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5)
2023(15665)
2022(13130)
2021(12209)
2020(10259)
2019(23542)
2018(22748)
2017(42599)
2016(23152)
2015(25945)
2014(25059)
2013(24511)
2012(22387)
2011(20196)
2010(19947)
2009(18033)
2008(17257)
2007(14427)
2006(12458)
2005(10619)
作者
(66683)
(56089)
(55504)
(52654)
(35472)
(26736)
(25182)
(21958)
(21569)
(19547)
(19239)
(18834)
(17607)
(17308)
(17281)
(17102)
(16772)
(16596)
(16233)
(15885)
(13693)
(13567)
(13251)
(12750)
(12569)
(12350)
(12100)
(11913)
(11213)
(11128)
学科
(94734)
经济(94627)
管理(61459)
(58611)
(46142)
企业(46142)
方法(45010)
数学(40503)
数学方法(39994)
中国(30410)
(24761)
(22209)
业经(19470)
(19249)
(19235)
贸易(19227)
(18727)
地方(18054)
农业(16896)
(15257)
环境(14703)
技术(14269)
(13507)
财务(13468)
财务管理(13444)
(13070)
银行(13009)
(12999)
理论(12985)
(12884)
机构
大学(326709)
学院(321886)
(136136)
经济(133796)
管理(124199)
研究(114455)
理学(109133)
理学院(107811)
管理学(105768)
管理学院(105181)
中国(84262)
科学(71601)
(71182)
(59212)
(57455)
(57264)
研究所(53080)
业大(52496)
中心(52143)
财经(47841)
农业(47000)
北京(44569)
(44220)
(44169)
经济学(43214)
(42064)
师范(41517)
(41179)
经济学院(39239)
财经大学(36188)
基金
项目(233655)
科学(185329)
基金(174066)
研究(162886)
(155492)
国家(154287)
科学基金(131901)
社会(107187)
社会科(101829)
社会科学(101805)
基金项目(92189)
(87611)
自然(87308)
自然科(85452)
自然科学(85421)
自然科学基金(83911)
(76762)
教育(74697)
资助(70517)
编号(62086)
重点(53355)
(52124)
(49726)
(49046)
成果(48832)
国家社会(46386)
创新(46026)
科研(45683)
教育部(44530)
计划(44103)
期刊
(133729)
经济(133729)
研究(90526)
中国(59431)
学报(57718)
科学(52691)
(51561)
大学(43421)
管理(43370)
(42233)
学学(41095)
农业(35258)
教育(30048)
技术(25984)
(24641)
金融(24641)
经济研究(23257)
财经(23117)
(20153)
业经(20096)
(20039)
问题(19539)
统计(16403)
(16231)
(16221)
科技(15476)
资源(15222)
世界(15221)
业大(15156)
(14955)
共检索到457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恩立  王桂新  
外来人口的就业能力影响其自身职业向上流动和城市融入,也关系着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要素的国际竞争力。该文在系统述评西方就业能力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与研究对象的特性,构建基于个体自身微观、个人环境中观及需求与政策宏观因素三者互动地分析外来人口就业能力的理论框架。应用京、津、沪、穗四城市调查数据,进行以因子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社会保险的福利享有、社会交往、社区支持、家庭环境、文化素质和工作环境这六大因素对其就业能力影响较大,最后作相关讨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中部省会城市郑州市的调查数据,从社会包容、社会融合、社会歧视和社会距离4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3个层面探讨了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呈现出能包容而不融合、有距离而不歧视的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城市居民的社会态度有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楠  游伟翔  孙浦阳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中国城市住房价格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外来人口占比数据研究外来人口对于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在控制了城市人均GDP和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外来人口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05年外来人口占比每多出10%,,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7.5%,。为了避免双向因果效应与遗漏变量偏误,本文将城市1月平均气温作为外来人口占比的工具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占比与城市房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在机制分析中发现,外来人口很可能通过影响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与迁入地的企业与工厂来间接影响城市房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楠  游伟翔  孙浦阳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中国城市住房价格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外来人口占比数据研究外来人口对于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在控制了城市人均GDP和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外来人口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05年外来人口占比每多出10%,,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7.5%,。为了避免双向因果效应与遗漏变量偏误,本文将城市1月平均气温作为外来人口占比的工具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占比与城市房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在机制分析中发现,外来人口很可能通过影响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与迁入地的企业与工厂来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廖邦固  
过去十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变化和城市扩张最为快速的时期,城市中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以上海为实证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外来人口分布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对上海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异中的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效应进行量化研究。实证分析表明,转型期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从2000年集中于中心城区已逐步扩散到整个城区,从2000年到2010年,外来人口仍然是上海最基本的社会空间分异因子。在其社会空间变化过程中,存在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两种相互作用的推动力,前者是外来人口空间集聚存在的自我强化效应,后者则是推动外来人口的空间调整的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鹏  郝宇彪  陈卫民  
