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1)
- 2023(8210)
- 2022(6485)
- 2021(6050)
- 2020(4748)
- 2019(11037)
- 2018(10842)
- 2017(19500)
- 2016(10489)
- 2015(12169)
- 2014(12130)
- 2013(11883)
- 2012(10929)
- 2011(10118)
- 2010(9917)
- 2009(9316)
- 2008(9177)
- 2007(7530)
- 2006(6858)
- 2005(6552)
- 学科
- 济(52538)
- 经济(52494)
- 管理(25495)
- 业(23099)
- 中国(21853)
- 方法(19135)
- 数学(17425)
- 数学方法(17345)
- 企(16260)
- 企业(16260)
- 农(13263)
- 贸(11311)
- 贸易(11304)
- 易(11052)
- 地方(10520)
- 业经(10135)
- 发(9169)
- 制(8827)
- 财(8744)
- 农业(8595)
- 学(8329)
- 银(7896)
- 银行(7890)
- 融(7816)
- 金融(7816)
- 行(7689)
- 环境(7659)
- 城市(7506)
- 发展(7203)
- 展(7194)
- 机构
- 大学(153661)
- 学院(149360)
- 济(74015)
- 经济(72828)
- 研究(62067)
- 管理(53765)
- 中国(48281)
- 理学(45882)
- 理学院(45258)
- 管理学(44577)
- 管理学院(44277)
- 京(34538)
- 科学(34008)
- 财(30926)
- 所(30392)
- 研究所(27622)
- 中心(26739)
- 经济学(25119)
- 财经(24806)
- 经(23057)
- 北京(22633)
- 经济学院(22587)
- 院(22534)
- 农(21872)
- 范(21348)
- 师范(21215)
- 江(20013)
- 科学院(18782)
- 财经大学(18689)
- 业大(18189)
- 基金
- 项目(99768)
- 科学(80792)
- 基金(76651)
- 研究(73399)
- 家(67269)
- 国家(66815)
- 科学基金(57166)
- 社会(51419)
- 社会科(48849)
- 社会科学(48839)
- 基金项目(39699)
- 自然(34528)
- 自然科(33794)
- 自然科学(33788)
- 省(33561)
- 自然科学基金(33213)
- 教育(32642)
- 资助(30833)
- 划(30490)
- 编号(26865)
- 部(23815)
- 国家社会(23446)
- 重点(23011)
- 中国(22883)
- 发(22473)
- 成果(22112)
- 教育部(20821)
- 创(19837)
- 人文(19322)
- 课题(19251)
共检索到237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踪家峰 林宗建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已走过70年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中国制度安排的特殊性,使中国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的主导性,两大制度背景就是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在两个制度的交互影响下,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城中村、土地城市化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回顾70年间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变迁及取得的成就,并对两大制度背景对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梳理,同时还就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力图为未来城市化发展由高速度到高质量转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加来 周慧 周泽林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反思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科学展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加速发展期和基本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城镇化在激发经济增长动能、推动经济不断增强、促进国民收入持续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城市高房价泡沫、居民幸福感降低、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伴随居民自由流动而出现的独有的农民工现象,以及产业创新对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支撑力不足也需引起足够重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将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实现由"单个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到"城市域"的转变;海绵城市、卫星城市、智慧城市、特色小镇等新型城市类型不断涌现;城乡一体化政策指导城乡一体化实践,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趋完善,制度创新激发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农村与城市开始融为一体。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城乡融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颢瀚
城市化是改革开放30年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与理论问题。江苏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一些具有我国城市化前沿的特色,对全国产生了示范与借鉴意义。该文对江苏城市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提炼、梳理,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及未来方向作了比较清晰的展示和科学的分析。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城市化道路 前沿特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秋山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农村发展战略的实践可以发现,由国家政治约束所决定的农民市场机会多寡和由农民个体能力与资源约束所决定的农民市场机会可自主利用程度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从农民市场机会利用角度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的市场机会经历了"市场机会关闭""市场机会自发识别与普遍利用"和"市场机会难以识别与精英利用"等三个阶段。未来适应推进乡村振兴之需要,应通过政策调整和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引导农业农村发展走向"市场机会创造与促进普遍与有效利用并重"阶段,致力于让更多的农民有效地利用市场机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锋 张维凡 朱中华
地方政府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功不可没。基于政绩考核的压力,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掌控,充分调动企业、银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在70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但是,也产生了诸如忽略了人的城镇化、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本化所导致的债务风险等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角度对70年间地方政府推动的城镇化历程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城镇化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总结了地方政府70年间推动城镇化的主要经验以及目前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现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化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小和 金睿
信用是票据的灵魂和基石,票据业务的本质在于经营信用。积极发展票据信用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票据业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分析影响和制约票据信用发展的因素,认为应充分认识票据信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借力电子票据系统拓展商业承兑信用,建立经纪公司和评级公司,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发挥科技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等,以促进我国票据信用的发展。
关键词:
信用 票据 票据信用 票据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永正 王秀秀
认为中国传统的城市治理主体单一,目标功利化,治理空间封闭化;传统的城市化在其目标与标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城市化空间与范围方面也存在误区。进一步认为,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治理进行三维战略转型:在治理主体上,应由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型;在治理目标上,应由唯GDP目标转为人本化目标;在治理空间上,应由城乡分割转为城乡统筹。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治理 反思 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易 王兴平 刘荣增
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有其特殊性,从发展乡镇企业为引导的农村城镇化,到以引进外资为新推动力的“外向城市化”,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无锡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苏南城市化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城市化 发展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亚军 刘晓萍
城市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的集中地,也是商品流通的集散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密度载体。城市化——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正在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但是,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局面还相当严重,是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启林
中国城市化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它虽具有世界城市化的共有规律性,但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关注城乡矛盾关系,长期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困扰,一直在探寻城乡协调统筹之路。在经过前30年的反复折腾后,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后30年中摸索到农民比较认可、城市政府支持的城市化之路。特别是包产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家庭拥有和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城市化突飞猛进。未来30年将可基本实现城市化。但要居安思危。继续调整进城农民工合理权益。利用城中村宅基地及村集体土地,解决农民工租住的保障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惠来 郭蕊
将我国城市群研究划分为起步期、渐进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对国内学者使用的诸多城市群区域的相似概念进行辨析;从城市群空间界定、城市群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空间演化、城市群经济联系、城市群规划及其一体化发展、城市群经济整合和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策略6个方面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群研究的理论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群研究在理论的系统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文要素的关注以及生态环境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我国城市群的研究将在交通、生态以及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群 都市连绵区 回顾 展望 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华生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没有形成中国本土化的城市化发展理论与模式,而且也没有一个完善而有系统的本土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更为严重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解决根本性的目标问题,即面对中国未来30年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理论和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有的经验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能否在制度层面上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中国式的城市化模式。认为在城市化理论本土化的层面上,必须对中国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加以建构,并据此对中国的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实践型发展战略,提出了十个方面的理论概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松良 邱容机 朱朝枝
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以后经历了与城乡发展政策互动的3个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但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同等GD P总量条件下的城市化;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发展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战略不科学。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调整的方向为: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各区域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二元经济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