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0)
2023(5570)
2022(4841)
2021(4802)
2020(3974)
2019(9389)
2018(9363)
2017(18537)
2016(9630)
2015(10669)
2014(10410)
2013(10299)
2012(8981)
2011(7902)
2010(7594)
2009(6629)
2008(5933)
2007(4542)
2006(3627)
2005(2896)
作者
(24929)
(20793)
(20595)
(19558)
(13077)
(9941)
(9361)
(8218)
(7994)
(7168)
(7064)
(6886)
(6422)
(6319)
(6242)
(6239)
(6088)
(6008)
(5835)
(5739)
(4906)
(4810)
(4761)
(4722)
(4706)
(4562)
(4442)
(4257)
(3974)
(3970)
学科
(42313)
经济(42275)
管理(27932)
(25674)
方法(24439)
数学(22649)
数学方法(22340)
(21297)
企业(21297)
中国(10034)
(8980)
(8548)
(7460)
贸易(7458)
业经(7410)
(7299)
地方(7071)
环境(6736)
(6250)
(6129)
技术(6085)
农业(6040)
理论(5566)
(5538)
财务(5511)
(5510)
财务管理(5504)
企业财务(5254)
(4984)
(4410)
机构
大学(130160)
学院(128784)
管理(58925)
(55937)
经济(55033)
理学(52852)
理学院(52374)
管理学(51606)
管理学院(51363)
研究(37731)
中国(27561)
(25909)
科学(22748)
(22380)
财经(19315)
业大(18518)
中心(17849)
(17823)
经济学(17046)
(16845)
(16406)
(15788)
研究所(15722)
商学(15582)
北京(15565)
经济学院(15520)
经济管理(15490)
(15464)
商学院(15413)
师范(15344)
基金
项目(98747)
科学(80331)
基金(75876)
研究(71258)
(65578)
国家(65081)
科学基金(57940)
社会(47654)
社会科(45380)
社会科学(45365)
基金项目(41291)
自然(38673)
自然科(37835)
自然科学(37828)
自然科学基金(37144)
(37120)
教育(32473)
(31679)
资助(30585)
编号(27413)
(22636)
重点(21769)
(21212)
(20444)
国家社会(20157)
教育部(20003)
成果(19977)
人文(19825)
创新(19768)
科研(19350)
期刊
(50839)
经济(50839)
研究(33399)
管理(20418)
科学(17926)
中国(17529)
学报(16277)
(15375)
(13069)
大学(12732)
学学(12129)
技术(11303)
农业(9667)
财经(8735)
教育(8609)
经济研究(8526)
业经(8142)
(7768)
金融(7768)
问题(7312)
(7308)
理论(7025)
技术经济(6896)
资源(6624)
实践(6601)
(6601)
统计(6231)
科技(5990)
现代(5933)
商业(5726)
共检索到164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菲  白军飞  张彩萍  
本研究运用一致的Two-step QUAIDS模型分析了肉类(包括畜、禽、水产品)需求变化特征,并从水足迹的角度探讨了肉类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资源环境效应,论证了从消费端进行价格干预实现水资源管理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城市居民肉类消费需求随收入增长持续增加,同时,在外消费占比显著上升,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压力也持续增大;但从结构上看,畜产品在肉类消费中比重将随收入提高而下降,从而使得单位重量肉类消费水足迹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模拟结果表明,对在家消费的禽肉和水产品分别降价10%以及对在家畜肉产品加价10%,将使每千克肉类消费水足迹分别下降1.0%、2.9%及2.3%。本研究为从消费端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颖熙  
随着收入的上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近似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模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消费需求弹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以"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富于弹性,而以"家庭服务、教育、居住"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缺乏弹性。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领域的支出会明显增加。从区域比较来看,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服务消费支出弹性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服务、教育和居住"领域。此外,价格是影响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家庭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类支出的价格敏感性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孔哲礼  李辉  
本文基于QUAIDS模型对中国的棉花需求弹性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国产棉花的支出弹性大于进口棉花,但进口棉花之间的支出弹性差异细微;进口棉花的补偿自价格弹性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印度棉花、美国棉花、澳大利亚棉花和中亚棉花;降低国产棉花的价格会对源自美国、澳大利亚和中亚的棉花进口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国产棉"低档品"的属性严重制约了我国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发挥,棉花品质低下是导致我国当前棉花产业困境的根源之一。最后,阐发了由上述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梁颖欣  罗炜琳  
基于CFPS2010、2012、2014和2016数据,跨年份考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支出弹性和消费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节节攀升、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包含人口学变量的QUAID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收入提高、健康状况改善、户主受教育水平提升等均会促进家庭消费;从消费支出弹性看,食品、衣着、交通通信消费长期缺乏弹性,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消费长期富有弹性,高收入阶层家庭大部分消费支出弹性高于低收入阶层家庭;从消费价格弹性看,教育文化、居住消费等长期富有弹性,大部分类别消费的自价格弹性波动不大,各类交叉价格弹性在不同时期对食品类消费的影响均不大,医疗保健消费受其余各类消费的影响有降低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梁颖欣  罗炜琳  
基于CFPS2010、2012、2014和2016数据,跨年份考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支出弹性和消费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节节攀升、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包含人口学变量的QUAID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收入提高、健康状况改善、户主受教育水平提升等均会促进家庭消费;从消费支出弹性看,食品、衣着、交通通信消费长期缺乏弹性,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消费长期富有弹性,高收入阶层家庭大部分消费支出弹性高于低收入阶层家庭;从消费价格弹性看,教育文化、居住消费等长期富有弹性,大部分类别消费的自价格弹性波动不大,各类交叉价格弹性在不同时期对食品类消费的影响均不大,医疗保健消费受其余各类消费的影响有降低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品一  
