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0)
2023(14603)
2022(12034)
2021(11448)
2020(9408)
2019(21617)
2018(21289)
2017(40363)
2016(21455)
2015(24603)
2014(24559)
2013(24000)
2012(22138)
2011(19648)
2010(19249)
2009(17835)
2008(17360)
2007(14683)
2006(12812)
2005(11508)
作者
(59534)
(49889)
(49646)
(47528)
(31783)
(23707)
(22643)
(19527)
(19182)
(17395)
(17112)
(16843)
(15706)
(15630)
(15581)
(15410)
(14959)
(14412)
(14411)
(14169)
(12280)
(11911)
(11852)
(11451)
(11273)
(11228)
(10827)
(10758)
(10021)
(9771)
学科
(96956)
经济(96853)
管理(58740)
(55066)
方法(44176)
(42739)
企业(42739)
数学(39644)
数学方法(39132)
中国(29935)
(25183)
(22159)
(19056)
贸易(19046)
业经(18967)
(18582)
地方(18275)
(17995)
农业(16894)
(16035)
(14100)
金融(14099)
(13973)
银行(13947)
环境(13727)
(13372)
理论(12829)
(12822)
(12516)
(12501)
机构
大学(306060)
学院(301973)
(134960)
经济(132627)
管理(116388)
研究(106420)
理学(100894)
理学院(99777)
管理学(97972)
管理学院(97415)
中国(81808)
(64942)
科学(62106)
(59373)
(51788)
中心(48790)
财经(47984)
研究所(47154)
(46573)
(44042)
经济学(43406)
业大(42185)
(42123)
北京(40824)
(39644)
师范(39249)
经济学院(39149)
(38779)
农业(36463)
财经大学(35976)
基金
项目(207215)
科学(165429)
基金(155465)
研究(149389)
(135826)
国家(134813)
科学基金(116608)
社会(99422)
社会科(94413)
社会科学(94394)
基金项目(81347)
(76263)
自然(74698)
自然科(73080)
自然科学(73067)
自然科学基金(71750)
教育(68413)
(65596)
资助(63916)
编号(57640)
(47312)
重点(46762)
成果(45820)
(44447)
国家社会(43126)
(42366)
教育部(41157)
创新(39920)
科研(39912)
人文(39345)
期刊
(142429)
经济(142429)
研究(92326)
中国(56940)
学报(45754)
(45136)
科学(43955)
管理(43753)
(41516)
大学(36164)
学学(33956)
农业(28661)
教育(28516)
(26686)
金融(26686)
技术(26494)
经济研究(24992)
财经(23843)
业经(20883)
(20747)
问题(20004)
(17583)
(16442)
世界(16113)
统计(16018)
国际(15959)
技术经济(15042)
(14052)
(13893)
理论(13570)
共检索到450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进社  洪丽璇  蔡建明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有什么特征?论文首先在生产与生活能源消费之间进行区别,然后在吸收结构分解法内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易行的能源分解方法,对1985~2006年间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和时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近20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生产能源消费始终占据支配地位,但生活能源消费已经加快;在全国范围上讲,从长期看,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起到减少能源消费的作用,反而向着增加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费处于重要的规模扩张阶段,技术进步一直是能源消费量减少的关键因素;中国的节能潜力巨大,不仅仅在技术领域,而且存在于产业结构中;从各产业能源消费上看,节能应是全面的,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和主要能源产品的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形成的内在动因在于城市化进程所依赖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优势、产业结构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递减分布。科学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对促进城市化进程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勃  雷家骕  
中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与之相伴随的是大量的能源需求。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能源需求与面临的能源制约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讨论了城市化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基于灰色系统Verhulst模型预测了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避免了基于钱纳里模型预测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缺陷。并通过检验城市化水平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到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从而预测了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结合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目标中关于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指出了中国节能降耗任务的艰巨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振国  王玲利  
本文分别对我国1985-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三个部门服务出口与GDP的数据进行了图示分析和OLS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下:服务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三部门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我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的比重太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尽合理,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服务出口,并培育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壮雄  张明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偏向中小城市"到"城市自由竞争"再回归到"偏向中小城市"的振荡调整,有关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序贯增长的"接力赛"机制,揭示了城市发展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从最大城市不断向规模次之的城市序贯转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3—2013年"城市自由竞争"时期的城市数据对城市序贯增长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样本的后推,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从早期左低右高的"U型"结构不断扁平化,并趋于向"倒U型"结构反转;特大城市的城镇化优势正在不断向大城市甚至中大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剑华  秦敬云  
基于Logistic模型,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运用LMDi模型分解分析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原因,对城市化进程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水平仍将处于加速发展的上升期,2020年、204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分别提升至61.63%、77.91%;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呈减缓态势;经济规模是推动中国碳排放持续增长的主导因素,城市化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则是促进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动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荣  伍湘凌  
本文利用熵值法对中国城镇化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综合城镇化水平与消费水平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消费率呈指数递减趋势下降,而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呈指数递增趋势不断上升;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四个动力因子均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土地城镇化的作用最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慧  陈锦  
利用1999~200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可以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恩格尔系数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此外,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东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的矛盾,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琳  李娟  李影  
文章基于二级CES生产函数及城市化增长函数,构建了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增长阻力模型,并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力为0.0199%,换言之,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全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比没有土地资源约束的情形下降低0.0199%;从全国横向比较研究来看,各地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力各不相同,而且差异较大;从全国三大区域空间分布来看,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阻力的平均值由东至西逐渐递减,呈现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较为一致的空间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鸣然  赵敏  
基于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IRF)和方差分解函数(VD)揭示中国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能源、环境、经济三系统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协调的关系,这符合研究期内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事实。中国经济发展表现为以大量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如此,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切实维护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不仅要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能源利用策略,而且要加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国安  张河水  胡晶晶  
城市化的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住房问题,需要向城市住房困难居民提供住房保障,另一方面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也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住房保障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被拆迁居民、进城农民工和城市新增人口是城市化过程中新增的主要的住房保障需求群体,住房保障的发展应努力满足他们的住房保障需求,按照积极鼓励、稳步推进的原则促进住房保障的发展,通过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方式促进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本文选用1985 ̄2003年期间我国的六类环境污染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了环境污染与我国人均收入变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基于MaddalaandKim提出的改进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协整关系的四类变量中,只有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正的协整关系,其他三类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协整关系均为负,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其次,分别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与TodaandYamamoto提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六类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艺容  
消费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化又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论述了城市化对消费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了我国城市化滞后的表现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1 978— 2 0 0 0年间的城市化与过去相比 ,无论是政策上 ,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变化 ,城市化表现出加速趋势。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城市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背景下进行的 ,发展小城镇就成为比较可行的选择 ,因此也带来了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 ,应该实行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举的发展方针 ,以适应中国人口太多和资源短缺的国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