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5)
- 2023(11194)
- 2022(9454)
- 2021(8868)
- 2020(7173)
- 2019(16875)
- 2018(16733)
- 2017(31951)
- 2016(16918)
- 2015(19428)
- 2014(19383)
- 2013(19242)
- 2012(18047)
- 2011(16828)
- 2010(17123)
- 2009(15653)
- 2008(15478)
- 2007(13485)
- 2006(12284)
- 2005(11390)
- 学科
- 济(85745)
- 经济(85668)
- 管理(43280)
- 业(40085)
- 方法(33722)
- 数学(30474)
- 数学方法(29937)
- 企(29730)
- 企业(29730)
- 中国(29208)
- 地方(22343)
- 农(21103)
- 贸(17096)
- 贸易(17080)
- 业经(16883)
- 易(16559)
- 农业(14155)
- 学(14063)
- 发(13646)
- 银(13380)
- 融(13373)
- 金融(13372)
- 银行(13367)
- 财(13271)
- 制(13247)
- 行(13084)
- 环境(12783)
- 地方经济(11941)
- 理论(11256)
- 技术(10985)
- 机构
- 学院(247532)
- 大学(247068)
- 济(111302)
- 经济(109161)
- 研究(92632)
- 管理(92446)
- 理学(78637)
- 理学院(77666)
- 管理学(76220)
- 管理学院(75752)
- 中国(71658)
- 京(55126)
- 科学(53973)
- 财(47597)
- 所(46691)
- 研究所(42213)
- 中心(40713)
- 农(37636)
- 财经(37604)
- 北京(36246)
- 江(36221)
- 经济学(35334)
- 范(34360)
- 经(34263)
- 师范(34054)
- 院(33492)
- 业大(32709)
- 经济学院(31649)
- 州(29593)
- 农业(29179)
- 基金
- 项目(160688)
- 科学(127748)
- 研究(118439)
- 基金(117305)
- 家(102221)
- 国家(101434)
- 科学基金(86928)
- 社会(77282)
- 社会科(73524)
- 社会科学(73508)
- 省(60607)
- 基金项目(60590)
- 教育(54277)
- 自然(54255)
- 自然科(53106)
- 自然科学(53098)
- 自然科学基金(52127)
- 划(51969)
- 资助(49754)
- 编号(46457)
- 发(40031)
- 成果(37782)
- 重点(36549)
- 部(36263)
- 课题(33671)
- 创(33074)
- 国家社会(32835)
- 发展(32749)
- 展(32230)
- 教育部(31318)
- 期刊
- 济(126909)
- 经济(126909)
- 研究(80982)
- 中国(53750)
- 管理(36600)
- 农(35244)
- 科学(34576)
- 学报(33768)
- 财(33089)
- 教育(28897)
- 大学(26495)
- 融(25272)
- 金融(25272)
- 农业(24759)
- 学学(24710)
- 技术(22942)
- 经济研究(22010)
- 业经(20512)
- 财经(18667)
- 问题(17850)
- 经(16282)
- 贸(14800)
- 业(14307)
- 世界(14216)
- 统计(14163)
- 国际(13547)
- 技术经济(12973)
- 策(12597)
- 商业(11666)
- 资源(11465)
共检索到386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瑞华
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规律,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这三种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各自发展的初始驱动力、条件、结果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市品牌 产业品牌 城市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张纪录
低碳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理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可归纳为"哥本哈根模式"、"伦敦模式"、"伯明翰模式"、"东京模式""保定模式"、"上海模式"等。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中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与其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相结合,从人口规模、区位、资源禀赋及工业化阶段等角度对我国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认为任何一类城市的低碳发展都必须依据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的...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 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征平 俞晓玲
城市化动力问题, 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重大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后, 由于其城市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治抉择, 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作用, 也使整个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在今天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 其城市化动力模式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吸纳, 亦成为当前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模式 产业 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娟 曾菊新
结合城市化的新观念,提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新理论模式——中国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建立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基础之上,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乡之间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同时,还在此理论基础上针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自的现实条件,分别对其实施城乡网络化发展进行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互动 城乡网络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兴龙
晚清以降,中国社会经济出现大动荡、大变革,传统的封建经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逐步走向崩溃,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迫使近代中国形成"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局面。中国在进入近代社会的过程中,由被迫对外开放引起的城市化发展,到清末民初出现了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高潮,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三各不同的模式,本文就这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条约口岸 自开商埠 传统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娜 贾建华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其经济发展归功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的管理。新加坡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迪是:健全市场制度;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妥善处理劳资纠纷;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倡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家杰 李光金 赵慧
