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1)
2023(16556)
2022(13684)
2021(12945)
2020(10921)
2019(25462)
2018(25192)
2017(47885)
2016(26031)
2015(29812)
2014(29824)
2013(29206)
2012(26623)
2011(23896)
2010(24019)
2009(22116)
2008(21650)
2007(18999)
2006(16449)
2005(14660)
作者
(74320)
(62199)
(61965)
(59210)
(39446)
(29771)
(28347)
(24385)
(23636)
(22004)
(21073)
(21012)
(19697)
(19662)
(19540)
(19172)
(18604)
(18497)
(17965)
(17898)
(15275)
(15270)
(15214)
(14228)
(14005)
(13977)
(13717)
(13580)
(12541)
(12350)
学科
(111648)
经济(111543)
管理(71335)
(69093)
(54857)
企业(54857)
方法(52024)
数学(46594)
数学方法(45887)
中国(33137)
(30565)
(26071)
业经(23090)
地方(21449)
(21400)
贸易(21386)
(21175)
(20803)
农业(20392)
(19373)
理论(17010)
(16270)
(16251)
银行(16237)
财务(16178)
财务管理(16138)
环境(15829)
(15756)
(15495)
金融(15492)
机构
大学(370949)
学院(370376)
(155527)
经济(152414)
管理(142416)
研究(126709)
理学(123390)
理学院(121937)
管理学(119463)
管理学院(118771)
中国(95851)
(79328)
科学(77850)
(68088)
(63281)
(60966)
中心(58304)
研究所(57822)
财经(55065)
业大(55037)
(53863)
(50225)
北京(49799)
经济学(48788)
(48579)
师范(48087)
农业(47913)
(45973)
经济学院(44045)
(42697)
基金
项目(252022)
科学(199493)
基金(185233)
研究(180799)
(162390)
国家(161143)
科学基金(138770)
社会(115945)
社会科(110035)
社会科学(110005)
基金项目(97447)
(96863)
自然(90694)
自然科(88719)
自然科学(88695)
自然科学基金(87080)
教育(84249)
(82625)
资助(76714)
编号(72180)
成果(57926)
重点(57133)
(56109)
(54078)
(52223)
课题(50043)
国家社会(48995)
创新(48932)
科研(48680)
教育部(48163)
期刊
(163669)
经济(163669)
研究(105789)
中国(70254)
学报(57581)
(54990)
科学(54216)
(52970)
管理(51710)
大学(44177)
学学(41477)
教育(38140)
农业(37430)
技术(34176)
(31059)
金融(31059)
经济研究(27577)
财经(26952)
业经(25792)
(23272)
问题(23234)
(21492)
统计(20040)
(18852)
技术经济(18602)
(18051)
(17657)
图书(17014)
资源(16965)
世界(16931)
共检索到538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顺  李超  韩江波  
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空间变迁的动态过程,城市化由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不仅必须是适应一定条件、能实现以及可持续的城市化,而且应具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优质高效的特征,更应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论一脉相承。通过采用要素结构、需求结构、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四个指标,对中国城市化驱动力进行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分析可知: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及资本驱动的特征。为与"十二五"规划中"五年提高4%"的注重质量型城市化推进的发展思路和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相吻合。应采取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在对城市化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星星  曾辉  
基于1992-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城市群尺度以及地级市尺度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压力动态变化以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国家尺度的耕地压力呈下降趋势;省级尺度上的耕地压力表现为南增北减,东部和西部省份增加,中部和东北省份减少;城市群尺度上的耕地压力明显高于非城市群地区,三大城市群是我国耕地压力堪虞地区;地级市尺度上,基于蒙地卡罗模拟,中国43%的地级市耕地压力大于1,29%的地级市耕地压力大于1.5。并建立了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城市群尺度和地级市尺度的多层线性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永洪  陈剑伟  
本文构建了一类部分线性固定效应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在此模型中,综合考虑了固定效应、参数自变量和非参数自变量的影响。基于截面拟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模型的参数部分和非参数部分进行了估计,并在个体数n和时期数T都很大的情况下,推导估计量的大样本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量具有一致性,参数估计量满足渐近正态分布并且收敛速度为(nT)(1/2)。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基于空间相关性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以2007—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房价波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相邻区域技术创新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提高0.38%;在空间上,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67%,而相邻区域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25%,表明房价上涨不仅对本区域技术创新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对相邻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稳定房价预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平衡房价间接效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技术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志旺  
文章依据空间杜宾模型构建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型,利用我国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时期固定效应模型、空间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并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动力因素分解,认为产业结构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因素,不同省级行政单位的城市化发展存在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本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对其他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辛龙  李振江  何琛  
