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9)
- 2023(8756)
- 2022(7352)
- 2021(7111)
- 2020(5728)
- 2019(13224)
- 2018(12933)
- 2017(23720)
- 2016(12919)
- 2015(14904)
- 2014(14261)
- 2013(14073)
- 2012(13403)
- 2011(12390)
- 2010(12083)
- 2009(11034)
- 2008(10874)
- 2007(9143)
- 2006(8130)
- 2005(7227)
- 学科
- 济(55868)
- 经济(55810)
- 管理(28318)
- 业(25578)
- 方法(20947)
- 中国(20803)
- 数学(18668)
- 数学方法(18500)
- 企(17461)
- 企业(17461)
- 农(16324)
- 地方(13192)
- 贸(12511)
- 贸易(12503)
- 学(12318)
- 易(12154)
- 农业(11055)
- 业经(10987)
- 财(9585)
- 环境(9568)
- 制(9376)
- 发(8429)
- 银(7719)
- 银行(7699)
- 融(7516)
- 金融(7513)
- 行(7454)
- 理论(7441)
- 和(7383)
- 城市(7248)
- 机构
- 大学(186033)
- 学院(183362)
- 济(78776)
- 经济(77267)
- 研究(73852)
- 管理(62209)
- 中国(54754)
- 理学(53361)
- 理学院(52488)
- 管理学(51588)
- 管理学院(51222)
- 科学(46090)
- 京(41888)
- 所(37629)
- 研究所(34834)
- 农(34044)
- 财(33125)
- 中心(31703)
- 范(27666)
- 师范(27410)
- 业大(27363)
- 农业(27120)
- 财经(26990)
- 院(26831)
- 北京(26534)
- 江(26358)
- 经济学(25773)
- 经(24773)
- 科学院(23755)
- 经济学院(23233)
- 基金
- 项目(126386)
- 科学(100311)
- 基金(93834)
- 研究(91008)
- 家(83691)
- 国家(83044)
- 科学基金(69721)
- 社会(59165)
- 社会科(55990)
- 社会科学(55977)
- 基金项目(49826)
- 省(46516)
- 自然(44731)
- 自然科(43702)
- 自然科学(43686)
- 自然科学基金(42877)
- 划(41339)
- 教育(40989)
- 资助(37149)
- 编号(34713)
- 重点(29349)
- 部(28790)
- 发(28665)
- 成果(28351)
- 创(25781)
- 中国(25774)
- 国家社会(25734)
- 课题(25353)
- 教育部(24414)
- 创新(24366)
共检索到276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树声
中国城市素来将山水风景营造作为城市与自然融合的基本追求与价值依归,从建城之初"第一山水"的发掘,到建城之后"第二山水"的再发现,以及贯穿始终的关键建筑与关键地段的营建,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座城市优秀的山水风景"基因"。借助回顾西安山水风景营造的历程,总结了西安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继承山水风景"基因"的优秀经验,以及面对当前城市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探讨了未来城市山水风景"基因"传承的相关途径,对于落实当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峰群 席岳婷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蔓延也在加速。当彰显城市特色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今发展的大趋势时,中国城市化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城市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必将迈出崭新的一步。本文以西安城市空间蔓延实例分析入手,在城市地域蔓延的一般规律和驱动力演化基础上,通过对西安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现状发展结构及历次规划理念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西安城市地域扩展中文化基因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围绕城市文化基因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寻求城市空间扩展和文化精神内涵高度和谐的规划理念和手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军
本文在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游客"游后意愿"进行了理论建构,进而形成了相应的"游后意愿"测度指标体系。以古都西安为例,依据大样本一手调查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该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并做了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期明晰游客"游后意愿"的理论架构,进而形成科学系统的游客游后意愿测度指标体系;获悉旅西安中外游客群体各种游后意愿的具体状况,探索游客"游后意愿"的内在变量关系及其规律,并揭示两类游客群体的相关差异。
关键词:
游后意愿 理论建构 结构方程模型 西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霞 李云开 杨亮 冯小航
加强建党建国历史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的保护传承,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名城保护传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将新中国时期的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外延拓展的重要对象,将其保护传承有机纳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两办意见”题中应有之义,契合高质量城乡建设工作方向。从背景和对象、工作基础、价值和名录、保护传承举措四个方面初步探讨“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特点及其保护传承框架构建思路,以期为建设更加全面、系统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添砖加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兴中 刘永刚 高鑫 柳滢 赵多平
国外对环大城市环状空间功能地带的研究已落实到"生态项链"、"新城市圈"与"产业走廊"的规划。国内主要研究城市圈层结构方面,都还没有涉及到以提高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的商娱场所"引力(区)圈"的研究。文章借鉴国外"兴趣引力区"与"存在主义"场所等概念,首次揭示中国大城市(西安)的"项链状"现代商娱场所引力圈的结构,并探讨其商娱场所(微)区位因素与布局区位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敬博 丁禹元 韩挺
"城市双修"作为我国城市发展转型期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以其为主题的城市更新规划在手法上更具精准性与人本性。历史城区作为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又是城市内发展问题最为突出、规划更新实施难度最大的城市片区之一,本文就历史城区的更新发展历程和现实问题矛盾进行了梳理总结,总结出历史城区开展双修规划的工作要点,并以西安老城区双修规划为例,重点探讨了其技术框架中的总体思路,主题和空间导向以及实施路径,并以此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历史城区 西安 老城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艳 朱剑昌