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集体低迷,然而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国。随着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在华布局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合资品牌为主、民族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2008年4月广汽本田提出了合资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通过研究影响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模式的经济、政治、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四大因素,并重点论述经济因素中重要变量与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直接关系,从而提出了中国汽车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研究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大垒 仲伟周
产业集群存在"覆盖"型和"依托"型两种集群品牌发展模式,实践表明,"覆盖"型集群品牌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粗放型模式选择,已经表现出诸多与集群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章提出建设集群品牌的基本假说,据此构建了集群品牌发展模式转换模型,并以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品牌发展为实证,运用t检验和二项分布检验对该模型及假说进行了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型集群品牌模式的产业集群是有转变发展模式的愿望的,该模式转换为"依托"型集群品牌发展模式是可行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燚 张锐
传统品牌管理模式 传统品牌管理模式(即宝洁模式)是基于战略业务单元(SBU)理论,适应单一产品和市场,以及单一品牌结构,着眼于单一品牌创建、保护和发展的一种模式。这是目前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的模式。然而,适应环境条件变化而发展起来的基于协同理论,并拓展和延伸出来的核心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在巴黎举行的第21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提出了实现全球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城市要迈向零碳排放的发展模式不能只局限在建筑的技术应用层面。从空间与多元化手段整合的要求上,零碳排放的发展需要通过于城区空间层面创新规划、设计、运营路径达到。提出"正气候"的城市项目发展模式,作为未来我国城市通过城区建设更新带来的机遇,迈向零碳排放的手段。正气候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引导我国城市发展尽快达到碳排放峰值。在我国城市还有20年城镇化的历程中,一方面可以把未来新建城区的碳排放量最少化,同时也要把握城区发展和更新的机遇,以项目带动城市空间(如土地-交通结构)重组、低碳投资,推动市场手段与体制改革,为周边城区带来减低碳排放的外部性效应,从而达到整体净负碳排放的"正气候"效果。迈向正气候的城区发展模式,在实施保障方面需要跳出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传统政策思维,不限于在建筑尺度的设计手段,而要积极探讨在城区空间尺度可以带来的外部性减碳手段,包括推动分布式能源建设、绿色出行、废物零填埋、建筑节能管理服务、城市森林等。与此同时,需要在目前我国法定城市规划与建设流程上提出创新体制,引入动态监控碳排放机制,保障减碳排放目标能够通过法定管理体制贯彻城区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达到正气候效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在巴黎举行的第21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提出了实现全球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城市要迈向零碳排放的发展模式不能只局限在建筑的技术应用层面。从空间与多元化手段整合的要求上,零碳排放的发展需要通过于城区空间层面创新规划、设计、运营路径达到。提出"正气候"的城市项目发展模式,作为未来我国城市通过城区建设更新带来的机遇,迈向零碳排放的手段。正气候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引导我国城市发展尽快达到碳排放峰值。在我国城市还有20年城镇化的历程中,一方面可以把未来新建城区的碳排放量最少化,同时也要把握城区发展和更新的机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新 郝兆印 孙雪 任柏华 姚士谋
21世纪被誉为"城市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轨道,2011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1.3%,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环境负荷加重的关键时期,城市化模式亟待创新。本文在从城市发展质量、城乡二元矛盾、城市社会分层和资源环境危机等方面阐释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变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提出,今后应该采取多元集约型协调发展的人本城市化模式,并从发展速度、扩张模式、动力机制、区域分工、城乡关系等方面提出我国城市化新模式实施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路径 科学发展观 中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斐筱菲
中国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本文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反贫困视角 ,总结出社区发展对城市反贫困的三大功能 ,即 :精神整合、资源传递和动力机制功能。结合对我国城市贫困和社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贫困 社区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自然 张平 刘霞辉
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57%,跨过了城市化率50%这一重要临界点。根据国际城市化经验,在这个临界点之后,城市化进程将从量变转向质变,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发生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城市化初期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化中后期的以"空间资源配置"推动增长的阶段,空间集聚推动着技术进步、知识溢出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城市化理论研究。第二部分,对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了解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第三部分,提出城市化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 模式 产业 聚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文岚
转变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可以成就几亿农民工的真正城市化;征地制度的改革将倒逼政府用心于集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破除农地转非农地的国家垄断使得农民持续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化发展方式的转变;确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的权威,可以均衡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等价值目标。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