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0)
2023(11716)
2022(9373)
2021(8527)
2020(6838)
2019(15412)
2018(14979)
2017(28184)
2016(15208)
2015(16941)
2014(16492)
2013(16176)
2012(14600)
2011(13327)
2010(13026)
2009(12057)
2008(11765)
2007(10093)
2006(8918)
2005(8090)
作者
(45550)
(38095)
(38002)
(35852)
(24197)
(18209)
(16893)
(14898)
(14634)
(13183)
(12996)
(12513)
(12065)
(11942)
(11805)
(11715)
(11276)
(11207)
(10940)
(10784)
(9412)
(9228)
(9088)
(8579)
(8555)
(8472)
(8161)
(8073)
(7546)
(7517)
学科
(69298)
经济(69230)
管理(39542)
(37162)
方法(28160)
(27108)
企业(27108)
数学(25443)
数学方法(25282)
中国(24292)
(18882)
(15733)
贸易(15726)
(15376)
业经(14335)
(14016)
地方(13103)
农业(12621)
(12526)
(11920)
环境(11764)
(10524)
(10507)
银行(10468)
(10085)
金融(10085)
(10076)
产业(9394)
(9037)
(9003)
机构
大学(221848)
学院(218731)
(100729)
经济(99104)
研究(85211)
管理(80960)
理学(70530)
理学院(69659)
管理学(68559)
管理学院(68170)
中国(63717)
科学(51384)
(48099)
(43228)
(42995)
(41196)
研究所(39874)
中心(37061)
业大(35281)
农业(34189)
财经(33988)
经济学(32805)
(31426)
(30772)
北京(30341)
经济学院(29748)
(29667)
(27606)
师范(27242)
科学院(26772)
基金
项目(154078)
科学(122487)
基金(116843)
研究(105512)
(105454)
国家(104700)
科学基金(88660)
社会(72720)
社会科(69160)
社会科学(69143)
基金项目(61818)
自然(57509)
自然科(56300)
自然科学(56281)
(56000)
自然科学基金(55305)
(49270)
资助(46643)
教育(46594)
编号(37912)
重点(35452)
(34842)
(33921)
国家社会(32580)
(31749)
创新(30025)
中国(30016)
科研(29784)
教育部(29543)
成果(29334)
期刊
(104118)
经济(104118)
研究(66454)
中国(40792)
学报(39971)
(38908)
科学(36469)
大学(29780)
管理(28967)
(28558)
学学(28492)
农业(26537)
(19456)
金融(19456)
经济研究(19398)
财经(16999)
问题(15825)
教育(15616)
(15434)
业经(15329)
技术(14999)
(14856)
(14162)
国际(13351)
世界(13216)
(10839)
资源(10683)
技术经济(10449)
科技(10321)
业大(10271)
共检索到32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邓世成  
选取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和新陈代谢预测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二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结果显示:户籍人口城市化和产业城市化与雾霾污染存在U形曲线关系,土地城市化与雾霾污染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户籍人口城市化与产业城市化均已进入二次曲线拐点右侧阶段;低收入地区的人口城市化与雾霾污染之间不存在显著作用关系;土地城市化会加剧雾霾污染;产业城市化与雾霾污染存在U形曲线关系,且已进入二次曲线拐点右侧阶段;高收入地区的人口城市化、产业城市化及土地城市化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户籍人口城市化与产业城市化均已进入二次曲线拐点右侧。预测结果显示,尽管在未来几年雾霾污染与城市化水平将继续呈现上升态势,但二者之间已初步呈现"脱钩"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冠一  修春亮  
基于2006—2015年辽宁省57个行政单元PM2.5年均值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全省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直接影响以及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取决于城市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工业污染是造成大面积持续雾霾的最主要因素,污染严重企业未转移至其他地区,依然留在原地,成为城市主要经济来源;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有利于减轻本地和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建成区面积、城市供暖、经济指标和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加剧本地和邻近地区雾霾污染;环境治理投资对本地和邻近地区雾霾污染起到有限的抑制作用,由于环境规制等警示作用的影响,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中,雾霾污染的促增作用没有得到有效抑制,治理措施不充分,导致雾霾污染持续频发、愈演愈烈。因此治霾政策必须联防联控、常抓不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占GDP比重的增加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金融危机虚拟变量和贸易开放度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能源消费和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也越大。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化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雾霾污染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内陆地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世成  郭凌寒  
城市及周边区域是雾霾污染的重灾区。基于人口、土地和产业城市化的三维视角,以长江经济带城市化进程与雾霾污染的现状为基础,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化进程对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与现实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与城市化进程的地理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不同口径城市化指标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异质性,户籍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均与雾霾污染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户籍人口城市化已进入曲线拐点的右侧,土地城市化仍处于曲线拐点的左侧。人口和产业城市化存在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土地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空间虹吸效应主要发生在本地区内部。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来越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红  