湖湘红色基因是湘籍革命先驱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出的坚定信仰、精神风范和优良传统等先进思想因子的总称。湖湘红色基因内涵并非固化,而是流变的,其生命力在于绽放新的时代光芒。高职院校是传承湖湘红色基因的主阵地,文章探讨了新时代高职生湖湘红色基因传承的三条路径:丰富湖湘红色基因时代内涵彰显传承时代性,健全湖湘红色基因宣传机制体现传承系统性,促进湖湘红色基因多向融合赋予传承创新性。传承湖湘红色基因,湖南高职教育会更接地气、更有灵气、更富朝气。
关键词:
湖湘红色基因 传承 高职学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王鸣 江佳遥 沈婷婷
以杭州市小营巷历史街区为例,从城市记忆运行的四个主体要素即记忆者、记忆对象、记忆途径、记忆支撑基质出发,分析了城市记忆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及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记忆更新与延续的有效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文彤
借助香港元朗天后诞实例分析发现,民众在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当中发挥着基础性核心角色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持与恢复重现其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发政府、企业等主体参与这一进程,从而推动城市传统文化的强化与发展,避免衰落或消亡的结局。这一"自下而上"的机制与政府、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机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无功利性,正是这一特性保证了前者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得诸多传统文化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得到延续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缺乏市场价值的城市传统文化而言更为关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众 城市 香港 天后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指引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和行动纲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从完善高等教育功能的高度出发,融入和传承优秀行业文化。航空工业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航空文化是行业文化的重要代表,凝聚着民族和时代的精神。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校园文化,引入航空文化,建设行业文化校基地,从完善大学功能出发系统推进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
行业文化 高职院校 航空精神 校园文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卞玉清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游山玩水”成了人民生活中的一大追求和乐趣。在旅游中面对着如画的风景,不管是自然山水还是人文古迹,或神话传说,风土民情,都会有所感触而开启心灵的窗户,引发很多思索和联想。北宋时的科学家沈括,晚年在镇江东郊梦溪园闲居,著写了他的杰出作品《梦溪笔谈》,文中记载了由对雁荡山的地形认识到水的侵蚀作用;由对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的鉴定推论到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寓科学研究于旅游之中。笔者本文中所要论及的是,山水地质风景的基本分类、风格特征,以及对自然地质风景的欣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宇恒 郑斐
认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建筑营造活动具有特殊性,深刻影响着景区的保护和发展。通过调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近年来的建筑营造,评价其对风景资源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探索了当下城市型风景区的设计与营造方法,以更好地使建筑营造活动与风景环境相适应。
关键词: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建筑营造 西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杨雪白
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旅游地资源空间数量、游道长度及分布作为衡量指标,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分别对城市山岳型旅游地——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瞬时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承载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景区的旅游资源综合空间承载力。研究表明:岳麓山核心风景区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夏半年为11449人/天,冬半年为10304人/天,年均承载量为396.97万人次。以上结果可为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及景区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承载力 岳麓山风景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立 肖平
水休闲旅游是城市规划中的新兴主题,而水休闲旅游本身的规划模式和经营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生态循环程度。旅游活动的发展势必造成对城市水域空间环境质量的影响,空间旅游环境的承载力研究也成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扬州古运河风景区为例,在分析景区地理资源和旅游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构建水休闲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指标,并利用木桶综合推测法计算出风景区水休闲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为生态循环型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步骤中的开发条件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帅强 邓运员
根据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及其"地域机制",以客家扩展聚居区炎陵县为例,结合历史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发掘分析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研究结果表明:(1)迁徙由来、地域背景分别是客家文化景观的共同基因、本土基因;(2)由共同基因以"反客为主"的作用方式与本土基因形成了地方客家景观本质特性的主体基因;(3)保护与传承意识形态是决定其主体基因能否在世代遵循并坚守着"原汁原味"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传承过程中的人为基因。基于这些独特基因构成内在相关联的地域机制而所表达的特征,提出了应加强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数字化保护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