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1)
2023(8173)
2022(6419)
2021(5882)
2020(4739)
2019(10686)
2018(10613)
2017(19607)
2016(10731)
2015(12373)
2014(12360)
2013(12089)
2012(11145)
2011(10267)
2010(10315)
2009(9660)
2008(9540)
2007(8310)
2006(7734)
2005(7437)
作者
(30109)
(25053)
(25004)
(24084)
(16186)
(11833)
(11374)
(9757)
(9736)
(8791)
(8745)
(8387)
(8130)
(8007)
(7924)
(7893)
(7468)
(7344)
(7240)
(6927)
(6466)
(6044)
(5972)
(5766)
(5669)
(5602)
(5508)
(5457)
(5014)
(5007)
学科
(52184)
经济(52123)
管理(26838)
(23692)
中国(21736)
方法(17793)
(16810)
企业(16810)
数学(15936)
数学方法(15831)
(14146)
地方(11170)
(11037)
贸易(11025)
业经(10819)
(10781)
(10584)
(9445)
(9315)
农业(9130)
(8941)
银行(8936)
(8688)
(8497)
环境(7956)
(7936)
金融(7936)
(7562)
城市(7535)
发展(7270)
机构
大学(157315)
学院(153421)
(74066)
经济(72691)
研究(61600)
管理(54946)
中国(48957)
理学(46065)
理学院(45478)
管理学(44860)
管理学院(44558)
(35405)
科学(33633)
(32615)
(30029)
中心(27391)
研究所(27103)
财经(25760)
经济学(25118)
(23701)
北京(23180)
(23101)
(22620)
经济学院(22572)
(22294)
(21861)
师范(21717)
财经大学(19182)
业大(18444)
科学院(18412)
基金
项目(99037)
科学(79940)
基金(75337)
研究(74055)
(65677)
国家(65194)
科学基金(55835)
社会(51434)
社会科(48899)
社会科学(48890)
基金项目(38682)
(33941)
教育(33160)
自然(33127)
自然科(32450)
自然科学(32443)
自然科学基金(31891)
资助(30474)
(30260)
编号(27774)
成果(23529)
(23505)
国家社会(23283)
重点(22672)
中国(22482)
(22392)
教育部(20573)
课题(20072)
(19636)
人文(19222)
期刊
(83859)
经济(83859)
研究(55698)
中国(34127)
(23326)
科学(21662)
(21650)
管理(21631)
学报(21088)
(17735)
金融(17735)
教育(17121)
大学(16806)
学学(15314)
经济研究(14667)
农业(14539)
财经(13477)
问题(13286)
技术(11894)
(11888)
(11531)
业经(11098)
世界(10708)
国际(10499)
(8688)
图书(8158)
(7836)
现代(7635)
技术经济(7393)
城市(7338)
共检索到248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或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程.它有两种含义:一是人口地理属性的改变,由分散的乡村人口变为聚居的城市人口;二是社会属性的改变,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随着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速度也越来越快,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翠玲  王建红  
在我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一些论争,这些论争主要是基于研究者的不同立场和研究视角而导致的。这些论争所以存在,在于其未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基于此,应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不同类型乡镇和农村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怀儒  
所谓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产业、资本、市场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的本质是工业化,工业的发展必然促使人口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这种人口流动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大致是同步的。然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群  
城市化问题为多学科所关注,本文从对城市化的概念进行剖析入手,就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朱翠萍  
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将取决于城市化的进程。遗憾的是,有关中国城市化的研究严重不足,尤其是实证分析的成果极少。现存文献大多局限于讨论城市化战略究竟是选择中小城市还是超大城市,抑或是城市群的发展道路。也有部分学者关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伴随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梳理和概括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城市化值得注意的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仲小敏  
本文在分析民工潮现象表征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相撞击是形成民工潮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从正负两方面效应阐述了民工潮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正面影响;最后提出民工潮的疏导化解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爽,姚士谋,章以本  
本文针对近期中国城市进程中存在的部分急功近利趋势,通过综合分析土地、水资源、环境质量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国情,提出城市化应适度发展,目标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并根据中国目前所处工业化初期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稳步发展的几点战略性和政策性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继明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偏重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而言,所强调的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无论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工业化进程,也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都严重滞后。鉴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采取以特大和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模式,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农民自主推进城市化进程,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取代所有制歧视,并相应建立保护基本农田的机制、土地开源节流机制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杨现领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都与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一方面,这种巨大的城市化空间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市场、资源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的重要约束。因此,解决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淑娥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纲  
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需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物流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支撑手段。物流支撑产业转移,推动经济一体化,提升城市与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城市为单元,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城市物流体系,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排放,是建设和谐城市、幸福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裕民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大部分都属于初步实 现现代化的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还处于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阶段。因此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提高城市化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垠  
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陷阱"的各种弊病严重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凸显了出来。选择一批二线城市群建立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后工业化经济试验区",不仅有利于压缩中国在"工业化中后期"的停留时间,而且对摆脱已现端倪的"发展陷阱",并规避其诸多弊端有着显著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的大型、特大型城市目前不宜作为"后工业化经济试验区"试点的选址,而中国的二线城市群也必须在满足了与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指标后方可进入备选方案之中。本文指出:"后工业化经济试验区"试点既是对现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后各种弊端的一种反思,亦是有针对性地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及产业结构进行一种前瞻性的布局,如试验成功,则表明:中国的工业化与后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宋丁  
中国未来15年的城市化将呈现"中间平稳、双向突破"的基本格局和趋势,即中等规模的城市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战略突破将发生在城市化的两端,即大城市和小城镇两个方向上。经济的力量将继续推进大城市的强劲发展,而国家政策导向将全力扶持大量小城镇的成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妍  黄志龙  
关于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争论颇多,本文试图就这些争论提出自己的判断。依据钱纳里标准和IU、NU比以及与同类国家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化水平而言有所滞后,但滞后程度较小;当前的城市化速度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未盲目冒进。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分析后发现,未来十五年我国城市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但其发展速度与前十五年相比将有所减缓。估计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2025年将达到60%左右。此后,城市化速度显著减缓,2040年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5%,2050年达到70%左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