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7)
2023(14120)
2022(12045)
2021(11476)
2020(9540)
2019(22252)
2018(21692)
2017(41957)
2016(22478)
2015(25440)
2014(25186)
2013(25148)
2012(23161)
2011(20964)
2010(20934)
2009(19435)
2008(17989)
2007(15442)
2006(13559)
2005(12132)
作者
(63524)
(52522)
(52169)
(49970)
(33708)
(25107)
(23837)
(20724)
(20230)
(18639)
(18002)
(17809)
(16654)
(16515)
(16418)
(16107)
(15540)
(15377)
(15055)
(14898)
(12958)
(12852)
(12531)
(11814)
(11771)
(11623)
(11559)
(11455)
(10578)
(10481)
学科
(91693)
经济(91588)
管理(60644)
(58467)
(47185)
企业(47185)
方法(41248)
数学(36521)
数学方法(36202)
中国(34023)
(27420)
金融(27418)
(25806)
银行(25771)
(24942)
(23660)
(23098)
地方(20472)
业经(19508)
(18942)
(18670)
贸易(18654)
(18199)
(18122)
农业(16131)
(14484)
环境(14482)
财务(14422)
理论(14401)
财务管理(14401)
机构
大学(316245)
学院(313139)
(132918)
经济(130071)
管理(124057)
研究(110387)
理学(107440)
理学院(106246)
管理学(104627)
管理学院(104076)
中国(88300)
(68227)
科学(66135)
(58470)
(54802)
中心(50768)
研究所(50332)
(48058)
财经(47800)
业大(44559)
北京(43922)
(43711)
(42630)
经济学(41563)
(40885)
师范(40551)
(40016)
农业(37711)
经济学院(37608)
财经大学(35902)
基金
项目(217142)
科学(171011)
研究(159763)
基金(159099)
(138360)
国家(137234)
科学基金(117731)
社会(102195)
社会科(96980)
社会科学(96953)
基金项目(84671)
(81603)
自然(75351)
自然科(73641)
自然科学(73626)
自然科学基金(72292)
教育(71785)
(69700)
资助(65795)
编号(64081)
成果(51922)
(48773)
重点(48269)
(46743)
(44970)
课题(44013)
国家社会(42692)
创新(42060)
教育部(42026)
科研(41208)
期刊
(138956)
经济(138956)
研究(96988)
中国(57650)
学报(47373)
科学(44849)
管理(43610)
(43176)
(41440)
(39641)
金融(39641)
大学(35850)
学学(33659)
教育(31418)
农业(30013)
技术(24684)
经济研究(23391)
财经(23062)
业经(20789)
(19744)
问题(19501)
图书(16032)
理论(16004)
(15882)
(15188)
世界(14468)
技术经济(14465)
实践(14463)
(14463)
现代(14279)
共检索到460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王志芳  王海港  谭松涛  
中国城市居民在储蓄、基金、保险、贷款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金融受排斥状况,即他们不能以恰当合理的方式获得这些金融服务。这种金融受排斥状况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基于2007年中国15城市居民投资行为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家庭资产的增加和社会互动程度的提高都可以降低居民受到金融排斥的可能性,而居民在储蓄方面没有被排斥也可以降低他们在基金、保险、贷款等方面受到排斥的可能性。不同金融服务的排斥状况也有着其他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维护和增进中国居民的福利需要解决他们的金融排斥问题,这需要有关机构采取措施来增加居民的家庭资产积累、改善居民在获得金融服务时的社会结构以及保证居民有一定的储蓄存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日辉  
住房状况是城市居民经济地位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从2003至2008年呈下降趋势,租房户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面积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拥有率与阶层认同、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住房产权越充分,阶层认同等级越高,生活越快乐。总之,住房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不动产,是城市居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未来居住模式的选择,到底是"购房"优于"租房",还是"租房"优于"购房";以及自有房屋虽然能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和生活质量,但保障性住房需进一步提升人文关怀这两点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晓薇  胡宏伟  吴振华  石静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的健康日益受到环境、外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缓慢。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其分布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就医决策、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在收入、工作等经济因素之外,健康观念、就医决策和保险覆盖等社会和制度因素亦对城市居民个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相关变量的方法,检验了Grossman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也检验了影响因素作用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金融排斥问题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要解决金融排斥问题首先必须对金融排斥的程度进行科学测算。文章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构建了金融排斥指数的测度模型,确定了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金融服务的深度、金融服务的可得度、金融服务的使用度、金融服务的可负担度等四个维度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省际数据和确定的金融排斥指数测度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金融排斥程度进行了具体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区金融排斥程度普遍较重而且存在巨大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慧劼  姚兆余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信任对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和自评精神健康均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关系信任、家属信任和制度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一般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关系信任、家属信任、制度信任和一般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类型的社会信任,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社会信任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普明,戴建林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 in current disposable income indicators and taking Chinese practise into account,the author studied the feasibility of data collection and comparison,and provided a new method.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韩筱  崔龙韬  
