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0)
- 2023(13708)
- 2022(11874)
- 2021(11314)
- 2020(9224)
- 2019(21697)
- 2018(21333)
- 2017(41120)
- 2016(22204)
- 2015(25039)
- 2014(24973)
- 2013(24939)
- 2012(22943)
- 2011(20957)
- 2010(20680)
- 2009(18784)
- 2008(18195)
- 2007(15480)
- 2006(13592)
- 2005(12047)
- 学科
- 济(97961)
- 经济(97864)
- 管理(59862)
- 业(54089)
- 方法(43781)
- 企(43180)
- 企业(43180)
- 数学(38923)
- 数学方法(38597)
- 中国(28777)
- 农(24074)
- 地方(21817)
- 贸(21665)
- 贸易(21657)
- 易(21128)
- 财(20589)
- 学(19512)
- 业经(18831)
- 环境(15527)
- 农业(15481)
- 制(14800)
- 和(14365)
- 出(13473)
- 理论(13398)
- 技术(12995)
- 银(12611)
- 银行(12577)
- 融(12568)
- 金融(12566)
- 划(12359)
- 机构
- 大学(318431)
- 学院(313923)
- 济(134735)
- 经济(132048)
- 管理(125675)
- 研究(111400)
- 理学(109602)
- 理学院(108335)
- 管理学(106706)
- 管理学院(106140)
- 中国(82747)
- 京(69053)
- 科学(67795)
- 财(56760)
- 所(55073)
- 研究所(50552)
- 中心(49196)
- 农(47076)
- 财经(46764)
- 业大(45244)
- 北京(43960)
- 江(43218)
- 经(42881)
- 范(42195)
- 经济学(41918)
- 师范(41876)
- 院(41094)
- 经济学院(37958)
- 农业(37041)
- 财经大学(35118)
- 基金
- 项目(221039)
- 科学(175282)
- 基金(163378)
- 研究(161396)
- 家(142540)
- 国家(141474)
- 科学基金(121550)
- 社会(104390)
- 社会科(99099)
- 社会科学(99074)
- 基金项目(87088)
- 省(82450)
- 自然(78305)
- 自然科(76491)
- 自然科学(76474)
- 自然科学基金(75079)
- 教育(72615)
- 划(70757)
- 资助(67204)
- 编号(64159)
- 成果(51257)
- 部(50035)
- 重点(49365)
- 发(47632)
- 创(45210)
- 国家社会(44002)
- 课题(43862)
- 教育部(42931)
- 创新(42335)
- 科研(41978)
- 期刊
- 济(140200)
- 经济(140200)
- 研究(95334)
- 中国(55996)
- 学报(47458)
- 科学(46097)
- 管理(44350)
- 农(41489)
- 财(39347)
- 大学(35910)
- 学学(33662)
- 教育(31307)
- 农业(29744)
- 技术(25333)
- 融(23713)
- 金融(23713)
- 经济研究(23487)
- 财经(22293)
- 业经(20865)
- 问题(20301)
- 经(19137)
- 贸(17160)
- 理论(16922)
- 图书(16161)
- 业(15977)
- 资源(15433)
- 实践(15395)
- 践(15395)
- 技术经济(15351)
- 科技(14825)
共检索到454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娜 王之禹
本文基于城市经济趋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现实背景下,在分析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形成及其演变进程的基础上,选取全国主要地价监测城市在2008-2017年十年间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区域的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高于全国和中西部,中西部区域间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差异不大;一线城市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有显著差异,二线城市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普遍低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间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东部区域城市出让价格水平会高于中西部区域城市,但西部区域城市出让价格涨幅却高于东中部区域城市。最后,研究发现其差异受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制度以及城市行政级别与类型等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出让价格 土地出让 土地交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熊强
研究目的:对中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全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差异大且呈现下降的趋势;(2)各省的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异系数呈现扩大趋势;(3)影响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业行业规模、土地市场化水平、工业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工业行业集聚程度。工业行业产权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行业技术水平和工业行业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家蒙 刘艳芳 方建 刘小欢
本文采用了中国土地市场网2007-2016年工业用地出让数据,测算了全国和不同区域工业用地成交价相对《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最低限价溢价率的时空序列。研究发现:(1)从全国来看,随着"最低价"政策和"招拍挂"出让模式的逐步落实,工业用地出让溢价率从负值过渡到正值,并保持增长趋势;(2)从区域看,东部地区工业用地出让溢价率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高溢价能力更强;(3)从时间序列上看,城市溢价率存在自我强化与空间蔓延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莲 利振焜
本文基于广州市 2000-2016 年的工业用地样本数据,利用 Arc GIS 克里金插值分析等方法研究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广州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速不平稳;(2)广州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减,且随时间推移,价格峰值区不断扩大;(3)广州市各地区的发展空间潜力不一致,中部与外围区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正确引导工业用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合理制定工业用地价格,提升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提高工业用地价格管理
关键词:
广州市 工业用地价格 GIS 时空演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晨 朱星姝 吴丰华 刘鑫鑫
中国地方政府有关工业用地出让方面是否应遵循“以地引资”的逻辑目前在学界仍存在不小争论,答案莫衷一是。基于地块和企业微观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对企业投资的实际影响。结果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提升能显著促进企业投资,这主要是因为抵押信贷机制下的融资能力强化;相比非土地类投资,价格的投资效应主要体现在土地类投资扩张方面,与此同时,价格信号下的市场化交易配置并不会进一步诱发城市内的土地错配问题。
关键词:
工业用地 企业投资 信贷抵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小风 叶彦妤 张琳 王静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国34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指数,探索2000—2018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各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的差异减小,总体呈现从沿海城市向内陆递减的特征;正向错位区域增加,分布从东部沿海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负向错位区域减少,零星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呈现集聚格局,且集聚格局变化较大;高值集聚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加强,低值集聚区由四川周边城市集聚转变为以四川为中心的周边省市集聚的格局。(4)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影响变强,而劳动力规模、交通条件、技术创新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影响变弱。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存在较强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 叶艳妹
