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7)
- 2023(12551)
- 2022(10884)
- 2021(10401)
- 2020(8533)
- 2019(20112)
- 2018(19736)
- 2017(38146)
- 2016(20455)
- 2015(23018)
- 2014(22853)
- 2013(22751)
- 2012(20899)
- 2011(19019)
- 2010(18649)
- 2009(16985)
- 2008(16365)
- 2007(13742)
- 2006(12092)
- 2005(10533)
- 学科
- 济(86952)
- 经济(86863)
- 管理(55489)
- 业(50672)
- 企(40831)
- 企业(40831)
- 方法(39764)
- 数学(35225)
- 数学方法(34900)
- 中国(26534)
- 农(21000)
- 财(18125)
- 学(17911)
- 地方(17635)
- 业经(17352)
- 贸(16697)
- 贸易(16689)
- 易(16238)
- 环境(14305)
- 农业(13960)
- 制(13780)
- 和(13251)
- 理论(12517)
- 技术(12035)
- 银(11791)
- 银行(11759)
- 划(11478)
- 融(11337)
- 金融(11335)
- 行(11286)
- 机构
- 大学(293385)
- 学院(288290)
- 济(121558)
- 经济(119050)
- 管理(116535)
- 研究(101906)
- 理学(101693)
- 理学院(100497)
- 管理学(98924)
- 管理学院(98406)
- 中国(75078)
- 京(63789)
- 科学(62153)
- 财(51072)
- 所(49857)
- 研究所(45917)
- 中心(44713)
- 农(42522)
- 财经(42425)
- 业大(41965)
- 北京(40774)
- 范(38984)
- 经(38954)
- 师范(38704)
- 江(38459)
- 院(37586)
- 经济学(37383)
- 经济学院(33778)
- 农业(33405)
- 师范大学(32028)
- 基金
- 项目(204516)
- 科学(162240)
- 基金(151418)
- 研究(149042)
- 家(132155)
- 国家(131173)
- 科学基金(113059)
- 社会(96110)
- 社会科(91250)
- 社会科学(91226)
- 基金项目(81292)
- 省(75818)
- 自然(73344)
- 自然科(71678)
- 自然科学(71663)
- 自然科学基金(70356)
- 教育(67045)
- 划(65374)
- 资助(61860)
- 编号(58916)
- 成果(47263)
- 部(46165)
- 重点(45321)
- 发(43371)
- 创(41880)
- 国家社会(40381)
- 课题(40309)
- 教育部(39749)
- 创新(39171)
- 科研(38732)
- 期刊
- 济(126999)
- 经济(126999)
- 研究(87798)
- 中国(51041)
- 学报(43790)
- 科学(42603)
- 管理(41349)
- 农(37810)
- 财(35281)
- 大学(33230)
- 学学(31149)
- 教育(28788)
- 农业(27215)
- 技术(23371)
- 融(21200)
- 金融(21200)
- 经济研究(20955)
- 财经(20209)
- 业经(18678)
- 问题(18339)
- 经(17296)
- 图书(15326)
- 业(14436)
- 资源(14077)
- 技术经济(14011)
- 科技(13970)
- 理论(13931)
- 贸(13655)
- 现代(13385)
- 世界(13125)
共检索到41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小风 叶彦妤 张琳 王静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国34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指数,探索2000—2018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各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的差异减小,总体呈现从沿海城市向内陆递减的特征;正向错位区域增加,分布从东部沿海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负向错位区域减少,零星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呈现集聚格局,且集聚格局变化较大;高值集聚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加强,低值集聚区由四川周边城市集聚转变为以四川为中心的周边省市集聚的格局。(4)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影响变强,而劳动力规模、交通条件、技术创新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影响变弱。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存在较强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莉 王健 吴群
构建工业用地空间失衡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市工业用地空间失衡现状及其对城市绿色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用地空间失衡度上涨了18.86%,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用地空间失衡程度加剧,东部地区失衡状况有所改善,2019年工业用地空间失衡度呈现由西部到东部、中部递减的分布状态。生态约束和土地开发广度分别是影响工业用地供给能力和开发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掠夺式开发导致的开发过度型失衡对绿色经济产生线性抑制效应;开发不足型失衡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作用,即适度的开发不足将带来长期效益和绿色效率改善;过度的开发不足将导致空间资源严重浪费,阻碍绿色经济增长。因此,协调工业用地供给能力与开发强度、推动工业用地开发走向空间均衡,是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空间失衡 绿色经济 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娜 王之禹
本文基于城市经济趋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现实背景下,在分析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形成及其演变进程的基础上,选取全国主要地价监测城市在2008-2017年十年间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区域的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高于全国和中西部,中西部区域间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差异不大;一线城市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有显著差异,二线城市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普遍低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间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东部区域城市出让价格水平会高于中西部区域城市,但西部区域城市出让价格涨幅却高于东中部区域城市。最后,研究发现其差异受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制度以及城市行政级别与类型等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出让价格 土地出让 土地交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宏光 杨永春 刘润 卢红 杨佩
随着城市职能的转换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的城市工业布局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今后发展的需要,工业企业纷纷选择迁移、转职或倒闭,使得城市面临工业用地置换问题。在此背景下,开展对工业用地置换的研究异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与其相关的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关于工业用地置换的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对工业区转型的研究较多,而以用地置换为视角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与西方国家相比,其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老工业区转型的理论和模型研究相对匮乏。同时,在工业遗址的开发再利用过程中,对工业区的历史和人文因素关注较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辉娜
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加入工业用地要素构建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1年、2007~2011年、2000~2006年三个时段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8%、6.85%和3.78%。(2)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及其他地区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97%、17.54%、20.97%、18.69%、3.42%。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强 郭贯成
本文选取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城市工业资本投入、城市工业从业员工人数和城市工业总产值为评价指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比分析了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29个省际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①东中西部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水平总体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历年来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工业用地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③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规模效率递减的趋势;④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较高的投入冗余率的情况;⑤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上升速度较显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贯彻集约利用土地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主要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年度变化以及不同层面的地方政府竞争对其影响。研究方法:GIS方法与动态面板计量方法。研究结果:(1)中国各大中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完全规律性分布,但城市之间效率差异在逐年缩小。(2)地方政府竞争的4个方面对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3)从投资来源看,内资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直接推动,港澳台资企业习惯于享受地方政府的土地价格优惠,外资企业则更倾向于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布局。研究结论:政府应在提高城市工业用地利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梅林
