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4)
2023(16199)
2022(13646)
2021(12766)
2020(10400)
2019(23999)
2018(23815)
2017(45449)
2016(24705)
2015(28163)
2014(28277)
2013(27808)
2012(25737)
2011(23177)
2010(23074)
2009(21015)
2008(20443)
2007(17842)
2006(15816)
2005(14072)
作者
(71592)
(59504)
(59069)
(56389)
(38171)
(28375)
(26824)
(23396)
(22761)
(21103)
(20357)
(20290)
(18798)
(18645)
(18401)
(18334)
(17852)
(17560)
(17054)
(16878)
(14682)
(14633)
(14266)
(13481)
(13269)
(13194)
(13048)
(13035)
(11863)
(11827)
学科
(103740)
经济(103610)
管理(69923)
(64179)
(51482)
企业(51482)
方法(44946)
数学(39010)
数学方法(38578)
中国(31897)
(28151)
(23232)
(22780)
业经(22305)
地方(20221)
(20037)
贸易(20025)
(19477)
环境(18950)
农业(18616)
(18298)
(16425)
理论(16011)
(15474)
银行(15431)
(14929)
(14899)
金融(14898)
(14807)
技术(14299)
机构
大学(357746)
学院(352847)
(146105)
经济(143064)
管理(137866)
研究(124728)
理学(119191)
理学院(117823)
管理学(115758)
管理学院(115152)
中国(93029)
(77897)
科学(76682)
(63939)
(62410)
研究所(57103)
(56048)
中心(55205)
财经(51904)
业大(51860)
北京(49828)
(49598)
(48152)
师范(47735)
(47392)
(45378)
经济学(44832)
农业(43931)
经济学院(40370)
(40289)
基金
项目(242189)
科学(190849)
基金(177616)
研究(176560)
(155759)
国家(154268)
科学基金(131780)
社会(113054)
社会科(107072)
社会科学(107044)
基金项目(94028)
(90998)
自然(84849)
自然科(82894)
自然科学(82875)
自然科学基金(81364)
教育(79750)
(77758)
资助(72915)
编号(70585)
成果(57410)
(53930)
重点(53842)
(51618)
(49259)
课题(48554)
国家社会(47325)
教育部(46290)
创新(46107)
科研(46036)
期刊
(160699)
经济(160699)
研究(108140)
中国(66955)
学报(56925)
科学(53377)
(51521)
管理(50819)
(45956)
大学(43397)
学学(40559)
教育(38819)
农业(36139)
技术(29047)
(28968)
金融(28968)
经济研究(26641)
财经(25174)
业经(24657)
问题(21964)
(21654)
(19645)
图书(19447)
(17122)
科技(16856)
技术经济(16848)
理论(16605)
世界(16516)
(16403)
现代(16137)
共检索到52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梅瑞  
本文采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地区消费模式划分为六个:最高消费模式区、高消费模式区、高原消费模式区、中等消费模式区、低消费模式区以及最低消费模式区;进一步将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地区消费结构划分为九个类型:饮食主导型消费结构、生存型消费结构、吃穿通讯主导型消费结构、衣食比重悬殊型消费结构、标准型消费结构、经济实用型消费结构、偏重教育和居住型消费结构、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结构以及轻吃重穿型消费结构。这种定量划分法比纯粹的按地理位置划分等定性方法更为科学和客观,有利于制定以省级为对象的消费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备  钱学锋  
本文基于生活成本指数视角,利用1992-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家户部门消费福利的影响,从而揭示其在微观层面的利益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成本指数呈上升趋势,且在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间存在差异,这主要源于家户部门间的消费结构异质性和不同产品间价格的涨幅差异。贸易自由化引致的进口关税削减会降低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品与消费性服务生活成本指数。特别地,贸易自由化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实际消费福利差距。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或贸易自由化战略,充分发挥其在增进消费者福利和调节利益分配方面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瑷峥  姜月香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急剧上升,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增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家庭节能将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阐述了能源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梅  徐紫瑞  闫晓霞  杨晴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城乡、区域和收入阶层分析居民家庭碳排放及结构的演进情况,借鉴广义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技术研究2012—2018年我国四大区域居民家庭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家庭碳排放大于乡村且呈上升趋势,二者差距随时间变大;(2)在三种分类标准下,食品烟酒、居住和生活用品类碳排放始终是造成各类家庭碳排放差异的主要原因;(3)2012—2018年,城乡差异、收入水平和交通出行在多数时间对四大区域家庭碳排放影响显著,但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梅  徐紫瑞  闫晓霞  杨晴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城乡、区域和收入阶层分析居民家庭碳排放及结构的演进情况,借鉴广义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技术研究2012—2018年我国四大区域居民家庭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家庭碳排放大于乡村且呈上升趋势,二者差距随时间变大;(2)在三种分类标准下,食品烟酒、居住和生活用品类碳排放始终是造成各类家庭碳排放差异的主要原因;(3)2012—2018年,城乡差异、收入水平和交通出行在多数时间对四大区域家庭碳排放影响显著,但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红伟  