利用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外来人口幸福感和社会融合状况对其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受访者年龄、性别、在本地居留时间、婚姻、收入等因素情况下,幸福感和社会融合对于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行业、职业和收入水平考察,发现好行业、高端职业和高收入的外来人口幸福感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增加对落户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差行业、低端职业和低收入的外来人口。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提升外来人口幸福感入手增强外来人口户籍迁入城市意愿、促进外来人口在城市稳定下来并进而解决我国城市化问题的新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凯仁  龙茂乾  李贵才  
以超大城市深圳为例,基于1 800多份上步村外来人口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超大城市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归属感,探讨外来人口归属感强弱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中村42%的外来人口对城中村和城市有归属感,归属感强弱的群体特征差异明显。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来深圳年数、自我评价、职业、居住条件、房东评价、邻里关系、歧视情况、安全性评价、社区设施评价和社区工作站是否提供了帮助等个体因素、社区因素和居住环境因素均显著影响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归属感。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改进服务方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凯仁  龙茂乾  李贵才  
以超大城市深圳为例,基于1 800多份上步村外来人口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超大城市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归属感,探讨外来人口归属感强弱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中村42%的外来人口对城中村和城市有归属感,归属感强弱的群体特征差异明显。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来深圳年数、自我评价、职业、居住条件、房东评价、邻里关系、歧视情况、安全性评价、社区设施评价和社区工作站是否提供了帮助等个体因素、社区因素和居住环境因素均显著影响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归属感。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改进服务方式和制定相应政策增强外来人口的归属感,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康岚  
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发现了外来人口属地化政策在特大城市具有相当的民意基础。户籍身份是影响人们对政策态度的首要决定因素,非户籍人口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占绝对多数,户籍人口对精英化取向的支持虽占民意上风,但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却不低。阶层因素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户籍身份后显著降低。另外,社会融合度指标也有相当的解释力,最不支持属地化取向的人群并非土生土长,而是社会融合度较高的新移民。基于经验数据,未来特大城市应在外来人口政策设计上考虑逐步采用属地化的取向,给尚无机会获得本地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更多的权利保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永昌  
外来人口集聚模式和演化过程是考察外来人口空间行为的重要量度指标,通过量度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可以更好地构建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模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总结。大城市边缘区外来人口具有与城市中心不尽相同的特征,解析这些特征是研究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空间行为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与集聚成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基本形式与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重构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  
外来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影响与贡献如影随形,重要影响之一是社区的社会分化和空间隔离。本文调查了土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社区影响评价和心理接受力,揭示了导致社区不整合的心态背景,提出了改善外居关系、促进社区整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杜鹏,林富德,刘爽,宋健,陈功,陈谊,刘文海  
本文以管理体制为视角、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对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从目前城市外来人口管理中所存在的众多问题看,政府的行为和管理活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块”分割矛盾非常明显,管理系统内部责、权、利不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正确认识外来人口问题以及调整管理体制的“条”“块”关系、责、权、利向基层倾斜等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杜鹏,林富德,刘爽,宋健,陈功,陈谊,刘文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爽  王进  
太湖流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1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以乡镇企业为主过渡到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迁移人口,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同时使得外来人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流域外来人口来源的地域和城乡构成,计算了外来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指出外来人口的城乡非均衡分布促成地区城镇化率的小幅上升,太湖流域各地区的上升幅度在2%左右,部分解释了隐性城镇化率的产生。在城市市区,外来人口平均占到总城市人口的18%。对于50万人口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者对流动人口的一种特定称呼。流动人口自然包括了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这两部分;而站在城市这一端,流动人口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亦即可称为“流入人口”。通常所谓的流动人口问题实际上已是老生常谈,但老问题总是需要新认识。如读者诸君所知,本刊每次举办一个新的论坛时,都要交待一个背景:这就是,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讨论又是有意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