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6)
- 2023(7512)
- 2022(6266)
- 2021(5989)
- 2020(4998)
- 2019(11983)
- 2018(11572)
- 2017(22059)
- 2016(11508)
- 2015(13093)
- 2014(12784)
- 2013(12822)
- 2012(11999)
- 2011(11197)
- 2010(11276)
- 2009(10476)
- 2008(10351)
- 2007(8628)
- 2006(7725)
- 2005(7029)
- 学科
- 济(62640)
- 经济(62600)
- 方法(30816)
- 数学(28296)
- 管理(28144)
- 数学方法(27957)
- 业(24851)
- 贸(21104)
- 贸易(21093)
- 易(20501)
- 中国(20000)
- 企(19306)
- 企业(19306)
- 地方(11433)
- 农(11187)
- 财(10380)
- 学(10012)
- 出(9576)
- 关系(9530)
- 制(9124)
- 业经(9002)
- 环境(8564)
- 融(7879)
- 金融(7879)
- 口(7796)
- 出口(7795)
- 出口贸易(7795)
- 银(7673)
- 银行(7665)
- 行(7466)
- 机构
- 大学(176234)
- 学院(172697)
- 济(87321)
- 经济(86038)
- 研究(66428)
- 管理(63974)
- 理学(55880)
- 理学院(55200)
- 管理学(54123)
- 管理学院(53802)
- 中国(49709)
- 京(38030)
- 科学(37311)
- 财(34341)
- 所(32705)
- 研究所(30036)
- 经济学(29910)
- 财经(28689)
- 中心(27507)
- 经济学院(27093)
- 经(26488)
- 院(24441)
- 北京(24423)
- 农(24160)
- 业大(22427)
- 江(22364)
- 财经大学(21644)
- 范(21528)
- 师范(21340)
- 科学院(20128)
- 基金
- 项目(117940)
- 科学(94887)
- 基金(90869)
- 研究(83237)
- 家(80027)
- 国家(79564)
- 科学基金(68123)
- 社会(57635)
- 社会科(55109)
- 社会科学(55099)
- 基金项目(46560)
- 自然(43089)
- 自然科(42224)
- 自然科学(42217)
- 自然科学基金(41485)
- 省(41076)
- 资助(39061)
- 教育(37587)
- 划(36340)
- 编号(29474)
- 部(28007)
- 重点(27014)
- 国家社会(26033)
- 发(25795)
- 中国(25558)
- 教育部(24419)
- 创(23761)
- 成果(23401)
- 人文(22770)
- 科研(22589)
共检索到253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刘雅莹
理解城市对外贸易结构的差异对理解不同城市对外竞争能力差异以及各类城市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现有研究很少从城市角度考察贸易结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2000~2008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地级市水平所有权、贸易方式、地理和产品4种贸易结构的相关指标,发现这些指标在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中国城市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内部地理、集聚经济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城市贸易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健
文章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结构性减速、人口红利下降背景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2年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具有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已经开始减速并收敛,西部地区正在加速,而中部地区呈现出加速与减速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全国对外贸易增长总体上仍处于减速,但分化的格局业已形成;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影响较大的是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三产业比重增速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速,另外,来自各个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沈颖郁 张二震
本文利用我国大陆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3—200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贸易、FDI等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以往文献中讨论的有关我国对外贸易、FDI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形关系是不确定的。就目前而言,对外贸易和FDI的增加均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但不能因为对外开放带来的收入差距拉大现象而否定对外开放。要使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能逐步缩小,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使得对外贸易、吸引FDI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完善,进而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宽 黄凌云
不同于以往文献使用专利数量或者研发经费投入来度量创新,本文使用包含专利价值的创新指数来反映区域创新质量。基于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深化和效率三个层面,使用固定效应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贸易开放在其中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金融规模、金融深化和金融效率对区域创新质量具有稳健的正向提升作用;金融规模、金融深化和金融效率可以通过贸易开放来提升区域创新质量,这一机制在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中均显著成立。进一步将对外贸易部门企业区分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发现金融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质量的贸易开放渠道效应在内外资企业均存在,但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推动内资企业贸易开放来提升区域创新质量。以上研究结果为金融发展和区域创新质量提供了来自国际贸易的新解释和中国情境的新证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贸易开放 创新质量 专利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华 马晓逵
本文基于1989—200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与单向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对这些实证结果做了进一步解释,并相应地提出了优化出口结构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杨玉霞 池商城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同源关系存在一定的背离现象,彼此之间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升级关系。本文改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把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概念拓展为货物贸易结构以及服务贸易结构,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影响关系、短期调整效应和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通过优化货物贸易结构达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而服务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应继续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杭生 赵龙跃
评价与建议在评价部分,我尽量避免陷入关于经济改革目标的讨论,而认为改革就是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增加社会福利,并维持较高的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减少社会成本。在建议部分,我将根据分阶段进行经济改革的方法,将其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长期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而留给未来的一代,由他们自己去做出抉择。中期目标(比如未来三年到五年)是我们能够考虑的,而短期任务是我们现在或将来一两年内所要做的。下面将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1)外贸的组织结构;(2)外贸计划与限制;(3)外汇管理和外汇市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中国的对外贸易虽然一直反复剧烈波动,但对外贸易的绝对额已达1957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一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接近荷兰、比利时.用建国以来的对外贸易增长率考察中国对外贸易的动向,可以看出,从1950—1993年的43年间,中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12.7%,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2.6%,进口额年均增长12.8%.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绍媛
80年代中期,许多学者对我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提出了批评,围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的选择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满足迅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着眼于获得动态比较优势、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限的空间下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才是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 贸易自由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志军 姜万军
如何科学地评价中国对外贸易质量的状况,是制定有效政策以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利用经济理论判断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选取并构造了1980-2010年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的6个因变量和9个自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在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描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质量总体状况的结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贸易质量 结构变化 实证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从90年代初取消出口经营亏损补贴并放松进口限制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从实证研究的层次上看,中国比较优势的状况及其变化深刻地反映在若干贸易结构问题上。因此,深入分析这些结构问题是判断中国对外贸易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伟 何莉
文章分析了1978—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并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总体差异进行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分解。分析表明,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制成品贸易上的差异构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差异的主体。中国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应该着重降低三大地带之间制成品贸易发展上的差异。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省际差异 泰尔指数 基尼系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曙霄 孙莉莉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诸结构中的重要方面。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改善。通过实证分析看到我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仍然很不平衡,并且同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建议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软化,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鼓励对外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部区域结构 失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英涛 庄媛媛
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伴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反映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位置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向呈现怎样的变化特征?文章使用1998年~2011分行业的双边贸易数据对中国贸易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以此为基础就美国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贸易地位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贸易结构 贸易方向 TP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