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4)
- 2023(7474)
- 2022(5834)
- 2021(5373)
- 2020(4198)
- 2019(9582)
- 2018(9485)
- 2017(17846)
- 2016(9539)
- 2015(11084)
- 2014(11027)
- 2013(10830)
- 2012(9864)
- 2011(9140)
- 2010(9100)
- 2009(8298)
- 2008(8141)
- 2007(6882)
- 2006(6272)
- 2005(5933)
- 学科
- 济(48584)
- 经济(48541)
- 管理(22896)
- 业(20649)
- 中国(19988)
- 方法(17253)
- 数学(15715)
- 数学方法(15664)
- 企(14141)
- 企业(14141)
- 农(12547)
- 贸(10531)
- 贸易(10524)
- 易(10290)
- 地方(9820)
- 业经(9554)
- 发(8727)
- 制(8529)
- 农业(8135)
- 财(8092)
- 银(7478)
- 银行(7470)
- 城市(7426)
- 学(7367)
- 环境(7350)
- 行(7260)
- 融(7068)
- 金融(7068)
- 发展(6842)
- 展(6830)
- 机构
- 大学(142757)
- 学院(139452)
- 济(69256)
- 经济(68133)
- 研究(56876)
- 管理(49705)
- 中国(43903)
- 理学(42361)
- 理学院(41792)
- 管理学(41251)
- 管理学院(40975)
- 京(31880)
- 科学(31450)
- 财(28654)
- 所(27951)
- 研究所(25495)
- 中心(24013)
- 经济学(23975)
- 财经(23378)
- 经(21694)
- 经济学院(21624)
- 农(20950)
- 北京(20672)
- 院(20598)
- 范(19170)
- 师范(19041)
- 江(18893)
- 科学院(17622)
- 财经大学(17600)
- 业大(17424)
- 基金
- 项目(93171)
- 科学(75265)
- 基金(71561)
- 研究(68423)
- 家(62829)
- 国家(62412)
- 科学基金(53264)
- 社会(48128)
- 社会科(45812)
- 社会科学(45801)
- 基金项目(37082)
- 自然(31879)
- 省(31500)
- 自然科(31226)
- 自然科学(31219)
- 自然科学基金(30693)
- 教育(30004)
- 资助(28732)
- 划(28342)
- 编号(24829)
- 部(22210)
- 国家社会(22078)
- 中国(21655)
- 重点(21319)
- 发(21238)
- 成果(20469)
- 教育部(19334)
- 创(18522)
- 人文(17954)
- 发展(17928)
共检索到215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建 陈忠暖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关键词:
城市化 滞后 产业体系 门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应相对其自身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是城市化发展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要求,是城市化难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国际经验没有必然关系。通过构建测度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新模型,对三个层次的偏差绝对数和偏差相对数的测度。结果表明,农民进城是工业化提出了城市化的要求,农民工却是城市化滞后的充分表现,因此农民工及其家属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没有农民工城市化将失去意义;与国家发布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更加协调的统计印象相悖,无论以偏差相对数,还是偏差绝对数来衡量,相对于工业化(非农化),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在不断加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关键词:
城市化 滞后发展 评价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俊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判断存在很大差异和争论,其根源主要在于许多研究者对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的相关统计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文章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用于确立中国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基准的经济指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进行国际比较和测算。
关键词:
城市化 滞后性 国际比较基准 人均GDP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王喆 杜德瑞
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的三个维度。参照已有工业化不同时期划分依据,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在此时期内,中国正面临着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两个滞后"现状。影响土地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农地转用。中国亟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率的农地转用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相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与否是相对与其自身的工业化程度而言的 ,这一滞后的程度 ,不能用“国外城市化水平 -本国城市化水平”去测定。直接用本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数去表示城市化的滞后程度 ,则意味将整个农村不存在非农产业人口 ,视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应状态 ,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再加现行城乡人口统计口径方面的原因 ,需要专门探讨测算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方法。笔者利用工业化程度、城市就业人数、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等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匡算出 :2 0 0 0年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程度为 11 95 % ;并匡算出当年的城市化缺口为 :劳动力人数 85 0 1万、人口数 1 2 9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本书围绕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这个中心内容,以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为主线,构建了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新理论。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探索产业演进、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构建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供求机制的理论模型;其次,从实践的层面分析了中心城市群的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顺 李超 韩江波
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空间变迁的动态过程,城市化由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不仅必须是适应一定条件、能实现以及可持续的城市化,而且应具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优质高效的特征,更应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论一脉相承。通过采用要素结构、需求结构、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四个指标,对中国城市化驱动力进行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分析可知: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及资本驱动的特征。为与"十二五"规划中"五年提高4%"的注重质量型城市化推进的发展思路和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相吻合。应采取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在对城市化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城市结构 城市空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松林 李清彬 武鹏
与传统文献把城市化滞后与服务业发展滞后分开解释不同,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得出,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根源在于交易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演进状态。长期低水平演进的交易效率导致"分工刚性",使得整个经济体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分工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亦工亦农"的农民工难以向"全职非农"(完全分工)的市民转变;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自我提供服务,限制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然而,农民工促进城市工业的分工以及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分工使得工业化顺利进行。因此,这种分工结构一直存在意味着长期只存在工业化,而无农民工市民化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双重滞后"。
关键词:
城市化 服务业 工业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志军 谌莹
从城市化进程的轨迹、发展水平、结构规模等方面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特征,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在于,1978年之前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逆城市化政策,1978~1994年间的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和认识上的误区及城乡二元体制的固化,以及1995年之后在地方政府追求GDP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下所产生的一些抑制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城乡二元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