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1)
- 2023(6194)
- 2022(5212)
- 2021(5034)
- 2020(4061)
- 2019(9661)
- 2018(9238)
- 2017(17487)
- 2016(9011)
- 2015(10485)
- 2014(10219)
- 2013(10222)
- 2012(9624)
- 2011(8977)
- 2010(8968)
- 2009(8321)
- 2008(8256)
- 2007(6832)
- 2006(6147)
- 2005(5530)
- 学科
- 济(47414)
- 经济(47356)
- 管理(23794)
- 业(22459)
- 方法(20360)
- 中国(18801)
- 数学(18735)
- 数学方法(18671)
- 企(16954)
- 企业(16954)
- 贸(10815)
- 贸易(10809)
- 易(10559)
- 农(10106)
- 地方(8419)
- 财(8117)
- 制(7447)
- 学(7300)
- 关系(7287)
- 环境(7286)
- 业经(7106)
- 发(7014)
- 融(6674)
- 金融(6674)
- 银(6633)
- 银行(6625)
- 城市(6485)
- 行(6480)
- 农业(6420)
- 出(6031)
- 机构
- 大学(139508)
- 学院(133975)
- 济(68354)
- 经济(67269)
- 研究(54775)
- 管理(51122)
- 理学(44374)
- 理学院(43768)
- 管理学(43242)
- 管理学院(42981)
- 中国(41857)
- 京(30884)
- 科学(29696)
- 财(28228)
- 所(26674)
- 研究所(24465)
- 财经(23377)
- 经济学(23254)
- 中心(22862)
- 经(21788)
- 经济学院(20943)
- 北京(20322)
- 院(19651)
- 范(18369)
- 师范(18277)
- 农(17950)
- 财经大学(17774)
- 江(16846)
- 科学院(16606)
- 业大(16166)
- 基金
- 项目(91448)
- 科学(74791)
- 基金(72175)
- 研究(66020)
- 家(64276)
- 国家(63410)
- 科学基金(54143)
- 社会(47488)
- 社会科(45173)
- 社会科学(45163)
- 基金项目(37729)
- 自然(33388)
- 自然科(32684)
- 自然科学(32674)
- 自然科学基金(32144)
- 资助(29494)
- 省(29470)
- 教育(29200)
- 划(27161)
- 编号(22895)
- 部(22601)
- 国家社会(21701)
- 中国(21466)
- 重点(20598)
- 教育部(19929)
- 发(19747)
- 成果(18698)
- 创(18535)
- 人文(18437)
- 大学(17592)
共检索到20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跃根
人口高龄化是中国未来几年内大城市所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老年人的迅速增加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明显的压力。在中国传统上家庭一直发挥着照顾老年人的基本功能。然而,家庭结构和社会经济变迁却会影响老人照顾过程中的代际关系。本文试图利用1997年长春市老人照顾的调查数据资料,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分析和阐释长春市社区居家老年人同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代际互惠关系,从而深入了解在日益高龄化的形势下老人照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兰华
产出性老龄化内涵丰富,而家庭照顾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与国外政府和社会对老年家庭照顾者的价值认可不同,在我国,多数老年人从事着家庭照顾活动,但其价值却被"隐性"化了。家庭照顾的价值"隐性"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或者不承认老年人价值,或者即使承认价值存在,也认为这是老年人应该和必须做的。老年家庭照顾者的价值错位,是对老年人无偿劳动付出的不公正对待,也不利于社会敬老养老氛围,不利于代际和谐。社会给予老年家庭照顾者价值认同,需要以产出性老龄化观念认同为前提,以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为保障,以社会尊老敬老氛围营造为基础,以
关键词:
老年家庭照顾者 价值认同 产出性老龄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云
家庭各类成员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本研究利用中国1998年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基础调查资料从生活来源、日常生活能力、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照料提供者这几个指标,分析了高龄老人的家庭代际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震
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 ,分析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力求为中国养老机制的建立及培育提供决策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 ,来自子女的生活照料和感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存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而经济支持却在统计上对老年人的存活不具有显著影响。同时 ,有家庭支持的老人的存活状态要明显好于无家庭支持的老人 ,但家庭支持与居住安排及老人健康状况间的交互效应表明 ,应该对这种影响得以产生的条件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关键词:
代际支持 高龄老人 死亡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瑜 庄忠青 李雨婷
儿童照顾制度体现了照顾责任在国家与家庭之间以及两性之间的分工。文章认为,中国与德国在儿童照料方面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均推崇家庭是儿童照顾的服务主体,但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德国通过建立完善慷慨的津贴与育婴假制度积极保障家庭照护职能,并通过不断加强公共托育服务建设,使德国在儿童照顾领域的制度导向从"就业男性主导"模式向支持"双职工"模式转变。而中国长期将儿童照顾视作家庭内部事务。鉴于此,中国应当积极更新儿童福利理念,通过适度延长产假时间以及建立普惠性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等制度安排,让照顾责任逐步向国家—家庭共担模式转变。
关键词:
儿童照顾 德国 国家责任 家庭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俊霞
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家庭之变,首先要研究传统乡村代际关系形态,以形成对照。将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理想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可抽离出理解和分析代际关系的两个维度:代际关系的交换维度和价值基础维度。依据上述两个维度建立的传统家庭代际关系模型,可以用来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化实践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更可以用来分析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而深入认识转型期农村家庭关系的变迁。
关键词:
代际关系 理想型 紧张程度 交换强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并非只有抚养—赡养一种关系形式。抚养行为发生在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之间,赡养行为存在于壮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在成年子女和壮年父母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交换关系。但抚养-赡养关系不能用交换关系去解释,因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完整的代际关系既有抚养—赡养关系,又有交换关系,两者具有并存特征。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代际关系的层次和类型也有不同。
关键词:
