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9)
2023(11921)
2022(9689)
2021(8757)
2020(7244)
2019(16976)
2018(16639)
2017(31741)
2016(17400)
2015(20054)
2014(20161)
2013(20197)
2012(18890)
2011(17194)
2010(17122)
2009(16082)
2008(16061)
2007(14337)
2006(12492)
2005(11497)
作者
(52385)
(43928)
(43889)
(41976)
(27958)
(20972)
(19998)
(17169)
(16692)
(15469)
(15034)
(14573)
(13985)
(13857)
(13836)
(13789)
(13237)
(13058)
(12706)
(12589)
(10881)
(10801)
(10794)
(9989)
(9927)
(9918)
(9664)
(9641)
(8919)
(8838)
学科
(82230)
经济(82159)
管理(45648)
(43079)
方法(35239)
(32162)
企业(32162)
数学(31746)
数学方法(31519)
中国(26914)
(22362)
(17504)
地方(16574)
(16536)
贸易(16527)
(16506)
(16095)
业经(16089)
农业(14660)
(14197)
环境(13940)
(12379)
银行(12341)
(11938)
(11923)
金融(11921)
(11861)
(11223)
(10204)
(10046)
机构
大学(261579)
学院(258599)
(115519)
经济(113298)
研究(97092)
管理(94539)
理学(81165)
理学院(80116)
管理学(78780)
管理学院(78292)
中国(73588)
科学(59055)
(57080)
(50076)
(49701)
(46692)
研究所(45849)
中心(43215)
财经(40173)
业大(38721)
经济学(37765)
(37726)
农业(37018)
(36682)
北京(36421)
(34784)
(34464)
经济学院(34278)
师范(34147)
科学院(30067)
基金
项目(172414)
科学(135910)
基金(127330)
研究(123181)
(112258)
国家(111434)
科学基金(94205)
社会(80844)
社会科(76703)
社会科学(76680)
基金项目(66978)
(64284)
自然(59688)
自然科(58331)
自然科学(58312)
自然科学基金(57260)
(55642)
教育(55202)
资助(51946)
编号(47717)
重点(39716)
(39085)
成果(38720)
(38661)
国家社会(35008)
(34760)
课题(33508)
中国(33249)
科研(33193)
教育部(33080)
期刊
(124225)
经济(124225)
研究(78890)
中国(49502)
学报(42621)
(42397)
科学(39417)
(37449)
管理(32338)
大学(31477)
学学(29653)
农业(28814)
(23535)
金融(23535)
教育(22889)
经济研究(21348)
技术(20554)
财经(20236)
问题(18613)
业经(18457)
(17557)
(16722)
(15695)
世界(14064)
国际(13752)
技术经济(13251)
资源(12934)
统计(12758)
(12336)
现代(11582)
共检索到384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学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系统产生了影响,如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25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1990~2005年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和城市气温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定量揭示了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定量分析了各种城市化因子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卫海燕  王威  杨芳  吴璞周  惠俊刚  
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城市资源压力的加大,为了找出它们之间定量的数字特征关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近1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资源压力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缓解城市资源压力和协调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新正  宁越敏  
在综述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和比较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动力的多元化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呈现全面开花、服务转向特征;中部地区呈现以工业化为主导特征;西部地区则呈现与农业发展关联性较高特征。最后,针对城市化动力的地带差异特征,对各地区未来城市化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可  殷广卫  
关键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荣南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定量揭示了经济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联系,并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动力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简要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曹东坡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做了较大改进和完善,首先把城市化分为城市化规模和城市化质量两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把金融分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两个一级指标和4个二级指标,然后分别从个量和总量角度对我国1999~2008年的城市化与金融支持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与金融支持正相关,但不同类型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同,政策性金融贡献最为明显,商业性金融有待开发;间接融资作用较大,直接融资有待加强;对城市化规模的支持作用较大,对城市化质量的支持作用较小。基于实证结果和金融危机后我国"4万亿元投资"对城市化支持的反思,本文提出,我国应改革和完善城市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纯公益项目由政府承担并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建格  
采用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作为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分别从东、中、西部选取上海、湖北、内蒙作为对象,并结合全国平均水平,通过灰色系统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计算其灰色绝对关联度,得出不同省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时间,并分析其原因。结论表明: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程度为3年;就不同省份而言,选取的上海、湖北、内蒙滞后程度依次减弱。原因是东部外向型工业经济发达,国际城市体系为中国工业品提供了市场服务功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较弱,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较均衡,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勃  雷家骕  
中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与之相伴随的是大量的能源需求。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能源需求与面临的能源制约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讨论了城市化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基于灰色系统Verhulst模型预测了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避免了基于钱纳里模型预测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缺陷。并通过检验城市化水平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到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从而预测了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结合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目标中关于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指出了中国节能降耗任务的艰巨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邵民智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上海城市居民食品结构内涵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食品消费类各分项支出对恩格尔系数发展进程的影响,探讨了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文中探索使用灰关联递进排序结构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各分析要素的灰关联度排序的动态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开明  段存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探寻两者关系,在提出FDI与城市化关联机制的基础上,依据1983—2007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开展动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FDI和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FDI的作用强度不大。对两者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FDI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朱玉林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各省区近20年有关城市化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我国在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在空间变化上存在着较大的东中西区际和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工农业发展推拉因子、产业结构转换因子和出口替代外向因子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三大主动力因子。但表现在东中西城市化发展的主作用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外向化密切相关,其中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表现最为显著;中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和地区收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的城市化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地区城市化水平存在着绝对β收敛,在考虑了空间效应之后,收敛的速度有所加快。同时,这也说明,普通回归模型低估了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速度。本文的启示是:中国省域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示范、带动和学习、模仿现象;空间效应对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具有正向作用;充分利用城市化水平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彦光  
城市是一种没有特征尺度的现象,故其只能主观定义,而不能客观界定。城市化水平统计难题因此而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地测量标准不一,二是统计上的不适当高估,三是建设中的想当然拔高。由于城市形态和城市规模分布都具有无标度性特征,一个城市的边界和一个区域的城市数目都无法客观确定。这种现象为城市化水平统计过程中的主观操作留下了理论上的漏洞。可是,国内至今没有统一、科学的城市定义,城市化水平统计各地标准参差不齐,水分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要开展下述基础性工作:基于统计学知识规范城市定义,合理制定城市人口规模门槛,细化城市人口普查单元,在大众中普及正确的城市化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