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6)
- 2023(15130)
- 2022(12441)
- 2021(11376)
- 2020(9461)
- 2019(21850)
- 2018(20974)
- 2017(39723)
- 2016(21553)
- 2015(24388)
- 2014(24091)
- 2013(24232)
- 2012(22925)
- 2011(21047)
- 2010(21059)
- 2009(19675)
- 2008(19391)
- 2007(17321)
- 2006(15344)
- 2005(13903)
- 学科
- 济(112045)
- 经济(111943)
- 管理(57697)
- 业(53115)
- 方法(44225)
- 企(40892)
- 企业(40892)
- 数学(39901)
- 数学方法(39653)
- 中国(30754)
- 农(25070)
- 地方(24045)
- 财(23228)
- 贸(23024)
- 贸易(23017)
- 易(22417)
- 学(21915)
- 业经(20467)
- 制(18547)
- 农业(16827)
- 环境(16067)
- 银(14960)
- 银行(14903)
- 融(14820)
- 金融(14818)
- 地方经济(14592)
- 行(14278)
- 出(14023)
- 和(13909)
- 发(12872)
- 机构
- 大学(329556)
- 学院(323815)
- 济(149870)
- 经济(147029)
- 研究(123303)
- 管理(118865)
- 理学(102469)
- 理学院(101193)
- 管理学(99646)
- 管理学院(99041)
- 中国(90570)
- 科学(73591)
- 京(70274)
- 财(63944)
- 所(63183)
- 农(60860)
- 研究所(57676)
- 中心(53643)
- 财经(51676)
- 业大(50545)
- 经济学(48957)
- 农业(48370)
- 江(47498)
- 经(47143)
- 北京(44515)
- 经济学院(44170)
- 院(44039)
- 范(41254)
- 师范(40755)
- 财经大学(38431)
- 基金
- 项目(216335)
- 科学(170026)
- 基金(160349)
- 研究(151060)
- 家(142787)
- 国家(141664)
- 科学基金(119473)
- 社会(100666)
- 社会科(95614)
- 社会科学(95586)
- 基金项目(84466)
- 省(81573)
- 自然(76917)
- 自然科(75216)
- 自然科学(75185)
- 自然科学基金(73876)
- 划(70254)
- 教育(68072)
- 资助(65398)
- 编号(56733)
- 重点(49555)
- 部(48892)
- 发(48062)
- 成果(45309)
- 创(44542)
- 国家社会(43553)
- 创新(41981)
- 科研(41939)
- 教育部(41585)
- 计划(40285)
- 期刊
- 济(164477)
- 经济(164477)
- 研究(101938)
- 中国(61690)
- 学报(56756)
- 农(54082)
- 科学(50626)
- 财(48135)
- 大学(41758)
- 管理(41642)
- 学学(39775)
- 农业(36367)
- 融(28841)
- 金融(28841)
- 经济研究(28737)
- 教育(26972)
- 财经(26734)
- 技术(24656)
- 问题(23266)
- 经(23197)
- 业经(23022)
- 贸(20948)
- 业(20482)
- 国际(18227)
- 世界(17694)
- 技术经济(17634)
- 统计(16325)
- 版(15644)
- 商业(14740)
- 策(14434)
共检索到486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军 李宏彬 张俊森
中国城市的失业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比较不同的教育群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出生组别的话。相对而言,在所有教育组内,年轻群组内存在比年老群组更高的失业率。年老群组在他们劳动生涯内,失业率长期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然而对于年轻群组,情况大相径庭:失业率差异增大。对于年轻群组而言,失业率和教育程度呈现反向关系:大学以上教育依然维持最低失业率水平。性别的失业率差距随着教育程度的降低而扩大:最大差距出现在低等教育组。除此以外,出生组别之间的失业率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而扩大,而且这种差距也是在低等教育女性组最为明显,这也意味着低等教育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我们对于这种群组之间的失业率差距提供了解...
