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8)
- 2023(8502)
- 2022(7310)
- 2021(6920)
- 2020(5926)
- 2019(14272)
- 2018(13945)
- 2017(26969)
- 2016(14633)
- 2015(17032)
- 2014(17176)
- 2013(17443)
- 2012(16643)
- 2011(15322)
- 2010(15302)
- 2009(14398)
- 2008(14502)
- 2007(12841)
- 2006(11099)
- 2005(10071)
- 学科
- 济(73972)
- 经济(73911)
- 管理(38048)
- 业(34519)
- 方法(32453)
- 数学(29657)
- 数学方法(29488)
- 企(25707)
- 企业(25707)
- 中国(22699)
- 农(17766)
- 财(15050)
- 贸(14916)
- 贸易(14911)
- 学(14703)
- 易(14538)
- 地方(13325)
- 制(12412)
- 业经(11600)
- 农业(11426)
- 环境(10312)
- 银(10029)
- 银行(10009)
- 融(9643)
- 金融(9641)
- 行(9626)
- 和(9432)
- 土地(9281)
- 发(8806)
- 体(8437)
- 机构
- 大学(223838)
- 学院(219543)
- 济(101492)
- 经济(99547)
- 管理(82431)
- 研究(82241)
- 理学(70467)
- 理学院(69567)
- 管理学(68579)
- 管理学院(68151)
- 中国(63373)
- 京(48999)
- 科学(48410)
- 财(43747)
- 所(41846)
- 研究所(38171)
- 农(37957)
- 中心(37262)
- 财经(35554)
- 经济学(33541)
- 经(32480)
- 业大(31918)
- 江(31587)
- 北京(31371)
- 经济学院(30423)
- 农业(30134)
- 院(29276)
- 范(28808)
- 师范(28588)
- 财经大学(26397)
- 基金
- 项目(143963)
- 科学(113626)
- 基金(107318)
- 研究(103832)
- 家(93922)
- 国家(93247)
- 科学基金(78754)
- 社会(68489)
- 社会科(65049)
- 社会科学(65028)
- 基金项目(56784)
- 省(52137)
- 自然(49506)
- 自然科(48340)
- 自然科学(48323)
- 自然科学基金(47457)
- 教育(46545)
- 划(45830)
- 资助(44402)
- 编号(40136)
- 部(33992)
- 成果(32887)
- 重点(32741)
- 发(31511)
- 国家社会(29716)
- 中国(29085)
- 教育部(28952)
- 创(28903)
- 课题(27827)
- 科研(27610)
共检索到327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绪亚
产权在经济学中被理解社会财产权力的集束,它的细化与演绎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制度进步相一致的。土地产权是人与地关系的总和,是构成土地经济运行的根本前提。我国城市土地产权也是如此,在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我国城市土地产权的框架。 1986年6月,第六届人大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土地管理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培
文章在利用Malmquist指数和一系列反应地区差异的统计指标对中国216个地级市1990~2004年城市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差异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针对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4年中国216个地级市的TFP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城市经济的地区差异明显且呈扩大趋势。2000年以来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子强度依次为:地理位置因子、产业结构与市场化水平因子和要素投入因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朱玉林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房地产 城市化 协整分析 误差纠正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吉
本文在尝试构建城市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对中国2006-2014年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指数均值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且波动方向受到了宏观经济背景的明显影响。2006-2014年,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中,房地产市场过热和偏热的城市数量在逐渐增加,但处于正常状态的城市数量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此外,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热点聚类分析表明,房地产泡沫指数的冷、热点城市分别集中在北方和南方地区,即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具有明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时空分析 区域差异 测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吉
本文在尝试构建城市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对中国2006-2014年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指数均值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且波动方向受到了宏观经济背景的明显影响。2006-2014年,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中,房地产市场过热和偏热的城市数量在逐渐增加,但处于正常状态的城市数量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此外,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热点聚类分析表明,房地产泡沫指数的冷、热点城市分别集中在北方和南方地区,即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具有明显的空间传染性。基于以上结论,最后提出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策略。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时空分析 区域差异 测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学芳 吴群 刘玮娜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 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玉
文章把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界定为:以法制和社会公平为基础,通过集约和节约方式取得的符合人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性产出;产权制度效率可从资源配置效率、可持续性、成本与代价及法制与公平性四个方面考察;产权完整性是土地产权制度效率之基础。而我国的土地产权属于模糊性的多重产权,因而不具备效率基础和产生效率之必然性。在制度运行效果上成本代价高、缺乏公平与可持续性,属于公平与效率双缺失的土地产权制度。因此,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尤其是所有权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公有制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最优模式是国有基础上的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丙军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的成功与否,关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稳定,其意义不言而喻。当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带来了极大的绩效,但始终存在缺陷。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不仅涉及土地的绩效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也牵涉到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需谨慎入手改革。
关键词:
农地 产权 机制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涛
一、土地产权政策(一)土地产权与土地产权政策土地产权是存在于土地之上的排他性的各项权利,从权利束概念的角度看,包括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赠与权、地役权等一系列权利。土地的所有权是对土地完全支配的权力,其他的权利都是土地所有权派生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芳 谢俊奇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1)与土地储备研究现状相比,学术界对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的关注程度还不够。(2)土地资产证券化、土地基金等融资方式缺少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利于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研究。(3)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定义、运作模式、优缺点等方面。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融资方式 研究 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富刚 郝晋珉 姜广辉 丁忠义 李新波 李涛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异规律特征,用来宏观指导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秩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6-2002年中国大多数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包括福建省、河北省等,而以辽宁省、四川省为代表的10个地区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以安徽省下降最为显著;(2)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明显的递减趋势,其中上海市、北京市最高,甘肃省最低;(3)人口变化是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最独特、最具活力的驱动力,政策、经济和技术因素是重要的外部驱动力。研究结论应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其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可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研究目的:总结归纳中国城市土地储备研究文献的基本特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热点,探讨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2年后,城市土地储备问题收到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2)主要的研究区域为湖北、北京、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及山东;研究群体仍以从事土地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土地管理部门的实践工作者为主;(3)文献离散状况分析表明,期刊的核心效应明显;(4)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土地储备融资、土地储备风险、土地储备评价分析及土地储备机制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但研究深度不够。研究结论:应基于多视角、多领域和多尺度,加强对城市土地储备机理的定量研究。
关键词:
土地储备 文献 计量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林 范建彬 孔雪松 张梦珂 刘艳芳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0~2012年共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消耗强度的时空格局,并引入空间效应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土地消耗强度的变化趋势是发散的,中、西部地区在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其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土地资源消耗的基础上的;2从时空格局看,城市土地消耗强度有收敛的可能,但随时间序列的移动,收敛迹象逐渐模糊;3空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某省份城市土地消耗强度下降受到其他省份城市土地消耗强度下降的影响;同时其空间自相关性受到未被观测的解释变量的冲击,从侧面反映出除土地要素投入外,资本、劳动力和科技等要素投入,对提高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清滨 黄少安
文章使用土地存量、资本存量、劳动力就业人数作为投入要素,以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变量,使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全要素土地效率,并对中国城市全要素土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产业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限制了土地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本和政府的作用有利于土地效率的提高,土地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不显著。上述因素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有所偏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玲敏 谢智敏 王霞 夏明
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探讨我国城市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各项投入的冗余率和产出的不足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五大城市群的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均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提升幅度和集聚情况存在差异;流动人口多样性与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放大创业的经济功能,应立足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区域差异,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降低流动人口落户限制,提升人才结构的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