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2)
- 2023(13534)
- 2022(11566)
- 2021(10779)
- 2020(8869)
- 2019(20929)
- 2018(20437)
- 2017(38075)
- 2016(20706)
- 2015(23902)
- 2014(24193)
- 2013(24282)
- 2012(23426)
- 2011(21694)
- 2010(21868)
- 2009(20476)
- 2008(20557)
- 2007(18329)
- 2006(16273)
- 2005(15314)
- 学科
- 济(99990)
- 经济(99874)
- 管理(52817)
- 业(50492)
- 方法(37848)
- 企(37244)
- 企业(37244)
- 中国(34029)
- 数学(33528)
- 数学方法(33267)
- 农(27463)
- 地方(26124)
- 财(20675)
- 贸(20163)
- 贸易(20148)
- 业经(19939)
- 易(19513)
- 学(19451)
- 制(19207)
- 农业(18243)
- 银(16705)
- 银行(16675)
- 融(16489)
- 金融(16486)
- 行(16209)
- 环境(15309)
- 发(15077)
- 和(13983)
- 地方经济(13881)
- 体(12721)
- 机构
- 大学(310286)
- 学院(307572)
- 济(136609)
- 经济(133803)
- 研究(119388)
- 管理(110940)
- 理学(93504)
- 理学院(92198)
- 中国(91503)
- 管理学(90795)
- 管理学院(90168)
- 科学(70891)
- 京(69000)
- 所(61796)
- 财(61787)
- 研究所(55803)
- 农(54026)
- 中心(53214)
- 财经(47898)
- 江(47088)
- 北京(45006)
- 范(43872)
- 师范(43499)
- 业大(43492)
- 经(43451)
- 经济学(43350)
- 院(42637)
- 农业(42280)
- 经济学院(38955)
- 州(37582)
- 基金
- 项目(196286)
- 科学(154211)
- 研究(144060)
- 基金(142437)
- 家(124651)
- 国家(123612)
- 科学基金(103927)
- 社会(93161)
- 社会科(88234)
- 社会科学(88210)
- 基金项目(74830)
- 省(74160)
- 教育(64772)
- 自然(64406)
- 划(64195)
- 自然科(62867)
- 自然科学(62847)
- 自然科学基金(61722)
- 资助(58304)
- 编号(57198)
- 发(47960)
- 成果(47932)
- 重点(45265)
- 部(44519)
- 课题(41088)
- 创(39792)
- 国家社会(39324)
- 发展(38852)
- 展(38245)
- 教育部(37811)
- 期刊
- 济(159449)
- 经济(159449)
- 研究(101085)
- 中国(68821)
- 农(50540)
- 学报(47796)
- 财(46334)
- 科学(45640)
- 管理(40465)
- 大学(35879)
- 农业(34333)
- 教育(33737)
- 学学(33342)
- 融(32617)
- 金融(32617)
- 经济研究(26077)
- 技术(25282)
- 业经(24814)
- 财经(24329)
- 问题(22660)
- 经(21102)
- 业(19349)
- 贸(19268)
- 国际(17512)
- 世界(17419)
- 技术经济(15575)
- 资源(15204)
- 图书(14794)
- 统计(14174)
- 版(14097)
共检索到489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刘志
密度时空演变不仅折射出城市化空间格局,同时城市密度的不再降低也是城市高密度发展的最直接表征,衡量城市密度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毛容积率)。基于1981-2014年的城市数据,从时间维度纵向分析历年城市密度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建筑密度快速上升与人口密度下降并列的状态;空间维度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横向分析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不同时间切面城市密度分布基本与"瑷珲—腾冲"线保持一致,随着时间的演变,城市密度分界线呈现出顺时针转动的变化趋势。最后基于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视角提出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识别标准,通过对我国城市高密度发展现实状况的基本判断,提出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的基本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雪 焦利民 董婷
对比研究高密度城市和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有助于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以人口超过100万的12个中国城市、9个美国城市为样本城市,采用圈层分析法和反S方程,对比分析1990、2000和2014年以中国为代表的高密度城市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结果表明:①同等人口规模下,中国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但土地扩张速度快。中国和美国城市的土地扩张分别主要发生在郊区和城市内部。②中国城市相对更为紧凑。高密度松散的城市土地扩张趋于紧凑,低密度城市蔓延程度在降低。③高、低密度城市的总体人口密度都呈下降趋势。高密度的中国城市尽管空间形态更紧凑,人口密度下降得较快,有必要遏制中国的城市蔓延趋势。④空间紧凑的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得较慢;蔓延和紧凑的空间增长使高密度城市的人口密度下降变快和变慢,而对低密度城市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辉宇
近年来,以北京为代表的国内各大城市高密度功能区(CBD、金融街等)发展蓬勃,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繁荣,使得城市交通总量以数倍于人口增长的速度集聚式增长。机动化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交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高密度功能区对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尤其是交通系统的影响和要求。针对其产业结构与经济现状、容积率、就业密度、交通配套和社会政策文化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北京和东京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异同,并对国内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相关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高密度功能区 城市交通 比较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婷 曾坚
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基于亚洲国家人口众多且对城市空间诉求增大的紧迫性,分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特征,结合东方自然观重新审视欧洲式"低密度宜居"的片面性,阐述亚洲都市形态应走高密度紧缩模式,协调人地关系,拒绝"摊大饼"式的低密度城市蔓延,探析高度昌盛的远东古老文明与西方现代主义如何发生碰撞,随之交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舒 陈天
基于高密度城市环境的特殊属性,重新梳理和探讨公共空间建设的多目标需求,引入"效能"理念,探讨公共空间效能的概念及研究意义,构建一个综合、弹性的框架来研究及评价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决策模型及技术体系,为设计方案比选及规划管理提供分析工具与参考依据。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区的广场规划设计为例,对评价及决策模型进行初步检验。
关键词:
高密度 公共空间 效能评价 决策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婷 曾坚
