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6)
- 2023(7379)
- 2022(6067)
- 2021(5755)
- 2020(4736)
- 2019(11136)
- 2018(10757)
- 2017(20420)
- 2016(11092)
- 2015(12543)
- 2014(12101)
- 2013(12302)
- 2012(11724)
- 2011(10959)
- 2010(11091)
- 2009(10092)
- 2008(10111)
- 2007(8607)
- 2006(7740)
- 2005(7140)
- 学科
- 济(53537)
- 经济(53486)
- 管理(24592)
- 业(22949)
- 方法(22094)
- 中国(21325)
- 数学(20127)
- 数学方法(19975)
- 企(16366)
- 企业(16366)
- 农(12347)
- 学(12158)
- 贸(11305)
- 贸易(11300)
- 易(11028)
- 财(10288)
- 地方(10081)
- 制(9520)
- 业经(8708)
- 环境(8235)
- 农业(8079)
- 银(7812)
- 银行(7790)
- 融(7689)
- 金融(7688)
- 行(7612)
- 发(7454)
- 产业(7186)
- 体(7104)
- 城市(6756)
- 机构
- 大学(170798)
- 学院(165478)
- 济(77775)
- 经济(76467)
- 研究(69107)
- 管理(57747)
- 中国(51756)
- 理学(49935)
- 理学院(49154)
- 管理学(48290)
- 管理学院(47968)
- 科学(41574)
- 京(38130)
- 所(35413)
- 财(33075)
- 研究所(32803)
- 中心(28915)
- 农(27558)
- 财经(27242)
- 经济学(26874)
- 经(25216)
- 院(25151)
- 北京(24555)
- 经济学院(24269)
- 范(23922)
- 师范(23702)
- 业大(22900)
- 江(22835)
- 农业(21835)
- 科学院(21371)
- 基金
- 项目(113627)
- 科学(91523)
- 基金(87620)
- 研究(79512)
- 家(78632)
- 国家(78124)
- 科学基金(65733)
- 社会(54357)
- 社会科(51691)
- 社会科学(51678)
- 基金项目(45867)
- 自然(42001)
- 自然科(41102)
- 自然科学(41088)
- 自然科学基金(40389)
- 省(38832)
- 资助(35935)
- 划(35819)
- 教育(35629)
- 编号(28203)
- 部(27195)
- 重点(26956)
- 发(25191)
- 中国(25006)
- 国家社会(24614)
- 成果(23548)
- 教育部(23132)
- 创(22609)
- 科研(21802)
- 创新(21470)
共检索到247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光进,张增祥,周全斌,乔颜友
通过对 1 999年全国 6 6 7个城市就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就业仍然以工业为主 ,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城市规模不同 ,就业结构也出现差异。规模越大 ,采掘业、建筑业、工业就业比重越小 ;金融保险、科教、行政等服务业比重越大。而商业、交通运输业比重相差较小。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地带差异 ,东部地带工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相对比较发达 ,从业职工比重较大 ;西部地带城市交通、文教及行政等方面所占比重较高。近 1 0年来 ,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变化很大 ,总的趋势是科教文卫、商业等第三产业大幅增加 ,工业、行政等行业增长较慢。通过对全国各种行业就业的频率分布可知 ,除采掘业外 ,其它行业多呈正态分布 ,城市专业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城市就业结构 纳尔逊分类法 特征 演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景华
对北京市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运用曲线回归方法探讨了就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就业结构变化K值对就业结构变动的速度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就业结构日益高级化,在结构转化的过程中,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就业水平 北京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妍妮 高波 魏守华
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运用帕累托指数、mono指数和首位度三个指标,本文综合考察了2007—2014年中国有代表性的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与内在规律。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和辽中南城市群遵循位序—规模型分布特征,即近似服从Zipf法则。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由弱多中心结构向弱单中心结构演变,长江中游城市群呈弱多中心结构,西部地区城市群则表现为典型的单中心结构特征。此外,十大城市群的平均首位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说明东部城市群较西部城市群相对均衡。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新海 葛堃 柯善淦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其演变机理。研究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及地理加权回归,采用2012-2016年中国各省城市建设用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城市建设用地基尼系数保持中等偏高水平,呈现出小幅下降趋势;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面积增速低于平均水平,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增速高于平均水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年末实有道路铺装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正相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负相关。研究结论:目前我国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结构呈现较严重失衡状态,省际用地结构呈现出很强的集聚性,差异明显;税收政策、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政策因素在城市用地结构和规模中起主导性作用;工业仍然是中国大部分省份的支柱产业,但增长缓慢,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正处于升级阶段;居住环境、配套设施大为改善,中国城市化正迅速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婷 张瑜
通过综合运用夜间灯光数据和城市经济统计数据,构建2000—2020年可比较的长时序面板数据集,分析中国城市群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一定黏性,但也呈现出普遍明显的多中心化趋势。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阶段较高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要显著高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性都市圈。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多中心化 夜间灯光数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娜 张梅青
高铁的网络化发展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重新整合,对城市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基于高铁流逐渐成为探索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论文使用2014—2019年高铁客运班次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演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伴随高铁线网的不断延伸和加密,城市网络整体上由东向西拓展,网络规模扩大、密度提升;②节点功能和地位的时序变动重塑了网络的空间格局,改变了由少数东部城市主导的网络格局,呈现出多中心、均衡化的发展趋势;③从关联形态看,全国尺度上的复杂网络结构取代了区域尺度上的轴带式联系形态,整体上与"八纵八横"网络相对应;④城市网络的关联强度逐年提升,形成了4个联系层级,城市间的关系复杂而多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婷 张瑜
