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2)
- 2023(17345)
- 2022(15023)
- 2021(14059)
- 2020(11804)
- 2019(27607)
- 2018(26913)
- 2017(51809)
- 2016(27894)
- 2015(31353)
- 2014(30943)
- 2013(30590)
- 2012(28106)
- 2011(25299)
- 2010(24999)
- 2009(23017)
- 2008(22220)
- 2007(18847)
- 2006(16334)
- 2005(14162)
- 学科
- 济(119741)
- 经济(119616)
- 管理(79325)
- 业(73775)
- 企(60822)
- 企业(60822)
- 方法(58816)
- 数学(52365)
- 数学方法(51634)
- 中国(32404)
- 农(29345)
- 财(28060)
- 学(24977)
- 业经(24267)
- 地方(21977)
- 贸(21316)
- 贸易(21305)
- 易(20688)
- 农业(19720)
- 制(18824)
- 理论(18218)
- 环境(18096)
- 务(17709)
- 财务(17629)
- 财务管理(17591)
- 和(17578)
- 技术(17160)
- 企业财务(16728)
- 银(15817)
- 银行(15777)
- 机构
- 大学(397993)
- 学院(393645)
- 济(162696)
- 经济(159461)
- 管理(158891)
- 理学(138985)
- 理学院(137480)
- 管理学(134820)
- 管理学院(134128)
- 研究(132642)
- 中国(98690)
- 京(85047)
- 科学(81785)
- 财(71157)
- 所(65073)
- 农(62011)
- 中心(60094)
- 研究所(59838)
- 业大(59191)
- 财经(58867)
- 江(54189)
- 经(53946)
- 北京(53572)
- 范(51223)
- 师范(50770)
- 经济学(50153)
- 农业(48731)
- 院(48618)
- 经济学院(45377)
- 财经大学(44209)
- 基金
- 项目(278648)
- 科学(220601)
- 基金(205257)
- 研究(200651)
- 家(179563)
- 国家(178189)
- 科学基金(153886)
- 社会(128695)
- 社会科(122192)
- 社会科学(122157)
- 基金项目(108176)
- 省(105955)
- 自然(100884)
- 自然科(98642)
- 自然科学(98621)
- 自然科学基金(96803)
- 教育(92171)
- 划(90322)
- 资助(85800)
- 编号(80057)
- 成果(63639)
- 重点(62259)
- 部(62107)
- 发(58285)
- 创(57329)
- 课题(54676)
- 国家社会(54020)
- 创新(53590)
- 教育部(53474)
- 科研(53462)
- 期刊
- 济(164769)
- 经济(164769)
- 研究(112806)
- 中国(71151)
- 学报(61779)
- 科学(57865)
- 管理(55802)
- 农(54605)
- 财(52323)
- 大学(47108)
- 学学(44301)
- 教育(39340)
- 农业(38380)
- 技术(34584)
- 融(29273)
- 金融(29273)
- 财经(28135)
- 经济研究(27765)
- 业经(25704)
- 经(24071)
- 问题(22998)
- 统计(21459)
- 业(20705)
- 图书(20515)
- 技术经济(19608)
- 策(19298)
- 资源(18636)
- 科技(18367)
- 理论(17876)
- 版(17608)
共检索到558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季凯文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并不高。本文运用DEA模型方法对中国典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典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效率低下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DEA模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家庭 季凯文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性较为显著,城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地均投资强度、GDP建设用地增长弹性以及地均科研投入、环境因素等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最为重要,且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应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积极制定相应的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家庭 季凯文
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构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测度。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为提高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苏建恺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需求量增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十年为分析周期,采用我国2004-2013年十年间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递增状态,且沿海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普遍高于内陆的城市,经济集聚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人口密度、政府支出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与土地利用效率并不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城市教育水平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间接地对土地利用造成影响。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率 影响因素 经济集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致了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倡导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需要掌握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本研究基于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制度和生态因素等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理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我国1989年~2004年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土地市场化发育程度是影响对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农地的保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用地者集约利用土地;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控制土地利用集约度限制性因素;从整体上看,市场化发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中亚 傅利平 陈卫东
在构建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38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不同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存在空间差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模呈正相关。最后,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城市群 熵权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流涛 赵庆良 陈聪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研究方法:DEA模型,分组比较法。研究结果:测度了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将之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效率变化的源泉。研究结论:(1)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空间分布上,各城市效率值大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对应关系。(2)纯技术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强于规模效率。(3)大部分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同等级和不同区域的城市所处的规模报酬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4)城市土地利用中要素投入冗余现象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投入要素方式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沂 贺灿飞 黄志基 王伟凯
本文基于2004~2008年的全国土地变更数据以及城市统计面板数据,选取距省会城市、邻近大城市、港口城市以及邻近省域省会城市的距离以及城市地理因素,研究了地理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关系,重点探讨距离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目前我国大城市溢出效应还未完全发挥,距大城市越近土地利用效率反而越低;距省会城市越近,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距邻近省域省会城市距离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距港口城市越近,较低的交通成本有利于获取国外市场,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因此,在经济转型时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进城市间沟通,缩短与省会城市、港口城市的距离,将更加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地理 距离 区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金锴 吕君 叶静
