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8)
2023(7882)
2022(6199)
2021(5732)
2020(4563)
2019(10473)
2018(10253)
2017(19333)
2016(10443)
2015(11952)
2014(11887)
2013(11537)
2012(10553)
2011(9721)
2010(9622)
2009(8963)
2008(8769)
2007(7622)
2006(6907)
2005(6429)
作者
(29178)
(24220)
(24149)
(23147)
(15579)
(11308)
(10968)
(9461)
(9359)
(8439)
(8376)
(8002)
(7750)
(7681)
(7636)
(7621)
(7269)
(6971)
(6931)
(6657)
(6053)
(5865)
(5772)
(5510)
(5461)
(5371)
(5258)
(5079)
(4864)
(4817)
学科
(51301)
经济(51250)
管理(27217)
(22047)
中国(20714)
方法(18290)
数学(16612)
数学方法(16544)
(15399)
企业(15399)
(13052)
(10814)
(10679)
贸易(10672)
地方(10566)
(10445)
业经(10025)
(9056)
(8896)
农业(8483)
环境(7902)
(7832)
(7696)
(7549)
银行(7543)
城市(7490)
(7354)
(7346)
(7316)
金融(7316)
机构
大学(154509)
学院(150618)
(74310)
经济(73064)
研究(60477)
管理(54685)
理学(46710)
中国(46320)
理学院(46124)
管理学(45546)
管理学院(45251)
(34357)
科学(33497)
(32841)
(29695)
研究所(26969)
财经(26130)
经济学(25734)
中心(25598)
(24223)
经济学院(23202)
北京(22260)
(22116)
(21901)
(20364)
(20276)
师范(20229)
财经大学(19650)
业大(18588)
科学院(18426)
基金
项目(100651)
科学(81281)
基金(77247)
研究(74209)
(67741)
国家(67300)
科学基金(57436)
社会(52223)
社会科(49735)
社会科学(49723)
基金项目(39999)
自然(34139)
(34110)
自然科(33430)
自然科学(33422)
自然科学基金(32844)
教育(32468)
资助(31064)
(30517)
编号(27079)
(24011)
国家社会(24008)
重点(22972)
中国(22862)
(22740)
成果(22612)
教育部(20939)
(19997)
人文(19484)
课题(19369)
期刊
(80917)
经济(80917)
研究(52848)
中国(30319)
(23698)
科学(21787)
学报(21347)
(20947)
管理(20415)
大学(16870)
学学(15813)
经济研究(14949)
农业(14484)
(14322)
金融(14322)
财经(13703)
问题(12922)
教育(12883)
(12073)
(11176)
世界(11001)
技术(10745)
国际(10210)
业经(10154)
(8647)
现代(7639)
城市(7286)
技术经济(7173)
(7051)
资源(6911)
共检索到231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贞柏  
本文在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利条件及相应的障碍;判断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渐进化、区域化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应该采取中小城镇为主的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规划、引导、督促及协调的职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昌兵  
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工业化时期,政府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经济,而在城市化阶段,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这一转变表现为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减小而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使政府公共支比重增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就增加0.6293个百分点,且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随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鹏扬  李雪峰  李强  
地方政府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中国区域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基于中央-地方关系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等视角,侧重于分析地方政府在既有激励约束条件下会"如何作为"。文章基于实践,总结提出将中国地方政府拟化为一个理性经济主体-"公司",从"经营公司"的视角来理解地方政府在外部机制和制度约束下的运作逻辑,以此分析地方政府城市经营的逻辑。研究表明,在中国分税制、土地制度、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多重约束下,地方政府"公司化"运营行为导致了地方上较高的土地财政规模和过去几十年中"化地不化人"的城市化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俊贵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型工业化给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重要动力。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市化落后局面;采取多途径发展方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把握国际化发展趋势,推进信息化城市建设。这样,才能使中国城市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作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土地没有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约束;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年间,土地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约束逐渐显现。中国怎样在土地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城市化?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通过城市化战略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2)发展大中城市,通过大中城市内容丰富的服务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发展重点乡镇,推进撤乡并镇,加强土地整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陈波翀  
本文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建立了开放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模型。模型表明,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面临资源的硬约束和制度约束,表现为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的开放特征。模型提出了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城市化快速发展,强调了以土地换保障为核心的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华义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化及其不同路径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本文证明城市化率、城市密度和人口大城市化率提高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正向推动作用,且人口大城市化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高于单纯的城市化。产出大城市化率变动对地方政府规模有U型影响。中国大城市化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高行政级别城市的膨胀实现的,产出大城市化率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受人口大城市化率的影响。本文用中国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该理论机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高度吻合,且结果是稳健的。在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本文为中央政府通过优化城市的布局和形态,从而实现对地方政府规模膨胀的控制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淑娥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纲  
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需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物流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支撑手段。物流支撑产业转移,推动经济一体化,提升城市与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城市为单元,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城市物流体系,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排放,是建设和谐城市、幸福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裕民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大部分都属于初步实 现现代化的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还处于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阶段。因此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提高城市化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芦华  
城市化进程在"以物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政府履行职能出现偏差,忽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出现社会发展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协调,需要政府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步实现从物到人的根本性改变,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具体到昆明,政府应贯彻落实公共财政理念,加大直接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重视教育机会公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消费需求;以生活质量为导向,构建政府绩效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杰,李江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和动力机制,指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永正  王秀秀  
认为中国传统的城市治理主体单一,目标功利化,治理空间封闭化;传统的城市化在其目标与标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城市化空间与范围方面也存在误区。进一步认为,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治理进行三维战略转型:在治理主体上,应由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型;在治理目标上,应由唯GDP目标转为人本化目标;在治理空间上,应由城乡分割转为城乡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