运用2007-2016年我国273个地级市的PM_(2. 5)数据,探讨了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并运用静态和动态计量方法实证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城市蔓延不但对雾霾污染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改变居民交通模式和行为模式影响能源消费,进而对雾霾污染产生间接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与雾霾污染之间均呈现U型曲线关系;小城市、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带来雾霾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这两类城市而言尤为迫切;对于小城市而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政府应通过科学确定城市边界、推动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等方式,依据城市规模,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治理雾霾污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郑梦琳  孙菁靖  
构建城市群异质性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框架,并采用5大重点城市群2000~2016年的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准构建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下的SDM。结果发现: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但溢出程度存在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N"型曲线关系;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为正向线性影响;成渝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倒"N"型曲线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根生  韩民春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相继遭受严重的雾霾污染,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财政分权引致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变化和污染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利用中国2003-2012年29个大中城市PM10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自主度的提高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雾霾污染的治理力度,而内生于财政分权的地方政府竞争则削弱了这种激励作用;城市周边区域的污染溢出和工业化则进一步助推了雾霾的生成。进一步按重度与轻度污染区域分析发现,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因而雾霾治理既要因地制宜又要联防联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陈晴  
本文以2001—2016年中国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心公布的卫星监测PM2.5浓度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KC)的基础上将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同时纳入计量回归模型中,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是否呈现非线性的特征,并进一步从区域归属和行政等级视角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是否具有异质性,以此综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从支持“污染天堂”假说向支持“污染光环”假说转换;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雾霾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平宇  
城市再生是城市化深化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开发概念经历了5次变化,即城市重建、城市振兴、城市更新、城市再开发和城市再生。每一概念都包含丰富的时代内涵,并具有连续性。我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实践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在理论上引借了“城市有机更新论”。21世纪我国大城市都不可避免地要踏上城市再生之路,城市再生是新世纪内涵式、质量型城市化政策的必然选择。我国城市再生在实践和理论上面临的5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逆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化”、“郊区化”与“中产阶层化”、城市社区建设与就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以及城市再生的法制建设、规划和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李欣  曹建华  
本文利用卫星监测的夜间灯光数据构造的灯光复合指数和PM_(2.5)浓度分别表征城市化水平和雾霾污染程度,就城市化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特别检验了紧凑集约型和规模扩张型两种城市化推进模式对雾霾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显示:就全国整体而言,城市化水平与雾霾污染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单调线性关系,表明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加剧雾霾污染的阶段,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雾霾污染加剧并非城市化推进的必然结果而是其阶段性表现;紧凑集约型的城市化深度推进模式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促降效应,而规模扩张型的城市化广度推进模式则不利于抑制雾霾污染;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城市化影响雾霾污染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爱君  胡安军  
文章基于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含自治区首府、直辖市,不含拉萨)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经济水平、科教支出水平、工业化水平及降雨量等因素对城市雾霾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雾霾产生正向影响,且城市规模与雾霾之间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科教支出水平和城市降雨能够显著降低雾霾,工业化会导致城市雾霾程度加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