基于2006—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旅游资源诅咒系数及ESDA分析旅游资源诅咒的时空分异特征,首次运用GWR模型探索其驱动力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旅游资源诅咒总体呈"西高东低"空间分布格局,2006—2016年高危区省份逐渐减少,省际差异逐步缩小,均衡发展趋势有所体现。(2)旅游资源诅咒空间关联性与集聚态势逐渐增强,两极分化特征显著。(3)人才规模、交通可达性、城市化水平、服务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资源诅咒的主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呈"东北高中南低""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部高东北低"空间分布格局。鉴于此,提出优化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吕文凯  贺斌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城市间效率的发展存在空间正的相关性;同时,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对城市效率起促进作用,城市集聚、政府干预、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效率。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城市群、城市圈发展的视角下实现跨区域协调合作,科学合理实现要素流动,实现城市效率的共同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方大春  张凡  
人口城市化究竟是做大首位城市,还是各城市均衡发展,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笔者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2012年数据,建立空间动态模型探索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自回归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整体上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过程中首位城市规模越大,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越不利。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估计结果不仅支持空间自回归动态面板模型结果,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相邻省份城市化水平提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相邻省份城市首位度越高,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固定资本存量、财政投入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有负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世成  郭凌寒  
城市及周边区域是雾霾污染的重灾区。基于人口、土地和产业城市化的三维视角,以长江经济带城市化进程与雾霾污染的现状为基础,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化进程对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与现实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与城市化进程的地理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不同口径城市化指标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异质性,户籍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均与雾霾污染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户籍人口城市化已进入曲线拐点的右侧,土地城市化仍处于曲线拐点的左侧。人口和产业城市化存在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土地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空间虹吸效应主要发生在本地区内部。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方大春  张凡  
人口城市化究竟是做大首位城市,还是各城市均衡发展,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笔者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2012年数据,建立空间动态模型探索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自回归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整体上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过程中首位城市规模越大,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越不利。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估计结果不仅支持空间自回归动态面板模型结果,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相邻省份城市化水平提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相邻省份城市首位度越高,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华  李廉水  刘军  
本文构建了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环境规制对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阶段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中期阶段城市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的促进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华  李廉水  刘军  
本文构建了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环境规制对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阶段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中期阶段城市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的促进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丽丽  彭代彦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城市偏向、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全国看,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显著,财政支农比例增加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科教文卫事业财政支出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率、政府行为和金融发展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地区看,东中西部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仍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扩大作用依次递增,财政支农等变量在东中西部有不同表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潘孝珍  庞凤喜  
中国地方政府没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但仍然可以通过企业所得税优惠开展中国式税收竞争。本文在构建省级企业所得税优惠衡量指标的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空间滞后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地方政府间存在无序的策略互补式税收竞争,并且在企业所得税名义税收优惠上的竞争比实际税收优惠更为激烈。中央政府有必要从企业所得税名义税收优惠入手,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间的企业所得税竞争行为,但同时也应该保持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及其实施效果的连续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东坡  
城镇居民收入作为农村居民城市化决策函数中的核心变量,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与经典的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将城镇居民收入限定为工资收入不同,以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为基本假定,考察收入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通过对2005—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表明:(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但工资性收入对中国现阶段城市化作用弱化,而非工资收入对城市化拉动作用更强;(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对城市化负面影响越明显;(3)各项城镇居民收入对城市化的拉力对比随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变化而动态演进,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这一结论既解释了当前中国面临的城市化困境,也为推动城市化策略转变指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