农村 代际关系 抚养—赡养关系 交换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焦开山
文章基于"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数据"(1998~2005),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了中国老人丧偶对其死亡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了配偶照顾因素在降低老人死亡风险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丧偶与死亡风险具有显著的关系,一般而言,长期丧偶老人的死亡风险显著地高于长期有偶的老人。而且,除了高龄女性老人之外,老人在丧偶初期,其死亡风险会大大增加。在解释丧偶是如何影响老人的死亡风险时,配偶的照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控制配偶照顾的条件下,丧偶者与有偶者的死亡风险差异会大幅下降,这说明来自配偶的生活照顾对于老人的寿命发挥着重要影响。此外,本研究也发现配偶照顾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组差异。
关键词:
丧偶 死亡风险 配偶照顾 中国老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家庭代际功能关系是由义务和责任履行、权利享有、需求交换和情感沟通所组成的体系。社会转型之下,亲代对子代的教育义务增大,子代赡养亲代义务减轻;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对子女尚有照料依赖。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长大,女儿在代际功能关系中的作用提高,甚至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直系成员存世代数增加,4代存世家庭大幅度上升,可能加大子代的照料负担。整体看子代"回馈"亲代的功能下降,直接影响育龄夫妇的生育行为。子代代际功能关系履行降低有社会福利制度的替代、客观条件制约的作用,也有主观意识弱化的因素,还有约束性制度环境欠缺的问题。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推动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新的代际功能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
代际关系 代际功能关系 社会转型 家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余玲铮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1995~2012年),运用前沿的队列分析技术,从代际和年龄视角考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从消费水平看,"70后"人群受市场转型的影响较大,他们在住房和教育消费方面比其父辈支出更多。从消费不平等来看,平均而言,年轻一代消费不平等程度也比其父辈更高,但各类消费不平等的代际效应曲线有明显的差异,生存型消费不平等在"70后"人群中最突出。医疗保健等享受型消费不平等随着出生年代的推移而有所下降。由于消费不平等存在较强的代际差异,人口结构老化成为影响消费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出生年代的人口,其成长历程被刻上了制度转型"烙印",进而形成消费行为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消费 代际效应 年龄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兴 张鹏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乡家庭代际间的职业流动与收入流动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城镇家庭子女的职业随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向父辈职业"回归"的趋势,而农村家庭中父代从事非农职业有助于子女实现职业的向上流动。(2)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代际间职业的向上流动,但其父辈的社会经济特征也对代际间的职业传承和流动有显著的影响。(3)代际之间职业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代际间的收入流动,代际职业传承对高收入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影响更强。
关键词:
代际职业流动 代际收入流动 收入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雄 白程赫 张杰 周京奎
本文利用2015—2017年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调查数据(CHCS),从微观角度以中国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Probit模型和Oprobit模型,研究了城市家庭住房消费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消费偏好以刚性需求为主;在不同城市类型中,非一线城市的非刚性需求偏好较大;在影响因素中,年龄、家庭收入水平、金融投资水平、公积金对当前住房消费偏好有正向影响。同时,本文还预测,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家庭住房消费需求仍将以刚性需求为主,住房投资需求将下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文 裘红霞
脆弱性能综合反映家庭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而对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可获得脆弱性的水平、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以脆弱性定义为基础,笔者提出了中国城市家庭脆弱性测量与分解的基本框架。使用CFPS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了对数消费模型,并据此计算了样本城市家庭的脆弱性值及五个分解部分值。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城市家庭是脆弱的,居委会内不平等性构成其脆弱性的主要组成部分。脆弱性和各分解部分对协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的OLS回归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家庭比广东家庭更易变得脆弱;工资性收入的不同档次显著影响城市家庭脆弱性;相比家庭规模,社会资本更能有效降低城市家庭脆弱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王琳
对于处在现代化后期发展阶段和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的中国而言,家庭多代代际关系网络已成为中国家庭的常态。家庭多代代际关系网络比传统定义下的家庭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意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6个典型家庭的研究发现:家庭代际关系网络分布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叠加,空间离散并未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分隔;家庭代际关系呈现出完全团结型、双轴团结型、基本团结型、部分团结型和分化型等多种模式;家庭代际支持的内容多样化、方向多元化,不同类型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不同;家庭代际关系网络的中心及代际间的联结方式存在差异;家庭代际关系的互惠性不具有即刻性,跨个人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的代际互惠才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新亮 严晓欢 上官熠文 于文广
在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度农村家庭相对贫困基础上,本文使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相对贫困的政策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显著降低了家庭相对贫困发生率,幅度约为2.38个百分点;从隔代照顾视角,老年人领取养老金能够增加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和教育投资以及家庭劳动力供给,从而缓解家庭相对贫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越长,减贫效果越好,但囿于保障水平,对深度相对贫困的作用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