以2001—2017年中国276个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析框架探究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环境效率和平衡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中心结构能够显著提升经济-环境效率和平衡发展综合绩效表现,但城市人口规模越高,多中心结构越有利于实现城市效率和平衡的兼顾发展。单中心结构与空间干预政策组合或多中心结构搭配空间中性政策能够实现经济-环境效率和平衡发展的“多赢”;进一步将空间干预政策细分为环境污染监管政策和积分落户政策,发现通过采用积分落户政策以控制人口规模降低了效率和平衡的综合绩效表现,而提高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管则显著提升了综合绩效。综上,单中心结构+空间干预政策和多中心结构+空间中性政策的组合分别从形态和政策导向视角说明了绿色经济会在空间集聚中走向平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瑞 宗跃光
城市开发要追求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对城市开发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可以为城市开发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模型和方法,对其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省会城市开发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有19个城市处于无效状态;大部分省会城市处于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的状态;投影分析表明省会城市开发中存在资源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从省会城市的区域分布上看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开发的资源利用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和多个投入产出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多元因果关系。城市开发应加大技术投...
关键词:
城市开发 资源利用 效率 DEA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楠 游伟翔 孙浦阳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中国城市住房价格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外来人口占比数据研究外来人口对于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在控制了城市人均GDP和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外来人口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05年外来人口占比每多出10%,,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7.5%,。为了避免双向因果效应与遗漏变量偏误,本文将城市1月平均气温作为外来人口占比的工具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占比与城市房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在机制分析中发现,外来人口很可能通过影响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与迁入地的企业与工厂来间接影响城市房价。
关键词:
房价 外来人口 城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楠 游伟翔 孙浦阳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中国城市住房价格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外来人口占比数据研究外来人口对于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在控制了城市人均GDP和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外来人口占比更高的城市房价更高,表现为2005年外来人口占比每多出10%,,2005年房价就会高出7.5%,。为了避免双向因果效应与遗漏变量偏误,本文将城市1月平均气温作为外来人口占比的工具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占比与城市房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在机制分析中发现,外来人口很可能通过影响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与迁入地的企业与工厂来间
关键词:
房价 外来人口 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袁佳宇 余名星 冯忠垒 周勇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为转型期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土地的市场化程度与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内却是失衡的,且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各异。在东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短期内降为0;在中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长期存在;在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效应短期内为负,而随时间推移变为正值且逐渐增大。研究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张大洋
中国城镇化高速时代接近尾声,但土地资本化仍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3年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资本化的就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本化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正U形关系;土地资本通过房价、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等渠道影响就业,其中,通过房价的过快上涨和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就业增加,而公共服务的改善则对就业增加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资本化对不同产业的就业存在异质性影响,促进了制造业就业规模的扩张,但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本化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对东部地区就业产生负面作用,对中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土地是基本生产要素之一,其价格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体而言,因为土地供给弹性较低,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土地价格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一个城市地价的上升对其产业结构升级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依据10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9—2016年地价和产业结构的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地价上升的确具有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且东中西部存在显著差异;地价并非越高越好,一旦地价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门槛值时,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就会显著下降。其给我们的启示是,虽然地价上升确实具有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如果地价涨幅过大,其对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会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经济高度开放的条件下,地价涨幅过大必然会吞噬企业生产率提升带来的利益,就可能造成逼退低端产业而高端产业不愿进入的局面,因此如何管控地价,使其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相适应,将成为城市地方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典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基于DDF-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的分析
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绩诉求、政府干预与地区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房价、土地出让与公共服务资本化——基于全国284个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
土地市场发育、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官产学对城市创业环境评价的差异性比较:基于安徽省17个地市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