城市是产业、人口、资源和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全球约75%的能耗和60%-70%的碳排放在城市中产生,城市的高能消耗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环境博弈失衡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节能势在必行。分析了太阳辐射对高密度环境的影响特征及色彩的物理学效应,挖掘了城市色彩的节能潜力。倡导城市色彩规划要增强节能观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城市色彩节能效应的探讨,提出了基于地域气候的色彩规划定位、对应城市热岛源分布的城市色彩分区、建筑外表面色彩选择及遮阳色彩、遥感色彩节能监测等节能策略。强调城市色彩规划参数化设计的重要性,为城市节能新辟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志贤
利用中国30个省会城市1999~2008年相关数据研究了人口密度、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城市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均碳排放呈"U"型关系,收入水平与城市人均碳排放表现出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进一步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不同地域城市的密度效应、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呈不同模式特征,北方城市人口密度提升更有利于降低城市碳排放,东部城市发展水平与人均碳排放的倒"U"型特征已经显现,而中西部仅表现出线性关系,其中,上海、杭州等东部城市已达到或接近人均碳排放峰值,而中西部城市离总体回归估计的排放峰值收入水平尚有一段距离。
关键词:
城市 碳排放 人口密度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路 牛兴奎 张怡明 李少昆 谢瑞芝 刘鑫 修文雯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吉林省中国农科院公主岭试验站进行。以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ZD)和先玉335(XY)为材料,采用2种密度(52 500株/hm2(LD)和82 500株/hm2(HD))研究了不同处理单株和群体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通过田间根系挖掘的方法研究了根系性状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状况和根冠比例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高单株性状变劣而群体质量提高,群体的叶面积和干物量显著增加。与低密度相比,高密度下根系分布呈现"横向紧缩、纵向扩展"的趋势。高密度下根长密度(RLD)显著增加,对各土层的水肥资源利用能力增强。根冠比是品种的特征性状,在同一时期不随密度改变而改变,不同品种有其...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根系性状 根冠关系 产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三维 甘杨旸 叶文敏 梅磊
专业镇是促进县域经济崛起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以广东省专业镇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工业专业镇、农业专业镇和服务专业镇的时空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专业镇布局的边缘特征和聚类特征,并从就业密度视角解析镇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镇空间集群的空间关系,提出政策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东省60.6%的专业镇主要为工业专业镇,且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和粤东地区,而农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服务专业镇数量最少;2)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布局符合空间界面理论,在空间上主要形成了珠三角集群、江门—佛山—中山集群和东莞集群,呈现出"雁群效应";3)广东省就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态势,镇域就业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与专业镇的空间集群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而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源、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口帮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以现代科技促进农业专业镇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靖 董祯 毛永民 申连英 张玉星 刘杰 王晓玲
以冬枣×临猗梨枣杂交F1代的15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标记和RAPD标记,对已有的枣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加密,构建1张包含388个AFLP标记和35个RAPD标记、由15个连锁群组成的高密度枣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309.4cM,标记间平均距离3.1cM。与原图谱相比,总图距增加72cM,标记间平均距离缩短0.8cM,大于10cM的标记间隔减少7个,图谱饱和度显著提高。在新构建图谱的基础上,利用JionmapQTL4.0软件,首次对控制枣树干直径性状的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控制枣树干直径的QTL6个,分布在5个连锁群上,分别可解释38.1%,10.0%,14.4%,10.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占欣 李素梅 谢永军
高密度集约化网箱养鱼,已成为我国大水面渔业、特别是水库渔业广泛采用的养殖形式。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大水面的效用,使网箱养鱼适合一般家户,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研究。本研究的特点是箱体小、设置投饵管和食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光 高焕文 杨明韶 李林
通过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在不同喂入量和不同压缩维持时间的条件下,高密度压捆时牧草变形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喂入量、压缩维持时间、牧草在压缩至内的位置和变形恢复时间等参数对压缩后牧草的变形恢复均有影响。回归选优分析结果为高密度捆单机的改进设计和有效使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牧草 压捆 变形恢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传书 王丽侠 王素华 陈红霖 吴健新 程须珍 杨晓明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绿豆基因组SSR、EST-SSR、STS和普通菜豆基因组SSR等标记构建绿豆遗传连锁图谱,为绿豆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等研究搭建技术平台。【方法】利用澳大利亚引进的Berken(高感豆象绿豆栽培种)×ACC41(高抗豆象绿豆野生种)及其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ed line,RIL)群体,对6 68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多态性筛选,包括6 100对绿豆基因组SSR、149对EST-SSR、13对STS和424对普通菜豆基因组SSR引物,将亲本间多态性引物,进一步分析重组自交系群体。结合前期研究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绿豆 遗传连锁图谱 标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天元
美国青蛙较牛蛙具有适应性强,抗污抗病,繁殖易,生长快,肉质佳,销路好,饵料简易,当年可见高效,极有开发价值。但是,沿用大池养殖的老式养法,一次性投资大,管理繁琐,家庭养殖不易一下子承担。为实现,城乡庭院均可养殖,以利推广,本所经过几年试验,已成功地完成了“小池集约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