在总结我国目前工业用地协议出让诸多弊端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工业用地出让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并通过浙江、广东等地工业用地市场化的实例分析从区域竞争和用地效益的角度阐述了工业用地市场化的科学性、高效性,同时也对工业用地市场化出让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说明。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协议出让 实例分析 市场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强 郭贯成
本文选取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城市工业资本投入、城市工业从业员工人数和城市工业总产值为评价指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比分析了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29个省际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①东中西部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水平总体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历年来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工业用地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③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规模效率递减的趋势;④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较高的投入冗余率的情况;⑤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上升速度较显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贯彻集约利用土地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主要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年度变化以及不同层面的地方政府竞争对其影响。研究方法:GIS方法与动态面板计量方法。研究结果:(1)中国各大中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完全规律性分布,但城市之间效率差异在逐年缩小。(2)地方政府竞争的4个方面对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3)从投资来源看,内资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直接推动,港澳台资企业习惯于享受地方政府的土地价格优惠,外资企业则更倾向于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布局。研究结论:政府应在提高城市工业用地利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志基 石涛 贺灿飞
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竞争是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竞争的典型特征。中央政府利用城市群批复的行政权在跨行政区域层面调整了地方政府的竞争激励,重新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工业用地出让行为。本文利用全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群批复对工业用地价格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准回归发现,在地理邻近设定下,城市群批复缓解了地方政府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竞争,且估计结果在变更代理变量、城市群批复时间、空间权重矩阵后依然稳健。(2)路径分析发现,城市群批复产生的行政与市场红利可以表现为城市群内制造业区位熵与工业企业占比的显著提升,并使地方政府参与土地价格竞争的意愿减弱。(3)拓展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程度相近城市间工业用地价格竞争发生的条件是存在地理近邻联系或处于同一省级行政区划;同时,城市群批复对省内经济发展程度相近城市间工业用地价格竞争的缓解效应最大。本文认为将城市群批复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是合理调节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激励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文佳 余靖雯 龚六堂
本文结合土地交易数据和地级市官员数据,使用地理边界断点回归的方法,论证作为招商引资的工具,地方政府官员如何出于晋升激励调控工业用地价格。回归发现,工业用地价格与市委书记任职时间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最低点出现在5年左右。官员上任后,晋升激励逐渐增强,不断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当任职时间超过临界值后,晋升激励减弱,不再压低工业用地价格。进一步地,工业用地出让的规模、住宅用地的价格和规模与官员任职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说明了地方官员出于个人政治前途的考虑,针对工业用地进行价格调控。拓展分析通过比较相邻城市土地价格和官员任期时间差,发现城市间压低工业用地价格竞争的证据,并发现了省际边界效应的证据。微观数据和断点回归的方法克服了以往文献的内生性问题,揭示了工业用地价格偏低的原因和背后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工业用地出让 晋升激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晓斌 周寅康 常春 杜心栋 徐国鑫
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明确要求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即市场化配置。但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为招商竞争等原因而实行低地价政策,将地价定位于工业用地最低保护价,"多地一价"现象普遍,致使工业用地市场流于"有形",势必影响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结合市场机制进行工业用地市场化分级,以土地市场交易平均地价为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地价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地价模型,通过测算地价、交易均价、最低保护价的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果:①三类地价总体格局相当,由南至北呈"高-低-高"的格局,形成以环太湖为主高点、邳州市等为次高点和宿迁为谷地...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市场化 地价 江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保彩
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大格局下,上海市、深圳市、武汉市、济南市、泉州市等城市以项目为载体,相继实行了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新政",灵活了工业用地的出让方式,提高了工业用地使用效率。工业用地出让"新政"的主要依据我国允许工业用地实行弹性出让的"新政"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莉 王健 吴群
构建工业用地空间失衡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市工业用地空间失衡现状及其对城市绿色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用地空间失衡度上涨了18.86%,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用地空间失衡程度加剧,东部地区失衡状况有所改善,2019年工业用地空间失衡度呈现由西部到东部、中部递减的分布状态。生态约束和土地开发广度分别是影响工业用地供给能力和开发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掠夺式开发导致的开发过度型失衡对绿色经济产生线性抑制效应;开发不足型失衡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作用,即适度的开发不足将带来长期效益和绿色效率改善;过度的开发不足将导致空间资源严重浪费,阻碍绿色经济增长。因此,协调工业用地供给能力与开发强度、推动工业用地开发走向空间均衡,是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空间失衡 绿色经济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