于稳定。此外,不同的研究特征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结论]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多渠道提升农民收益水平,维护拓展农民社会联系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同时在未来研究中加强对关键影响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潜在调节变量的进一步考察,并注重多方法的交叉及比较应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红涛 楼嘉军 刘润 刘松
采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地理学方法,构建了休闲消费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进行了综合测算。结果显示:休闲消费水平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人口"胡焕庸线"两侧出现休闲消费鸿沟;休闲消费水平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空间圈层模式;个人可支配收入、城市经济实力、地理环境差异、闲暇时间、休闲动机和城市文化等是居民休闲消费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之常 马亚东
随着近些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已逐步饱和,以增量土地为主的城市建设之路转为以盘活存量空间为主的城市更新之路。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探讨其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本文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了中国2006—2020年居民幸福感水平;运用面板空间分位数模型,分析了不同分位点上城市更新对不同区域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幸福感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各区域间差异较大;相邻省份带来的空间影响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居民幸福感较强的省份对周边省份的影响较大;城市更新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分位点的提升,城市更新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呈现V型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