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8)
- 2023(14211)
- 2022(11771)
- 2021(10871)
- 2020(8830)
- 2019(20154)
- 2018(19279)
- 2017(37316)
- 2016(20136)
- 2015(22210)
- 2014(22235)
- 2013(22174)
- 2012(21008)
- 2011(19170)
- 2010(19154)
- 2009(17442)
- 2008(17018)
- 2007(14987)
- 2006(13577)
- 2005(12358)
- 学科
- 济(91013)
- 经济(90909)
- 管理(53318)
- 业(49447)
- 企(36111)
- 企业(36111)
- 方法(35843)
- 数学(32665)
- 数学方法(32339)
- 中国(29895)
- 农(24494)
- 财(22721)
- 地方(21236)
- 学(19995)
- 贸(17910)
- 贸易(17901)
- 易(17459)
- 环境(17293)
- 农业(16679)
- 制(16328)
- 业经(16007)
- 银(14660)
- 银行(14626)
- 融(14430)
- 金融(14429)
- 行(14159)
- 策(12858)
- 发(12188)
- 和(12072)
- 地方经济(12059)
- 机构
- 大学(290715)
- 学院(288479)
- 济(131503)
- 经济(128998)
- 研究(113554)
- 管理(105038)
- 理学(89800)
- 理学院(88664)
- 管理学(87180)
- 管理学院(86651)
- 中国(85820)
- 科学(68069)
- 京(63346)
- 财(59568)
- 所(58204)
- 研究所(53061)
- 农(50971)
- 中心(49661)
- 财经(46846)
- 经(43036)
- 经济学(42786)
- 江(42722)
- 业大(41685)
- 院(41523)
- 北京(40414)
- 农业(40181)
- 经济学院(38573)
- 范(38535)
- 师范(38108)
- 财经大学(35059)
- 基金
- 项目(195576)
- 科学(155702)
- 基金(146332)
- 研究(138914)
- 家(131389)
- 国家(130072)
- 科学基金(109485)
- 社会(92515)
- 社会科(87882)
- 社会科学(87862)
- 基金项目(75473)
- 省(72146)
- 自然(70282)
- 自然科(68652)
- 自然科学(68627)
- 自然科学基金(67422)
- 划(63379)
- 教育(61942)
- 资助(60815)
- 编号(51746)
- 重点(45311)
- 部(44649)
- 发(44091)
- 成果(42520)
- 国家社会(40463)
- 创(39748)
- 教育部(37857)
- 创新(37569)
- 科研(37540)
- 课题(37507)
- 期刊
- 济(143344)
- 经济(143344)
- 研究(93317)
- 中国(58562)
- 学报(48098)
- 农(45735)
- 科学(45601)
- 财(43063)
- 管理(39243)
- 大学(36174)
- 学学(34376)
- 农业(31395)
- 融(29467)
- 金融(29467)
- 教育(26652)
- 经济研究(25238)
- 财经(23687)
- 技术(21575)
- 经(20696)
- 问题(20225)
- 业经(20016)
- 贸(17797)
- 业(17745)
- 世界(16126)
- 国际(16089)
- 统计(13970)
- 资源(13737)
- 技术经济(13688)
- 版(13289)
- 现代(12682)
共检索到443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娜 赵月 王军锋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娜 赵月 王军锋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绍杰 张俊森 李宏彬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关键词:
储蓄率 组群效应 组群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庆虎
人口增长与家庭储蓄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人口增长目标数据与CFPS家庭收入数据进行匹配,研究人口增长与家庭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发现,设定合理的人口增长目标对家庭储蓄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以上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家庭和男孩家庭因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其储蓄率提升更为显著。这一结论不仅丰富了人口增长经济效应的理论体系,也为理解中国家庭储蓄行为提供了新视角,据此提出构建有利于全面放开“三孩”的生育激励政策体系、实施激发家庭消费活力的宏观策略、加大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等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增长目标 家庭储蓄率 婚姻 性别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绍杰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就业制度和福利制度改革使得城市居民在收入和支出上面临显著的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不确定性使得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从而提高家庭储蓄率。本文利用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构造合成面板数据,检验中国城市家庭是否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家庭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第二,1988~1995年比1996~2003年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第三,年老组群相对于年轻组群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收入不确定 组群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建淮 朱海婷
中国居民储蓄的超常增长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居民储蓄动机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普遍的看法是 ,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 ,推导出收入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函数的显式解和衡量预防性动机强度的公式 ;然后用我国 3 5个大中城市1 999— 2 0 0 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结果发现 3 5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动机 ,但预防性动机并非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强。在对该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后 ,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收入不确定性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洋 高子茗