关键词:
群组特征 失业率 国有企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武 陈晓剑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探讨了经济转型国家失业率与外资流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失业率的转型国家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本流入损失。本文的实证中还隐含了一个结论就是 :采取激进方式转制的国家导致了比采用渐进方式转制的中国造成了更多的外资流失。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转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转型经济 失业率 资本流入损失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超 陈运杰
目前,对于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研究都是基于线性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奥肯定律就是基于线性假设条件下,研究并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汉森和赛欧(2002)发展的阈值协整方法(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对中国的城镇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检验,利用我国1978~199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阈值协整的实证模型,分析并验证了它们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阈值协整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晋良花 章琴
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力的来源,对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情况,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构建了13个指标以综合反映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状况。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2010年人口出生率的地区差异。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出生率越低。最后提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差异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车伟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有关标准为依据 ,比较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失业率的定义 ,探讨了失业率的含义和测度失业的困难 ,讨论了中国的失业统计和城镇失业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2 0 0 0年中国城镇失业率高达 8.2 7%。鉴于中国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可用于国际比较的调查失业率 ,文章在最后分析了这一普查失业率数字是否高估或低估了中国城镇真实的失业水平。
关键词:
失业率 劳动参与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琳
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情况和失业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对二者并不呈现传统经济理论奥肯定律中所描述的经济规律做出了合理解释,探讨了我国具体国情所体现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率 奥肯定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海清 蔡桂芳
失业和就业是现阶段城镇经济社会生活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随着江西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职工下岗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一、城镇职工下岗的现状据统计,1996年江西省下岗职工为31.6万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原始数据,对2000年我国失业人口和失业率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失业人口的性别、年龄、失业类型、受教育程度、城乡与地区分布等结构特征,以及失业率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城乡与地区等主要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关键词:
失业人口 失业率 人口普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志宏
一、经济体制转轨:城镇失业率上升的制度性诱因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来,带有集权色彩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解体,而市场经济体制则沿着渐进式的轨道逐渐确立。毫无疑问,经济体制转轨最关键,最艰难的一环是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崔岩
在 2 0世纪 90年代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过程中 ,失业率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从失业与景气变动的感应程度和 7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看 ,这次失业率加速上升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的。同时 ,传统的以企业内部调整和边缘劳动力变化为主的劳动调节方式的作用正在减弱 ,劳动调节方式正在向外部劳动市场方向转化。上述判断的基本政策含义是 :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有效需求政策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政府必须为竞争性外部劳动市场的形成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劳动市场 失业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幼樵
许多经济指标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在特殊的条件下的经济指标相背离并非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经济逻辑。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攀升的现象是经济复苏时的必然,它并不违背任何经济规律。而随着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延续,最终失业率必定趋于下降。
关键词:
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背离 流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小英
一、背景与目的按照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较成熟的失业理论,失业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循环所影响的需求不足性失业;另一种是劳动市场供求结合机制不完善所产生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①解决前者的需求不足性失业,需要动用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短期性效果;解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守海 冀承 徐政
本文基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月度数据,构建包含以三角模型表达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和自然失业率变动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Kalman滤波方法估算自然失业率。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自然失业率呈现向上攀升的趋势,从2018年1月的4.22%持续升至2024年2月的4.77%,且在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以来,自然失业率并没有回复到新冠疫情冲击前的水平,出现了失业回滞的现象;不同年龄段、不同户籍劳动者群体的自然失业率均呈不断向上攀升,但16~24岁青年劳动者、本地户籍群体的自然失业率上升幅度明显更大。面对现阶段中国出现的自然失业率向上攀升和失业回滞的现象,政府部门要加强总量就业刺激政策的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消除妨碍充分就业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放宽青年群体劳动力规制的力度,增强劳动力市场自我修复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荻帆 谢明
失业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城镇失业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市为样本,以2010年至2015年为观测期,以胡焕庸线为基准线,研究城镇失业率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资水平以及失业保险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以胡焕庸线为轴的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呈倒"U"型分布,且两侧影响失业率变化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对于目前中国城镇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各界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作者认为 ,应当按照过去 2 0多年中国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这个较为稳定的系数来推算 ,比较科学和客观 ,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应在 55%水平上。按此推算 ,城镇失业人口加 60 0万长期在家没有工作的职工 ,中国 2 0 0 2年的城镇劳动力失业率为 1 2 44% ,为 3 43 7万人。实际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曲线呈下滑趋势。中国如果按真实城镇失业率计算 ,2 0 0 3年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是 4490万人 ,而不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计算的 2 40 0万。中国未来 1 8年中 ,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最大的时期将是 2 0 0 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