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9)
2023(12529)
2022(10610)
2021(10035)
2020(8293)
2019(19346)
2018(18667)
2017(35514)
2016(18761)
2015(21109)
2014(20589)
2013(20548)
2012(18897)
2011(17095)
2010(16527)
2009(15169)
2008(14407)
2007(11749)
2006(9979)
2005(8531)
作者
(52780)
(44498)
(44246)
(42154)
(28453)
(21337)
(19985)
(17337)
(17105)
(15406)
(15268)
(15192)
(14066)
(13986)
(13809)
(13756)
(13139)
(12777)
(12765)
(12739)
(10801)
(10644)
(10587)
(10109)
(10002)
(9947)
(9594)
(9176)
(8826)
(8691)
学科
(86971)
经济(86890)
管理(50754)
(47316)
方法(44908)
数学(41294)
数学方法(40858)
(37564)
企业(37564)
中国(25102)
(19744)
(19230)
(16950)
贸易(16942)
(16476)
(16385)
地方(15681)
业经(15374)
环境(13572)
农业(13220)
(12643)
(11655)
金融(11652)
(11599)
财务(11564)
财务管理(11539)
(11377)
企业财务(11031)
(10951)
银行(10918)
机构
大学(270948)
学院(266399)
(119471)
经济(117486)
管理(105119)
研究(93583)
理学(92698)
理学院(91644)
管理学(89971)
管理学院(89489)
中国(70307)
(57092)
科学(56438)
(51047)
(45241)
财经(42611)
(42359)
中心(42179)
研究所(41789)
业大(39810)
(39362)
经济学(39167)
(35741)
北京(35606)
经济学院(35542)
(35134)
(33438)
农业(33319)
师范(33111)
财经大学(32377)
基金
项目(193983)
科学(155779)
基金(148087)
研究(135130)
(130864)
国家(129992)
科学基金(112838)
社会(91093)
社会科(86800)
社会科学(86779)
基金项目(78204)
自然(74509)
自然科(72904)
自然科学(72885)
自然科学基金(71599)
(70831)
(61687)
教育(61684)
资助(61438)
编号(49534)
(44521)
重点(43960)
(40628)
国家社会(40192)
(39967)
教育部(38532)
科研(38043)
成果(37996)
创新(37683)
人文(36590)
期刊
(114451)
经济(114451)
研究(76372)
中国(43715)
学报(42683)
科学(41232)
(37408)
管理(37172)
(35477)
大学(33351)
学学(31923)
农业(24535)
技术(21828)
财经(21179)
(20985)
金融(20985)
经济研究(20409)
教育(18387)
(18214)
问题(17337)
业经(16002)
统计(15152)
(14738)
(14400)
(13546)
世界(13182)
资源(13167)
技术经济(12815)
国际(12293)
决策(12196)
共检索到372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基于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4和2015年AQI及六种分项污染物日报数据,运用基尼系数测度以及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地理集聚和空间自相关特征,同时利用核密度方法估计了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空间分布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及地理集聚特征;2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结构,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不可忽视;3样本考察期内城市大气污染有下降趋势,城市空气质量发展趋势向好。以上结论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建立并最终实现空气质量协同改善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志华  吴建南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区域特征明显,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5年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DDD)研究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从全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而此结果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子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显著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但对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城市在促进不同污染物减排时存在差异,减排难度较低的污染物往往被优先完成。从时间效应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且这种时滞性在不同污染物减排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冰  贺璇  
通过梳理建国后城市大气污染的演变特征和治理政策的变迁过程,发现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着科学研究不充分、政策制定滞后、治理工具单一、行政激励不相容以及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科学认知、完善市场机制、构建有效的约束与激励、加强区域合作以及引入社会力量协同治理等方面完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建南  文婧  秦朝  
本文以因大气污染问题被环保部约谈的14个城市为对象,选取对照组城市,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环保约谈在当地开展后一个月、三个月与一年的效果。数据分析表明,环保约谈对被约谈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改善效果不佳,对SO2浓度的改善效果明显,对PM2. 5的改善效果随时间增长而显现,对PM10、NO2和CO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而O3的浓度不降反升。建议进一步巩固环保约谈制度基础,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主体地位,健全自上而下压力体系;在环保约谈中强化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意识,而不是仅关注被考核污染物指标或关注度较高的污染物指标;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程度,拓宽媒体公众参与渠道,健全自外而内的压力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兰玲  徐海岚  唐伟  郑思伟  谷雨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选取杭州市1995-2012年环境和经济数据,构建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库兹涅茨模型,分析杭州市大气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曲线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2年杭州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工业二氧化硫与人均GDP呈"倒N"型关系,产业结构调整、环保资金投入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使杭州市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趋于缓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满芝  杨继贤  马丁  丁志华  
