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3)
- 2023(13006)
- 2022(10758)
- 2021(9942)
- 2020(8161)
- 2019(19155)
- 2018(18535)
- 2017(34540)
- 2016(18933)
- 2015(21648)
- 2014(21736)
- 2013(21716)
- 2012(20355)
- 2011(18515)
- 2010(18518)
- 2009(17462)
- 2008(17363)
- 2007(15170)
- 2006(13322)
- 2005(12228)
- 学科
- 济(90506)
- 经济(90429)
- 管理(47858)
- 业(46055)
- 方法(37949)
- 数学(34256)
- 数学方法(34014)
- 企(33749)
- 企业(33749)
- 中国(29341)
- 农(24869)
- 地方(20343)
- 财(19284)
- 贸(18048)
- 贸易(18040)
- 业经(17699)
- 易(17513)
- 学(16886)
- 农业(16618)
- 制(15363)
- 环境(13286)
- 银(13172)
- 融(13150)
- 金融(13147)
- 银行(13144)
- 行(12655)
- 发(12280)
- 和(11650)
- 体(10817)
- 务(10545)
- 机构
- 大学(281733)
- 学院(277750)
- 济(125789)
- 经济(123405)
- 研究(105355)
- 管理(101703)
- 理学(87427)
- 理学院(86247)
- 管理学(84821)
- 管理学院(84289)
- 中国(79374)
- 科学(62906)
- 京(61311)
- 财(54508)
- 所(53549)
- 研究所(48946)
- 农(48805)
- 中心(47135)
- 财经(43947)
- 经济学(41292)
- 业大(40376)
- 江(40275)
- 经(40191)
- 北京(39114)
- 农业(38440)
- 范(38271)
- 师范(37953)
- 院(37832)
- 经济学院(37502)
- 财经大学(32744)
- 基金
- 项目(186550)
- 科学(147693)
- 基金(138604)
- 研究(134012)
- 家(122140)
- 国家(121248)
- 科学基金(102781)
- 社会(88885)
- 社会科(84374)
- 社会科学(84351)
- 基金项目(73331)
- 省(68878)
- 自然(64710)
- 自然科(63241)
- 自然科学(63223)
- 自然科学基金(62101)
- 教育(60407)
- 划(60059)
- 资助(56033)
- 编号(51806)
- 重点(42828)
- 部(42694)
- 成果(42242)
- 发(41797)
- 国家社会(38796)
- 创(37682)
- 教育部(36436)
- 课题(36284)
- 中国(35898)
- 科研(35765)
- 期刊
- 济(135504)
- 经济(135504)
- 研究(87948)
- 中国(54526)
- 学报(44866)
- 农(44519)
- 科学(42170)
- 财(40809)
- 管理(34914)
- 大学(33598)
- 学学(31475)
- 农业(30298)
- 教育(25789)
- 融(25766)
- 金融(25766)
- 经济研究(23434)
- 财经(22142)
- 技术(21914)
- 问题(20164)
- 业经(19824)
- 经(19286)
- 业(17665)
- 贸(17418)
- 国际(15596)
- 世界(15520)
- 技术经济(14075)
- 资源(13819)
- 统计(13473)
- 版(13134)
- 图书(12799)
共检索到419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和地区收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的城市化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地区城市化水平存在着绝对β收敛,在考虑了空间效应之后,收敛的速度有所加快。同时,这也说明,普通回归模型低估了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速度。本文的启示是:中国省域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示范、带动和学习、模仿现象;空间效应对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具有正向作用;充分利用城市化水平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效应 β收敛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易行健 吴庆源 杨碧云
笔者运用2000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化与农村消费的关系进行深入考察;通过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分解,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收入效应及示范效应进行衡量。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确实对农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提升效应更明显;城市化对农村消费的收入效应主要通过工资收入渠道起作用;城市化进程中的示范效应主要通过非刚性消费品拉动农村消费增长。最后,笔者从实证结果出发,提出促进农村平均消费水平上升的城市化渠道的深层次含义,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平均消费倾向 收入效应 示范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胜
以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化数据为观测样本,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和收敛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水平 异质性 收敛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卫 白永平 张雍华 周鹏 牛宗斌 冯海红
根据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和城市现代等方面,构建中国新型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测评。同时,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考察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收敛性。结果显示:1全国新型城市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2在空间格局分析上,各省域新型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域总体格局呈现三级梯度分布的趋势;新型城市化主要是靠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拉动的。3在收敛分析上,新型城市化存在显著的收敛性,应用合理空间模型(SEM)能加快收敛的时间。4在收敛检验方面,引入变量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程度,并且城镇人口比重最大。研究认为,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然 冉茂盛
