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5)
- 2023(9996)
- 2022(7956)
- 2021(7464)
- 2020(5977)
- 2019(13525)
- 2018(13424)
- 2017(25782)
- 2016(13898)
- 2015(15778)
- 2014(15621)
- 2013(15695)
- 2012(14480)
- 2011(13440)
- 2010(13629)
- 2009(12597)
- 2008(12381)
- 2007(10866)
- 2006(9985)
- 2005(9191)
- 学科
- 济(69259)
- 经济(69199)
- 农(45834)
- 业(40222)
- 农业(30263)
- 管理(29824)
- 中国(24552)
- 方法(22674)
- 数学(20658)
- 数学方法(20565)
- 企(18155)
- 企业(18155)
- 业经(18039)
- 地方(14888)
- 发(13760)
- 制(13627)
- 贸(13544)
- 贸易(13534)
- 易(13142)
- 财(11448)
- 发展(11143)
- 展(11126)
- 学(10586)
- 体(10504)
- 银(10484)
- 银行(10470)
- 农业经济(10217)
- 行(10179)
- 环境(9737)
- 融(9708)
- 机构
- 学院(203522)
- 大学(202347)
- 济(98736)
- 经济(97074)
- 研究(79502)
- 管理(74838)
- 理学(64256)
- 理学院(63519)
- 中国(62738)
- 管理学(62640)
- 管理学院(62266)
- 农(52674)
- 科学(44928)
- 京(43760)
- 农业(40128)
- 所(39991)
- 财(39679)
- 研究所(36243)
- 中心(35576)
- 业大(34317)
- 财经(31687)
- 经济学(31652)
- 江(29864)
- 经(29250)
- 经济学院(28590)
- 北京(27677)
- 院(27414)
- 范(26915)
- 师范(26729)
- 科学院(25828)
- 基金
- 项目(135008)
- 科学(107944)
- 基金(101412)
- 研究(100974)
- 家(88812)
- 国家(88033)
- 科学基金(74784)
- 社会(69141)
- 社会科(65275)
- 社会科学(65258)
- 基金项目(53323)
- 省(49740)
- 自然(44828)
- 自然科(43832)
- 自然科学(43822)
- 教育(43320)
- 自然科学基金(43061)
- 划(42179)
- 资助(40130)
- 编号(39520)
- 部(31865)
- 成果(31647)
- 发(31518)
- 农(30751)
- 国家社会(30516)
- 重点(30266)
- 中国(28226)
- 创(27265)
- 教育部(26996)
- 课题(26946)
- 期刊
- 济(114825)
- 经济(114825)
- 研究(65893)
- 农(57347)
- 中国(44547)
- 农业(38919)
- 科学(31215)
- 学报(31104)
- 财(26940)
- 大学(24818)
- 管理(24023)
- 融(23650)
- 金融(23650)
- 学学(23551)
- 业经(22464)
- 业(19120)
- 问题(18411)
- 经济研究(17354)
- 教育(16787)
- 财经(15973)
- 世界(15592)
- 技术(14978)
- 农村(14123)
- 村(14123)
- 经(13956)
- 农业经济(13920)
- 贸(12560)
- 经济问题(11622)
- 国际(11224)
- 版(11050)
共检索到317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王喆 杜德瑞
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的三个维度。参照已有工业化不同时期划分依据,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在此时期内,中国正面临着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两个滞后"现状。影响土地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农地转用。中国亟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率的农地转用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建 陈忠暖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关键词:
城市化 滞后 产业体系 门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应相对其自身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是城市化发展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要求,是城市化难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国际经验没有必然关系。通过构建测度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新模型,对三个层次的偏差绝对数和偏差相对数的测度。结果表明,农民进城是工业化提出了城市化的要求,农民工却是城市化滞后的充分表现,因此农民工及其家属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没有农民工城市化将失去意义;与国家发布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更加协调的统计印象相悖,无论以偏差相对数,还是偏差绝对数来衡量,相对于工业化(非农化),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在不断加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关键词:
城市化 滞后发展 评价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松林 李清彬 武鹏
与传统文献把城市化滞后与服务业发展滞后分开解释不同,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得出,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根源在于交易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演进状态。长期低水平演进的交易效率导致"分工刚性",使得整个经济体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分工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亦工亦农"的农民工难以向"全职非农"(完全分工)的市民转变;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自我提供服务,限制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然而,农民工促进城市工业的分工以及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分工使得工业化顺利进行。因此,这种分工结构一直存在意味着长期只存在工业化,而无农民工市民化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双重滞后"。
关键词:
城市化 服务业 工业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俊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判断存在很大差异和争论,其根源主要在于许多研究者对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的相关统计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文章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用于确立中国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基准的经济指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进行国际比较和测算。
关键词:
城市化 滞后性 国际比较基准 人均GDP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伟 王喆
该文旨在分析我国农地转用的制度软约束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作者提出了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农地转用决策模型,在该模型中,农地价值、市地价值、不可逆风险和制度性约束是四个主要变量。聚焦农地转用的制度性约束:首先,农民自主转用农地存在法律限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内生的产权模糊性,导致农民自我维权能力的弱化,难以有效限制地方政府的农地转用;其次,虽然中央政府试图通过用途管制和指标计划纵向控制地方政府的农地转用行为,但由于其自身的多目标性,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目标,纵向控制失灵问题长期存在;最后,现行政治架构和行政体制的局限,农地转用和征收公益性审查过程缺乏民主机制,征收补偿行为和强制执行行为缺乏独立的司法...
关键词:
农地转用 农地制度 软约束 土地征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萍 孙琰华
研究目的:分析和介绍国外农地转用价格的确定方法,为中国农地转用价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转用价格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依据土地收益确定农地转用价格;依据对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确定农地转用价格;依据已有的经济学模型或经验公式确定农地转用价格、确定农地转用价格。研究结论:农地转用价格是土地价格的一种特殊形式,进行中国农地转用价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国外 农地转用 价格 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初枝
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农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控制农地转用规模,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命题。这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认识我国现实中农用地转用存在的问题,找出关键因素所在,建立科学的流转制度,规范农地转用行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竹 张安录 黄凌翔
尽管不少文献对农地转用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农地转用政策在农地-市地配置优化中的作用却较少受到关注。论文从外部性内化的视角出发,利用地方政府农地转用模型对土地用途管制、税费政策的作用机制和配置效应进行研究。在考虑多项政策影响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地方政府决策函数进行拟合,并结合近年来农地外部性测算的结果实证分析了农地转用政策的合理性及其对农地转用数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土地用途管制和税费政策均能显著地抑制农地转用数量,但政策的影响效果则存在差异。其中,税费政策的数量标准与外部性数量基本一致,但土地用途管制对农地转用的抑制效果已经超出了外部性内化的目标。根据这一结果,结论部分讨论了相应的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相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与否是相对与其自身的工业化程度而言的 ,这一滞后的程度 ,不能用“国外城市化水平 -本国城市化水平”去测定。直接用本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数去表示城市化的滞后程度 ,则意味将整个农村不存在非农产业人口 ,视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应状态 ,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再加现行城乡人口统计口径方面的原因 ,需要专门探讨测算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方法。笔者利用工业化程度、城市就业人数、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等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匡算出 :2 0 0 0年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程度为 11 95 % ;并匡算出当年的城市化缺口为 :劳动力人数 85 0 1万、人口数 1 2 9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