为挖掘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治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运用LMDI分解模型,对全国和30个省份2000-2010年间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并通过构建四象限法评价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从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方面分析治理投资等因素对SO2去除量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在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五个因素中,大气污染物末端治理措施、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SO2、烟尘的排放量变化率呈现负向效应,尤其是末端治理措施负向效应最大,"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其对SO2排放量变化的贡献度均值由-10.4%变为-49.9%、对烟尘的贡献度由-60.7%变为-73.7%,而经济规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莺   曾穗平   刘大漳   曾坚   张晨   焦姣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愈发凸显,其防控治理仍是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以城市形态为切入点,基于我国288个城市2010、2015、2020三个年份的面板数据,应用静态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城市形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1)从所有样本的总体建模结果来看,紧凑度指数、Boyce-Clark形状指数对PM2.5浓度的影响为负,分形维数的影响为正,延伸率的影响不显著;2)紧凑度指数和分形维数对PM2.5污染影响的地域分布异质性格局都表现为东北、华北、西南地区较高而东南、西北地区较低或不显著,Boyce-Clark形状指数则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3)紧凑度指数、Boyce-Clark形状指数、分形维数对PM2.5污染影响的城市规模异质性和地理环境异质性均不显著,而延伸率表现出在平原城市中为正、山地城市中为负、滨海城市中不显著的地理环境异质性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明  吴雪萍  郭施宏  
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利用中国2001~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化进程、环境管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口城市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比土地城市化更为直接;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减排的总体刺激效果不佳;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受城市化、环境规制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表现的最为敏感,其城市化和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均有显著的冲击作用,中部地区只有城市化与大气污染联系紧密,而西部地区无论城市化还是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的反应都极不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冲冲   徐斯旸  
文章利用1998—2020年中国370个城市地表PM_(2.5)年度均值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图考察大气PM_(2.5)污染的动态演进规律,借助标准差椭圆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揭示大气PM_(2.5)污染的区位分布和空间关联格局。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整体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大气PM_(2.5)污染浓度总体均呈波动升高—平稳波动—逐步下降的演变趋势;全国整体与东部、西部地区存在多极分化现象,而中部和东北地区则呈两极分化现象。区位分布主要呈正东—正西走向的空间格局,且在地理空间上总体呈扩散态势;空间集聚模式以“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两种模式为主,其中“高-高”型集聚的城市较多且集中在华北、华东北部、环渤海、黄河中游、长江中下游沿岸、新疆南部等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平  张璐璇  朱琛  成淑敏  王艳超  李亚翠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灰色预测模型,研究邢台市2003—2014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分析各污染物浓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对未来人均GDP和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气EKC不符合倒"U"型关系,而是属于"N"型三次曲线关系。从拟合度来看,大气SO_2浓度与人均GDP的拟合度最高,其次为NO_2,最低的为PM10。说明在研究期内经济增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倒"U"型关系相似,但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大气环境质量会随经济增长而恶化。预测结果显示:大气中SO_2、N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平  张璐璇  朱琛  成淑敏  王艳超  李亚翠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灰色预测模型,研究邢台市2003—2014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分析各污染物浓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对未来人均GDP和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气EKC不符合倒"U"型关系,而是属于"N"型三次曲线关系。从拟合度来看,大气SO_2浓度与人均GDP的拟合度最高,其次为NO_2,最低的为PM10。说明在研究期内经济增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倒"U"型关系相似,但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大气环境质量会随经济增长而恶化。预测结果显示:大气中SO_2、NO_2和PM10年平均浓度值逐年增加。据此,文章提出有效控制邢台市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措施,以促进该区域经济绿色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耀兴  康文星  郭清和  王卫文  
研究广州市城市森林净化大气的功能价值。结果表明: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抗硫强度为7.740~0.051mg·g-1;单位面积各森林类型的硫净化量为365.278~36.836kg·hm-2a-1;每年净化大气硫的现实值为1.433万t·a-1,折合成SO2为2.865万t·a-1,净化大气SO2潜力5.683万t·a-1;城市森林植物中吸氟能力强的有仪花、银柴和榕树,最差的是柑桔;四旁散生森林类型吸氟能力最大,经济林最差,城市森林每年吸收氟量3078.52t.a-1,折合成氢氟酸为3240.45t·a-1;广州城市森林类型组合成7个绿地类型,各类绿地类型晴天和阴天的平均滞尘率为23.5%~53.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婕  罗宏  吕连宏  赵娟  王晓  
摸清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和关系,对制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选取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2010年省际和行业面板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SO_2和CO_2的排放特征及二者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O_2、CO_2排放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相似;SO_2排放总量地区排放特征为西部>东部>中部>东北地区,CO_2排放总量地区排放特征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但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远高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绝大部分的SO_2和CO_2排放量来自电力、热力行业,黑色金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