我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需同时考虑基于产权配置结构的内生交易费用与基于产权交易结构的外生交易费用。当前,我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制度存在产权主体分离、产权主体利益差异、产权结构弹性不足等产权配置结构特征,以及二级市场发展不足的产权交易结构特征。立足我国以优化产权配置结构和优化产权交易结构为主的工业用地配置制度地方实践经验,我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制度可在明晰产权政策、优化弹性约束政策等方面完善产权配置结构,在探索一级市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构建工业用地交易二级市场制度、完善土地交易市场服务组织体系等方面健全产权交易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熊强
研究目的:对中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全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差异大且呈现下降的趋势;(2)各省的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异系数呈现扩大趋势;(3)影响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业行业规模、土地市场化水平、工业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工业行业集聚程度。工业行业产权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行业技术水平和工业行业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咏馨 黄国华 高荣 田鹏许
伴随城市化进程,工业用地快速扩张和粗放经营造成的低效利用已经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查处企业低效用地的行为,需要客观科学地评价工业用地效能状况。在借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二维工业用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点到面分析低效工业用地的状况,理清低效用地的责任主体,监管和查处低效用地。这对提高工业用地的效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工业用地 效能 评价指标 责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赵燕霞
提高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也至关重要。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2003—2014年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并用Tobit模型分析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中等偏上,规模效率整体大于纯技术效率;Malmquist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指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排名为: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衰退型,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东部地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优于其他3个地区,东北地区利用效率最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利用效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工业用地冗余情况较明显,衰退型城市冗余率最高,成长型城市冗余率最低,东北地区冗余率最高,东部地区冗余率最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收敛和绝对收敛,各城市之间利用效率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并最终趋于稳态;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包括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工业行业规模、工业化程度、工业企业集聚程度等,但不同资源类型及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差别。
关键词:
工业用地 资源型城市 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雨豪 邵子南 严思齐 杨莉莉 吴群
研究目的:本文基于2003—2017年全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不同维度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误差模型探讨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对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1)从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降低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2)将全国分为东部与中西部两大区域的回归结果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回归结果与全国维度一致,但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提高其利用效率也将提高。(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类型进行回归,集约型城市(Uclsm>0)的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降低,利用效率会不断提高;粗放型城市(Uclsm<0)回归结果出现城市建设用地错位度与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特征,即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位度的提升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先有正向影响,但随着粗放程度进一步加大,这种推动作用将会转变为恶化作用。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人地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孟珏 庄大昌 李涛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15年110个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方向距离函数,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GIS空间制图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处于中等效率水平且呈下滑态势,高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苏鲁浙皖、蒙陕地区,低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山西、甘肃西部、云贵及东北地区;(2)油气型城市生产率最高,有色金属型最低,煤炭型偏重技术进步,非金属型、黑色金属型和综合型偏重管理效率改进;(3)不同矿业职能、不同规模等级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子各有差异。研究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矿业城市,采取差异化路径来提升工业用地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少博 高波 石有为
基于2008—2019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方面能够通过融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促进在位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从而提升就业水平,另一方面又会通过提升地价增加新企业的进入成本从而降低就业水平,并且短期内负向效应占据主导地位;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讨论发现,不同于短期内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对城市就业水平产生的负向冲击,长期内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利于东部地区城市和规模较大城市的总体就业水平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新蕾 白莹莹 马艳茹
研究目的:探索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影响效应,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9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机制模型检验其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影响及传导渠道。研究结果:(1)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2)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通过财政竞争和工业集聚促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但引资竞争弱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促进作用。(3)撤县设区对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城市及中小城市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促进效应显著;其增加了商服和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加剧了不同用途土地出让价格扭曲。研究结论:合理运用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推动工业用地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区域与城市规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推进撤县设区政策,逐步深化地区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