:1999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 30个省、区、市进行了 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本文试图通过这次调查 ,研究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家庭的支付能力和内在潜力。同时 ,通过这些现象分析启动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的可行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业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能源消费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31个省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收入水平和气温差异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是家庭能源消费产生时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各地区实现能源消费向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莉娜  曲建升  邱巨龙  曾静静  李燕  
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指居民在家庭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31个省区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并从时间、空间角度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1995—2010年,人均家庭生活消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各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主要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和居住消费碳排放上升趋势最显著。(2)在空间上,中国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由东南沿海各省向西北内陆各省递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对不同成员构成的家庭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家庭福利的评估和贫困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际研究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却少有研究涉及。文章应用Kakwani和Son考虑消费替代效应的规模经济研究框架,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总体规模经济性和分项消费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估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祝伟  夏瑜擎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家庭负债规模迅速增长,而这些负债行为可能为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一现象并不符合经典消费理论的预测,即负债的增加会更好地平滑家庭的跨期消费,从而有助于提高家庭福利;而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所倾向的保守家庭决策行为分析是一致的,即家庭负债是不得已的行为。鉴于此,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性负债行为的驱动因素、背后的经济机理和影响后果。研究发现,购买房屋和以购买汽车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显著增加了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家庭负债,而以家庭健康风险为代表的医疗消费和以适龄教育年龄的人口比例为代表的教育支出较高的家庭却有较低的家庭负债。进一步对家庭负债行为背后的经济机理检验后发现,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性负债行为表现出异质性:一方面,负债行为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医疗支出和教育支出水平高的居民家庭有更强的储蓄动机,并不倾向于通过负债来平滑消费;另一方面,与经典消费理论一致,中国居民家庭更倾向于通过负债来平滑耐用品消费。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家庭负债使得以户主抑郁程度为代表的居民家庭福利水平降低,住房购买行为显著降低了居民的家庭福利水平,说明"房奴"压力凸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应区别对待居民家庭不同类别的支出,并采取不同的信贷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对不同成员构成的家庭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家庭福利的评估和贫困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际研究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却少有研究涉及。文章应用Kakwani和Son考虑消费替代效应的规模经济研究框架,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总体规模经济性和分项消费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估计。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伟强  周从意  
基于我国城市居民金融知识的量化测度数据,本文指出,尽管财务收支、经济决策等金融行为贯穿于家庭生活方方面面,但总体看,城市家庭的平均金融知识水平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翊  侯莉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能耗,影响居民能源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作为消费主体,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量化人口因素的影响,表明城镇化率、抚养比、受教育程度都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变量。城镇化率和抚养比与人均家庭能耗成正比。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总能耗成正比,与间接能耗成反比,说明教育程度的提高起到了降低居民间接生活能耗的作用,但总体还是使居民能耗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