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39)
2023(20211)
2022(17021)
2021(15633)
2020(13026)
2019(29740)
2018(29272)
2017(56056)
2016(30618)
2015(34293)
2014(34230)
2013(33997)
2012(31205)
2011(28412)
2010(28316)
2009(26578)
2008(25913)
2007(22863)
2006(20480)
2005(18620)
作者
(90707)
(75669)
(75174)
(71568)
(48206)
(36169)
(33818)
(29551)
(28791)
(26878)
(26018)
(25486)
(24312)
(23872)
(23532)
(23302)
(22426)
(22181)
(21714)
(21642)
(18846)
(18750)
(18265)
(17088)
(16989)
(16884)
(16668)
(16491)
(15262)
(14788)
学科
(139232)
经济(139057)
管理(89769)
(83058)
(67217)
企业(67217)
方法(56187)
数学(49059)
数学方法(48644)
中国(37973)
(35215)
(33583)
业经(29346)
地方(28822)
(28579)
(27428)
(24478)
贸易(24463)
(23712)
农业(23630)
(20750)
环境(20718)
银行(20678)
(20317)
金融(20314)
(19944)
财务(19865)
财务管理(19827)
(19755)
(19700)
机构
大学(448371)
学院(443446)
(189886)
经济(186080)
管理(169562)
研究(158438)
理学(146340)
理学院(144646)
管理学(142312)
管理学院(141514)
中国(118321)
(96269)
科学(95870)
(87236)
(80252)
(76391)
研究所(72934)
中心(69634)
财经(69526)
业大(67299)
(64801)
(63302)
北京(61074)
农业(59917)
经济学(59188)
(56957)
(56870)
师范(56262)
经济学院(53123)
财经大学(51648)
基金
项目(299124)
科学(235026)
基金(219303)
研究(214509)
(193161)
国家(191619)
科学基金(163249)
社会(139189)
社会科(132019)
社会科学(131986)
基金项目(115720)
(113862)
自然(105468)
自然科(102981)
自然科学(102952)
自然科学基金(101136)
教育(97210)
(96790)
资助(90113)
编号(84438)
成果(68966)
重点(67399)
(66641)
(64046)
(61322)
课题(58750)
国家社会(58666)
创新(57513)
教育部(57158)
科研(56919)
期刊
(212097)
经济(212097)
研究(137405)
中国(85942)
学报(74764)
(70122)
科学(67073)
(66344)
管理(63286)
大学(56383)
学学(53415)
农业(47340)
教育(42715)
(40677)
金融(40677)
技术(35786)
财经(35488)
经济研究(35193)
业经(31658)
(30522)
问题(28766)
(24779)
(22766)
技术经济(22064)
(21125)
科技(20819)
世界(20780)
理论(20089)
国际(20009)
现代(19937)
共检索到664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蒋锐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可以通过两种机制的作用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化第一产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城市本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即城市化先作用于要素积累和结构变革,然后才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作用。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能够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产业结构这四条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在现阶段人力资本和结构变革是城市化与人均产出之间的显著影响渠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昭乙  
本文旨在就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了服务贸易通过增加人均资本、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正面影响。但是,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相互不平衡,并且总体上落后于货物贸易。而实证检验中所发现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功能的偏离,为完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  余志斌  杜朝晖  
城市化水平影响经济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国际前沿研究中,城市化的涵义已经不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既定的城市人口下,即既定的城市化水平下,城市资源、城市总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布,也即城市集中度,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论文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一般理论出发,总结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重点阐述了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成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华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国民产出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推进是其运行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满足了城市化的需要,城市化通过刺激投资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提升作用于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荐华  禄晓龙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的税制改革及结构调整,应以转变政府职能理论及税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为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方法,分时段地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一个由松到紧密的相关联系过程;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也并不相同,这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外生性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推进的,着眼于多要素的综合是协调好其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荣学  解洪涛  
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发现各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并不明确,但按照各省区初始城市化水平建立虚拟变量,发现初始水平居于中下水平的省份其城市化增速与经济增长具有强相关。进一步考察影响各省城市化增长速度的因素,发现城市化增速与乡镇企业就业水平及财政用于支援农村和农业支出水平相关,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化相伴而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国平  袁孝科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采用我国1952—2007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运用1983~2006年人均GDP、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论证了现阶段只有以城市化为龙头才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走出当前困境,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兴杰  陈通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经济学中的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论证了城市化正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经济结构这一作用渠道,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开明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互促共进,但两者关系在不同阶段、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及特征。文章利用关联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开展全国、省级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分析,发现全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较强,但波动明显;两者的协调度在省份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为了增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转变城市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杰  张苏秋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文化的象征。文化符号是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从文化符号的经济内涵出发,探讨文化符号的扭曲现象,并运用2002—2012年54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以文体娱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衡量的文化符号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且有关城市文化符号特征的控制变量,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近代史迹也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城游名录、对外开放度和革命纪念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而通商开埠的影响又具有不确定性。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杰  张苏秋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文化的象征。文化符号是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从文化符号的经济内涵出发,探讨文化符号的扭曲现象,并运用2002—2012年54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以文体娱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衡量的文化符号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且有关城市文化符号特征的控制变量,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近代史迹也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城游名录、对外开放度和革命纪念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而通商开埠的影响又具有不确定性。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