本文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测算城市空间紧凑度,并匹配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家庭消费储蓄的影响。研究显示,城市空间形态不紧凑对家庭储蓄率存在负向影响,且上述影响在经济活动中心数更多、规模更大城市以及相对贫困、职住距离更远的家庭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城市空间形态对家庭收入不存在显著影响,但是不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通过推动居民通勤成本上升,进而提高家庭交通和服务消费支出,降低了家庭储蓄率。此外,不紧凑空间形态城市较低的家庭储蓄率和交通便利性,会扭曲个体的消费储蓄路径,居民自身福利的主观感知变差,由此构成了城市不紧凑发展的隐性损害,而完善良好的城市交通设施能够有效减弱上述损害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直
数量配给与双渠价格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改革中的计划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在这些经济中,消费者通常要面对一种并行的市场结构:一方面,国有的公共分配系统以低廉的补贴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数额有限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用较高的价格从自由市场上买到他所需要的追加部分,同这种部分配给制并存的还有完全配给制:国家严格控制某种特别紧缺消费品的分配过程,消费者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国家配给的数量,而没有另外的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怡涵 牛叔文 沈义 胡莉莉
人口发展是影响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生活用能作为终端能源消费对总能源的消费结构、供求关系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中国1997-2010年30个省份的动态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人口发展与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水平成为导致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和碳排放升高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提高电力使用百分比和城镇化率抑制其增长。老龄化率及家庭规模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谭小芬 张明 孙晶晶
为检验实际利率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本文运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利率和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且,2004-2010年这一子样本时期,相对2000-2003年这一子样本时期,储蓄与利率的负相关性在统计上更为显著。这表明,中国家庭存在一个目标储蓄水平。当实际利率下降时,会降低储蓄的回报,人们会被迫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来实现目标财富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秦耀辰
家庭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基于微观视角,采用多段抽取的方法从南阳市一商业居住区内选取128户家庭进行住户的调研,针对具有不同的家庭规模、家庭收入、房屋所有权、家庭成员节能意识及能源知识掌握程度的家庭,分别分析了其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和结构上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家庭成员节能意识强烈度、家庭人口、家庭成年人平均文化程度、能源知识掌握程度等是造成同一居住区内家庭CO2排放差异的显著性因子,家庭成员节能意识的强烈程度、能源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家庭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呈负相关,因此,加强对居民的能源知识的普及和节能意识的强化可以降低家庭直接能耗的CO2排...
关键词:
碳排放 家庭直接能耗 影响因素 居住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鹏 汪锋 张宗益
目前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多是静态测度某一时点的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缺乏对收入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和收入来源结构的深入研究。本文使用深圳市2005年和2006年的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结构进行了研究。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机会公平的程度,深圳市的实证数据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使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小于短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家庭总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小于单一收入来源的不平等程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关注机会公平是在收入分配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收入变动性 收入来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燕
储蓄或财产积累,一直处于发展经济学的中心地位。一方面,它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它又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人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直接相关。传统的成长理论强调储蓄与资本积累在成长中的关键作用,新成长理论则强调人力资本、内生的技术革命和经济体制等因素在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仅靠储蓄本身不一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卫刚
一、居民储蓄增长快于收入增长的现实 近些年来,居民储蓄存款保持了快速增长:1995~2002年,城乡储蓄存款余额(指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29662亿元增长至86911亿元,年平均增长16.6%,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8.5%);人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新扩 韩立岩
节能减排影响就业,反过来,就业影响节能减排吗?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采用中国城市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就业状态及其变动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雇、失业和退休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927、-0.233和-0.157,就学的影响不显著;就业状态影响的差异说明就业状态变动会导致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变动;具体而言,受雇通过衣着、家用设备、家居、通讯、交通和文教娱乐等多类消费增加家庭的隐含碳排放,退休增加家庭医疗保健消费的隐含碳排放,就学人员食品消费的隐含碳排放较高。研究结果能够为家庭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