为了研究不同省域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和依赖性,本文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2006-2010年城市化与居民消费的空间关系。居民消费的Moran`I指数表明样本期间我国省域的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居民消费在相对较高或者相对较低的省域在空间上趋于集群,并且绝大部分的省域及其邻近的省域居民消费水平存在高度的空间稳定性,政策需向更有助于突破行政区域界线的城镇体系建设方向引导。空间误差模型的建立优化了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更精确地估计了城市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1949—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70年代末,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但与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当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有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因素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1 978— 2 0 0 0年间的城市化与过去相比 ,无论是政策上 ,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变化 ,城市化表现出加速趋势。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城市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背景下进行的 ,发展小城镇就成为比较可行的选择 ,因此也带来了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 ,应该实行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举的发展方针 ,以适应中国人口太多和资源短缺的国情。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 集聚效应 户籍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学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系统产生了影响,如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25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1990~2005年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和城市气温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定量揭示了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定量分析了各种城市化因子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气温 城市热岛效应 灰色关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光平 龙志和 吴梅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我国28个省市1978—2002年间实际人均 GDP 的β—收敛情况。由于地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对各地区 GDP 增长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分别采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各省市间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25年的敷据按每12年为一个时段,划分为14个滚动的时段,考察了我国地区 GDP 增长经济收敛情况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经济存在收敛性,但是收敛趋势在减缓。
关键词:
β-收敛 空间相关性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朱玉林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房地产 城市化 协整分析 误差纠正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各省区近20年有关城市化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我国在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在空间变化上存在着较大的东中西区际和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工农业发展推拉因子、产业结构转换因子和出口替代外向因子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三大主动力因子。但表现在东中西城市化发展的主作用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外向化密切相关,其中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表现最为显著;中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工...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城市化 动力因子 中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彦光
城市是一种没有特征尺度的现象,故其只能主观定义,而不能客观界定。城市化水平统计难题因此而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地测量标准不一,二是统计上的不适当高估,三是建设中的想当然拔高。由于城市形态和城市规模分布都具有无标度性特征,一个城市的边界和一个区域的城市数目都无法客观确定。这种现象为城市化水平统计过程中的主观操作留下了理论上的漏洞。可是,国内至今没有统一、科学的城市定义,城市化水平统计各地标准参差不齐,水分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要开展下述基础性工作:基于统计学知识规范城市定义,合理制定城市人口规模门槛,细化城市人口普查单元,在大众中普及正确的城市化概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品杰 曾芬钰 孙波
利用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我国城市化对全社会就业总量、城镇就业量和乡村就业量的长期影响效应及动态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城市化与各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城市化无论对我国就业还是对城乡就业均存在正向效应,但对城镇就业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对乡村就业及全社会就业的推动作用;我国城市化对就业的中短期影响效应与长期影响效应不一致;在中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城镇就业的影响程度相对长期而言要较弱,而对全社会就业和乡村就业不仅不存在正向的促进
关键词:
城市化 就业效应 协整理论 动态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赵曙东
本文引入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分解要素的收敛性。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全域性收敛。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由于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收敛方向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人力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要保持中国未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将资本投入型增长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 空间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