困境家庭儿童是生存发展处境最为艰难,也是最急需国家提供保护的儿童群体之一。困境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现象普遍,大量困境家庭儿童也是留守儿童,其健康发展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基于"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研究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社会排斥的视角解释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排斥是致使困境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据此,困境留守儿童的健康促进,除家庭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外,更需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以减少对困境留守儿童的排斥和边缘化,促进儿童的社会融入,才能真正实现困境家庭儿童群体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海旺,杨昕  
本文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人户分离专题调查资料,对中国城市人口人户分离的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内在原因和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人户分离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窦争妍  高文书  
以金融资产为重点,选择东、中、西部三个典型城市随机抽取1 935户样本,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和财产分配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资产是城乡居民最重要的财产构成。在各种财产类型中,金融资产占17%左右,金融资产是城镇居民财富差距的重要来源。金融资产对城镇居民财富差距贡献率达到14%。金融资产不平等水平很高,城镇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其中,储蓄存款是家庭金融资产的主要来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洁  
居住区位在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当代中国,大量移民迁居城市寻求机会,但大多数居住在相对落后的城市边缘地带。采用在上海展开的随机问卷调查,考察定居郊区对移民融入城市所产生的区位效应。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体特征影响的情况下,郊区移民不仅在收入上低于中心城区移民,而且建立群际间的社会关系的机会也显著降低。郊区居民几乎无望迁居资源更为丰富的中心城区,很可能长期困于郊区。应对新常态下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型,亟需为郊区移民聚居社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给予移民在城市中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移民在城市中的融合。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一鸣  张树忠  
基于全国2018个县域的数据,对农村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县域所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县域金融排斥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主要表现为对信贷资金的排斥,而非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排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当前,县域出现了信贷资金排斥与机构相对饱和同时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增加传统金融机构的供给并没有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反而是加剧了县域资金的外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一鸣  张树忠  
基于全国2018个县域的数据,对农村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县域所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县域金融排斥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主要表现为对信贷资金的排斥,而非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排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当前,县域出现了信贷资金排斥与机构相对饱和同时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增加传统金融机构的供给并没有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反而是加剧了县域资金的外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艳萍  
金融排斥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最早在发达国家得到重视,2007年我国金融学者对此问题开始关注。本文立足于国内学术界对金融排斥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分析并评价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分别对研究层面的演进和研究方法的变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汉云  
笔者基于我国贫困地区10个县1682个样本使用金融服务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完全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就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完全金融排斥有重要的影响,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区域、年龄、房产权和家庭规模。研究结果还表明性别、婚姻、健康、民族、社会阶层对完全金融排斥的影响不明显。本文认为贫困地区居民金融排斥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改善金融服务的结构、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增加贫困地区居民家庭财产的累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艳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农民工成为城市贫困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从收入、生活消费、居住、社会保险和子女受教育等多个维度,讨论了农民工的贫困状况,考察了农民工贫困的影响因素,并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进行了比较。文章发现,按常住人口口径计算,农民工的贫困发生率略低于城市居民,但按该口径计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农民工贫困发生率。劳动收入占农民工收入的绝大部分(超过95%),当农民工失去工作进而失去劳动收入时,很容易陷入贫困。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就业和失业状况,对于其贫困有着显著影响。从生活消费、居住、社会保险和子女受教育等多个维度观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