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2)
2023(13144)
2022(10591)
2021(9963)
2020(7949)
2019(17693)
2018(17524)
2017(32344)
2016(18043)
2015(20553)
2014(20728)
2013(19943)
2012(18689)
2011(17062)
2010(17109)
2009(15920)
2008(16037)
2007(14492)
2006(13231)
2005(12030)
作者
(52977)
(44286)
(44187)
(42361)
(28403)
(21237)
(20046)
(17458)
(17093)
(15692)
(15205)
(14984)
(14291)
(14270)
(14043)
(13639)
(13256)
(12912)
(12863)
(12655)
(11237)
(10874)
(10865)
(10181)
(9976)
(9871)
(9819)
(9767)
(9039)
(9036)
学科
(80100)
经济(79921)
管理(47771)
(41428)
(34163)
企业(34163)
方法(29719)
中国(28263)
数学(23827)
数学方法(23540)
(21283)
地方(19006)
业经(18820)
(17268)
(17022)
(16707)
(14600)
贸易(14591)
理论(14379)
(14193)
(13866)
农业(13343)
(13255)
(12533)
银行(12506)
环境(12243)
(12107)
(12075)
金融(12067)
(12009)
机构
大学(264856)
学院(261171)
(108904)
经济(106544)
研究(100012)
管理(92280)
理学(78562)
理学院(77465)
管理学(75982)
管理学院(75505)
中国(75036)
科学(60761)
(59037)
(50923)
(49580)
研究所(46327)
(44727)
中心(44032)
(39398)
财经(39195)
(38577)
师范(38194)
北京(37518)
业大(36827)
(36170)
(35735)
农业(35072)
经济学(34878)
经济学院(31275)
师范大学(31266)
基金
项目(173461)
科学(137760)
基金(127092)
研究(127009)
(112368)
国家(111472)
科学基金(94333)
社会(84108)
社会科(78801)
社会科学(78779)
基金项目(65962)
(65021)
教育(58605)
自然(58453)
自然科(57176)
自然科学(57155)
(56489)
自然科学基金(56111)
资助(51190)
编号(50055)
成果(42694)
重点(40071)
(39118)
(38230)
课题(36619)
国家社会(36067)
(34665)
教育部(33369)
中国(33052)
创新(32681)
期刊
(125553)
经济(125553)
研究(83384)
中国(59818)
学报(44963)
(42548)
科学(41244)
(37488)
教育(35469)
管理(35442)
大学(34117)
学学(31938)
农业(28842)
(23556)
金融(23556)
技术(21291)
经济研究(20718)
财经(20672)
业经(18194)
(18176)
问题(18109)
(15560)
(15175)
世界(14088)
(13655)
国际(13598)
图书(12483)
资源(12031)
技术经济(11797)
统计(11769)
共检索到406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晶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邻避抗争已经成为中国区域治理中一个亟待关注的议题。文章在分析"邻避抗争"四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邻避抗争的特征和集体行动类型,进而阐述在作为"次政治"和"新社会运动"的邻避抗争中,公民的集体行动而不是非政府组织的行动成为公民参与区域治理的主要方式。同时,公民在这种集体行动中不断地进行着社会学习,对以邻避设施为代表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体反思。这种带有协商和审议特征的邻避抗争运动显示了民众参与区域治理的积极性。在现实中,民众已经开始借助邻避抗争行动尝试与地方政府建立一种沟通机制来促进邻避问题的解决。区域公民社会与地方政府之间良好的协商机制必将有助于多元区域治理结构的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鑫豪  茹伊丽  
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公共设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近年来公众基于环境利益进行的抗争持续出现。从主客体两方面分析了邻避冲突在我国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典型事件总结其内外部特征,发现当前邻避冲突的根源在于中国城市政治的"悬浮"状态,政府对"邻避性"的认识不足导致邻避冲突的"非邻避化处理",应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真正有效地解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和主要能源产品的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形成的内在动因在于城市化进程所依赖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优势、产业结构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递减分布。科学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对促进城市化进程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晶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环保政策在纵向政府层层执行中的怠惰拖延以及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忽视冷漠导致了跨域生态环境协作的困境。作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嬗变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困境。作为枢纽和信息交汇处,纵向"中继者"组织——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生态环境部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以及横向"中继者"组织——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组织,可以推进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跨域协作组织、企业、非营利组织、学者、民众等行动主体的协作治理。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各个行动主体在理性的"搭便车者"和无私的奉献者之间面临着两难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抑制行动主体的自利性并强化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利他性是实现协作治理的关键。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研究型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民众、学者等行动主体就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协作,形成跨域治理的"空间利益共同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李飞  余建佐  
城市主流社会的排斥、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以及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为失地农民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与劳动法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嵇欣  
低端经济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低收益、低环境成本的特点,在范畴上包括非正规经济与地下经济的部分内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由于有庞大的低端需求,低端经济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但由于低端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要从扶持非正规经济、打击地下经济、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在政策、制度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邵颖萍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2011年的城镇化水平已达50%。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城市化进程,走完了西方近200年的路程。高速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变迁,其动态性、多样化和高度关联度的发展模式,催化了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发生和深化。江苏是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是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化进程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具有典型性,对中国的整体城市化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和筛选,总结了现阶段江苏省城市化较为突出的几大社会问题,分析了其表现方式与现状,并从江苏省整体现代化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景平  
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从社区居民自身入手,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发现,"搭便车"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中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内在根源。认为虽然存在"搭便车"的现象,但在有约束力的社区规则的条件下,形成居民集体行动是可能的。认为构筑社区规则,明确社区居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居民实现规则承诺,实施有效的监督,是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中居民集体行动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章  
Knowledge City,as a new concept of strategy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which took its rise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in the 80-90s of last century,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world.Since then,a large number of successful knowledge cities have come into being in the...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章  
知识城市作为21世纪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理念,自上个世纪初在欧、美诞生以来,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全球崛起了一批著名的知识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当今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充分认识、了解知识城市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内涵,全球知识城市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成为知识城市的母体城市类型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有助于我们拓宽思路,把我国城市化建设纳入全球视野,规避西方走过的老路,以知识经济产业集群为先导,以创新为原动力,促进城市的转型,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体系,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凤兰  李飞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失地农民职业适应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路径。失地农民职业适应包括职业技能适应、职业规范适应、职业人际适应和职业心理适应四个维度。现代教育不足、社会保障缺失和社会排斥是影响失地农民职业适应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以劳动法为主的法律培训,并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在当代中国城市化及社会问题速发的状态下,进一步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及社会属性尤为重要。哈贝马斯的合理性危机与合法化危机理论为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是一个全新思考的方式。这一理论研究对于减少城市化建设中的失误是不无裨益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勃  雷家骕  
中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与之相伴随的是大量的能源需求。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能源需求与面临的能源制约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讨论了城市化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基于灰色系统Verhulst模型预测了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避免了基于钱纳里模型预测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缺陷。并通过检验城市化水平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到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从而预测了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结合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目标中关于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指出了中国节能降耗任务的艰巨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卓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贫困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伴随现象。考察城市化进程可以发现 ,贫困不仅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果” ,在一定意义上更是推动城市化的“因”。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过程中 ,在这种状态下的城市发展 ,难以形成对农村社会的积极渗透和正面影响 ,而是反作用于农村的贫困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贫困状况的恶化而不是缓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