文章基于CHNS数据库中的9个省份的数据,利用QUAIDS模型通过需求价格弹性对我国9个省份居民的食品消费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和食品价格是影响食品需求重要的经济因素,不同省份之间的食品需求存在异质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把我国视为多个市场而不是一个整体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雪  胡冰川  
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QUAIDS模型和EASI模型,利用近三十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和估计食品恩格尔曲线形状,分析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模式和特点。实证结果证明:整体来看,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呈下降趋势;分种类来看,城乡粮食消费均已饱和,食用植物油、蛋类和蔬菜瓜果消费进入稳定区间,肉类消费趋于饱和,城乡水产品消费仍有增长空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形式,且粮食、食用植物油和蛋类的恩格尔曲线呈下降趋势,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瓜果的恩格尔曲线呈上升趋势,其背后反映的是食品消费的结构性下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涛  张燕媛  唐若迪  侯雅莉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问题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备受学者关注。本文采用2010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最15606个农户的观测数据,运用QUAIDS模型进行两阶段一致估计,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结构与弹性进行了分析与测算。研究结果表明,食品和衣着消费的自价格弹性绝对值明显小于1,食品和衣着消费缺乏价格弹性;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其他消费的自价格弹性绝对值接近于1;而耐用品和文化教育消费的自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耐用品和文化教育消费富有价格弹性,而且经过收入补偿后各项消费的自价格弹性绝对值均有所下降。在支出弹性和收入弹性方面,衣着、耐用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和其他消费的支出弹性相对较大,而耐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明杨  章棋  
论文通过建立拓展的QUAIDS模型,探讨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与支出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随着收入的不断提升,鱼虾逐渐由奢侈品转向必需品,猪肉的支出弹性也逐渐减小,而其它食品的支出弹性却表现出波动的趋势。研究还发现,食品的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拓展的QUAIDS模型比原始的QUAIDS模型和AIDS模型能够更好地估计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明杨  章棋  
论文通过建立拓展的QUAIDS模型,探讨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与支出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随着收入的不断提升,鱼虾逐渐由奢侈品转向必需品,猪肉的支出弹性也逐渐减小,而其它食品的支出弹性却表现出波动的趋势。研究还发现,食品的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拓展的QUAIDS模型比原始的QUAIDS模型和AIDS模型能够更好地估计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鑫  穆月英  
食品消费需求通过食品供给影响农业水资源消耗。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QUAIDS模型的居民收入影响人均食品水足迹的理论框架,然后分析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水足迹变化,其次对食品水足迹收入弹性进行测算与地区比较,最后模拟居民收入和食品价格对人均食品水足迹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①随着收入增加,各类食品消费量不断增长,而瓜果、乳品等高水足迹食品消费量增速较快,二者使得2012年人均食品水足迹达到521.0m~3,其中东北和中部人均食品水足迹增长速度最快;②西、中、东北和东部食品水足迹收入弹性分别为0.754、0.726、0.708和0.670,其中粮食、肉类和瓜果水足迹价格弹性相对较大;③居民收入和肉类等食品价格同时增加一定比例,人均食品水足迹增长水平较低,表明收入增长下部分食品的价格上涨有利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2016年人均食品水足迹实际值和模拟值对比表明,较大样本量下利用QUAIDS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较准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蓓蓓  陈永福  于法稳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7类食品的消费数据,本文运用QU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按照全部样本估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乳品、油脂类和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这三类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也相对敏感;其次,在不同收入分层中,低收入家庭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价格弹性相对敏感;再次,当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城镇居民家庭更愿意增加对肉类、蛋类和乳品的消费。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是确保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营养摄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昕儒  陈永福  
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2007~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中不同收入层次农民工样本,运用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其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农民工样本的各类食物支出弹性均显著为正,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的粮食和蔬菜的支出弹性值呈增加趋势,畜产品呈减少趋势,食用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农民工的各类食物自价格弹性均显著为负,且总体来看农民工对食用油的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但低收入家庭对蔬菜的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确保城镇地区食物供应总量和增量,尤其是要制定确保蔬菜、粮食和食用油预期增量有效供给的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菲  于冷  
消费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食品消费则是消费问题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基于实地调研,分析城镇和农村地区家庭食品需求和外出就餐情况,采用QUAIDS模型,探讨家庭食品需求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东南地区家庭食品支出金额最高,为2 469.62元/月,江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最低,为1 588.95元/月;其外出就餐支出与在家就餐支出之比分别为0.35、0.42和0.78。人均外出就餐已经占到全部就餐次数的1/5-1/4,并且每增加1次中式快餐消费,肉食类食品支出份额将增加0.19%,蔬果类食品支出份额将减少0.14%。各个地区横向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地理位置的南移,肉食类食品支出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