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6)
2023(15022)
2022(12649)
2021(11874)
2020(9656)
2019(22380)
2018(22278)
2017(42549)
2016(23340)
2015(26501)
2014(26680)
2013(26248)
2012(24221)
2011(21842)
2010(21641)
2009(19648)
2008(19204)
2007(16695)
2006(14723)
2005(13124)
作者
(67517)
(56070)
(55619)
(53128)
(35926)
(26764)
(25247)
(22135)
(21453)
(19939)
(19196)
(19090)
(17766)
(17575)
(17289)
(17273)
(16835)
(16536)
(16088)
(15883)
(13830)
(13794)
(13453)
(12646)
(12479)
(12426)
(12296)
(12240)
(11226)
(11146)
学科
(98177)
经济(98071)
管理(66206)
(59472)
(48315)
企业(48315)
方法(42544)
数学(36894)
数学方法(36470)
中国(30349)
(25493)
(21783)
(21323)
业经(21104)
地方(19631)
(18818)
贸易(18807)
(18311)
环境(18311)
(17171)
农业(16782)
(15633)
理论(15378)
(14381)
银行(14339)
(14244)
(13722)
技术(13658)
(13633)
金融(13632)
机构
大学(336622)
学院(331706)
(135951)
经济(133045)
管理(129783)
研究(116861)
理学(112299)
理学院(111004)
管理学(109048)
管理学院(108478)
中国(87054)
(73596)
科学(72566)
(59055)
(58488)
研究所(53572)
(52651)
中心(51540)
业大(49049)
财经(48064)
北京(46976)
(46519)
(45058)
师范(44659)
(43884)
(42669)
经济学(41639)
农业(41283)
(37997)
经济学院(37528)
基金
项目(228404)
科学(179890)
基金(167301)
研究(166325)
(146309)
国家(145157)
科学基金(124272)
社会(105887)
社会科(100312)
社会科学(100287)
基金项目(88767)
(85877)
自然(80397)
自然科(78564)
自然科学(78547)
自然科学基金(77114)
教育(75226)
(73610)
资助(68743)
编号(66439)
成果(54219)
重点(50923)
(50790)
(48821)
(46449)
课题(45864)
国家社会(44184)
教育部(43505)
创新(43488)
科研(43451)
期刊
(147411)
经济(147411)
研究(100886)
中国(62469)
学报(53737)
科学(50330)
(48379)
管理(47538)
(42660)
大学(40841)
学学(38145)
教育(36934)
农业(34023)
技术(27777)
(27028)
金融(27028)
经济研究(23937)
财经(23338)
业经(22233)
问题(20798)
(20064)
图书(18529)
(18176)
(16202)
技术经济(15957)
科技(15928)
理论(15807)
现代(15318)
(15287)
资源(15118)
共检索到486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鹦  李军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准公用物品,其外部效应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的发生,实施拥堵收费的目的则是使交通拥堵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确保城市道路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应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交通需求,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应用合作博弈相关理论对城市道路拥堵网络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同一时刻各个路段的通勤者数目这一角度定义拥堵成本,重点证明了拥堵成本为凸函数的城市道路拥堵网络博弈存在非空的核,拥堵成本为凹函数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博弈虽不存在非空的核,但总是存在最优的树网络,最后,结合上述结论对城市道路拥堵收费进行讨论,从理论上对拥堵收费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储诚山  陈洪波  陈军  
分析城市道路客运交通内涵,能源消耗种类及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类别。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能源活动水平数据来源、燃料排放因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天津市城市道路客运交通为案例,对2013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行业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核算方法的可应用性进行验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国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龚鹏飞  
为有效应对城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运用AHP方法构建多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城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级进行了研究。建立以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事件发生区域城市道路网脆弱性及城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机构弹性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指标进行了量化和说明,计算综合评分,最后确定应急响应等级。以一起治安事件引发的城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应急响应分级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良川  金勇  
 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内涵、功能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现状进行反思与检讨。以社会学视角从可达性权利、愉悦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分析了道路交通环境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果  
具有快捷、舒适、灵活特性的小轿车在缩短空间距离、拓宽人们活动的天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交通会导致增大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降低交通效益、吞噬耕地等许多城市问题。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应优先发展大型公共交通,对小轿车交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限制,以避免发达国家城市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交通的老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岚  
我国许多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现象,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并严重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本文引入价值管理的概念,对城市道路交通方式进行了价值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春  
基于"博弈论"观点,对道路交通的拥堵和道路交叉路口或行人过街进行深度剖析,发现侵占公共交通资源主要来源于过多的私有车辆,同时,"中国式过马路"反映中国民众交通守法意识淡薄。最后指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限制私有车辆增长,并采取限号措施有效限制私有车辆进入城市中心区,要求大家遵循道路交通规则,注意礼让,杜绝乱停乱放,将道路安全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项英辉  欧阳文静  
选取31个省份的人均交通运输业省份生产总值等七项安全指标,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安全数值进行计算,得到各省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水平综合值以及排序。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晓琦  
随着信息技术的纵向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对城市道路交通治理的新要求,以城市现代化发展为目标的交通治理体系研究极具必要性。城市道路交通治理是体现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构建以交通服务为核心、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多元治理主体为导向的城市道路交通治理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世伟  杨雨帆  
基于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促进城市道路交通方式良性进化等三个方面的考量,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原理,提出城市道路交通方式应遵循和谐共生、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新模式。根据每个城市的资源状态和管理价值取向,综合协调发展各类道路交通方式,最终为科学合理地构建符合自身特色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宏  王春杨  
城市道路的供给不足严重的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实现,道路使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了这一资源的稀缺性以及道路使用外部性的增加,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分别是从福利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将城市交通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从而解决交通拥挤的经济手段。只有综合利用两种经济手段,并辅之以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