通过综合运用夜间灯光数据和城市经济统计数据,构建2000—2020年可比较的长时序面板数据集,分析中国城市群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一定黏性,但也呈现出普遍明显的多中心化趋势。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阶段较高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要显著高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性都市圈。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多中心化 夜间灯光数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永芳
人地关系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分形理论的异速生长模型,对中国293个地级市人地异速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时间上,2006-2016年中国城市整体人地异速关系的协调性较弱,以正异速生长为主,正异速三级和正异速二级城市占城市总量的74%;空间上,正异速三级和正异速二级城市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区域;影响因素上,城市行政区位和土地市场化率是影响异速生长系数变化的两大首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行政地位直接作用于人地关系,并影响着土地市场化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聪聪 陈翔
就业结构变化是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劳动力就业的内容与形式不同,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以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私营经济吸纳更多劳动力为主要特征的就业结构变化愈加明显。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时期经济体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主体类型变化的结果。伴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催生出新产业,劳动力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现代产业内部衍生出新职业、新岗位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在信息技术普及的条件下,劳动力技能提升,劳动者具备向现代产业转移的素质与禀赋条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结构空间格局对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华初
作者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中的结构分解(SDA)模型定量测度1997~2002年中国主要行业的就业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消费使中国就业人数增加了1.93%,投资使就业人数增加了2.63%,出口使就业人数增加了3.95%,其他原因使就业人数增加了2.56%,进口使就业减少4.89%,技术进步使就业人数减少了6%。出口对就业增加作用最大,投资和消费都对就业增加有积极作用,但消费启动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景熙 何懿
本文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对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系统转型过程中,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升级与人口城市化趋势之间的关联性作实证性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系统内存在产业结构变动→就业结构变动→城市化率的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以城市化率、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为系统内生变量所作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有较强的短期驱动力,其中,第三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最为强劲;但从长期看,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驱动力逐渐弱化,即按既有的结构变动模式将很难对城市化产生更强劲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之政策含义是:①惟有通过新的产业-就业结构升级才能对城市...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 VEC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方一 王娟 李兰兰 唐志鹏
本文研究了2002-2012年中国就业总量与结构的演变历程,并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构建结构分解模型(SDA)定量测度了各产业就业变化的动因。研究结果显示,10年间中国的就业总规模增长了4.7%。就业结构不断改善,由第一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消费、投资、出口、进口、就业系数和技术的变化这六项因素的变化使就业人数分别增长了74.3%、60.6%、27.6%、-25.2%、-143.7%和10.4%。消费增长带动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比例上升,投资增长带动了资源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比例上升,进出口贸易是劳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比例提升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导致就业减少,尤其是就业系数的降低使农业就业人数下降最为明显,但与中间使用网络有关的技术变迁却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例提升的主要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文章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城乡就业结构失衡、地区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方向的总体状况,在国民经济全局运行和就业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发现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由此从经济水平、投资结构、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等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与城乡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伟
城市间的航空运输活动是城市相互联系的最高表现形式.航线运量反映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对外职能.城市及航线所组成的航空网络直观反映了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和分布特征。2000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持续高速增长.通航城市由139个增加至175个.占地级城市数量的60%以上.通航城市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的城市体系特征。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2年民航行业统计数据.通过假定和计算城市间航线复合流量.从通航城市分布的统计特征、等级划分、网络结构等视角进行分析。首先.研究了通航城市分布的区域差异.货运业务城市差距不断扩大.呈集聚特征.三大枢纽城市比重始终过半;从城市累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