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2.5.111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9)
2023(14450)
2022(11897)
2021(10705)
2020(9007)
2019(20867)
2018(20500)
2017(39421)
2016(21397)
2015(24646)
2014(24904)
2013(24988)
2012(23551)
2011(21579)
2010(21661)
2009(20477)
2008(20261)
2007(18189)
2006(16393)
2005(15153)
作者
(66035)
(55335)
(55282)
(52933)
(35328)
(26527)
(25154)
(21665)
(21126)
(19682)
(19288)
(18424)
(17846)
(17840)
(17628)
(17336)
(16444)
(16358)
(16060)
(15956)
(13901)
(13829)
(13703)
(12813)
(12731)
(12426)
(12218)
(12120)
(11326)
(11115)
学科
(114218)
经济(114116)
管理(57498)
(53824)
方法(43617)
(41245)
企业(41245)
数学(38715)
数学方法(38441)
中国(31837)
(27112)
地方(25296)
(23197)
(22730)
业经(21589)
(19611)
贸易(19600)
(18971)
(18599)
农业(18260)
环境(15423)
(15357)
(15307)
银行(15306)
金融(15305)
地方经济(14995)
(14676)
(14671)
(14268)
(13618)
机构
大学(327938)
学院(323569)
(148065)
经济(145165)
研究(123882)
管理(116807)
理学(99644)
理学院(98377)
管理学(96658)
管理学院(96072)
中国(93448)
科学(74535)
(71354)
(64933)
(64567)
(59137)
研究所(58622)
中心(54238)
财经(51634)
(49056)
业大(48175)
经济学(48075)
(46945)
农业(46653)
北京(45776)
(44141)
经济学院(43154)
(42351)
师范(41893)
(38324)
基金
项目(209358)
科学(164430)
基金(154245)
研究(148340)
(136569)
国家(135514)
科学基金(113947)
社会(97556)
社会科(92466)
社会科学(92439)
基金项目(80570)
(78444)
自然(72624)
自然科(70961)
自然科学(70934)
自然科学基金(69704)
(67699)
教育(66776)
资助(63972)
编号(56831)
重点(48200)
(47424)
(47114)
成果(47047)
(41979)
国家社会(41832)
课题(40611)
教育部(40250)
科研(40239)
创新(39606)
期刊
(169084)
经济(169084)
研究(103418)
中国(65172)
学报(54815)
(53926)
科学(50223)
(49976)
管理(43590)
大学(40751)
学学(38521)
农业(36243)
(30624)
金融(30624)
经济研究(28882)
教育(28381)
财经(27117)
技术(26285)
问题(23857)
业经(23805)
(23585)
(20349)
(19960)
世界(18324)
国际(17910)
技术经济(17709)
统计(16482)
(15401)
现代(14635)
(14219)
共检索到50064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瑞君  安虎森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有限。本文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观点相反,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反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而实现的,也就是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内需的扩大。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也进行了加快我国城市化的相关措施的讨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的大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着空间自相关;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增大;城市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但进一步上升的速度缓慢;城市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迹象逐步显现;城市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减小。另外,本文在研究中还发现,与空间计量模型相比,普通回归模型由于忽略了空间因素,存在着不同的高估或低估现象。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丙欣  李彦军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1978—2007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存在着较强的制约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显示无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经济增长水平均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应理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树坤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复合城市化指标,并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城市化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采用撤县立市和撤县划区的做法对提高城市化水平没有积极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子龙  陈兴鹏  逯承鹏  郭晓佳  薛冰  
文章首先分析了1985—2005年间宁夏城市化、人均GDP以及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基于此,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通过分析城市化与人均GDP,以及环境压力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及其强度,阐释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两者之间还未形成良性互动;城市化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化对环境压力的增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在短期内降低环境压力的难度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克忠  
文章建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和行政管理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膨胀;经济的增长也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扩张;反向结论不存立。协整关系检验证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与行政管理支出负相关;行政管理支出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向量误差模型说明:短期内三者都有惯性增长的趋势;除了行政管理支出短期内受城市化水平波动影响外,短期内三变量的相互影响程度不显著,而且对非均衡的校正能力都很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方法,分时段地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一个由松到紧密的相关联系过程;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也并不相同,这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外生性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推进的,着眼于多要素的综合是协调好其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青春  刘科学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有着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个别地区(如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的发展是由其他因素促成的;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极限,而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更重于狂热地进行城市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次芳  陆张维  杨志荣  郑娟尔  冯科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化和建设用地不同阶段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处于均衡状态,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是城市化步伐推进的必然结果,但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是诱导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的直接因素;(2)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不是城市化步伐推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相反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3)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有限;(4)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在近期对建设用地数量增加的解释力偏低,而在远期基本能对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予以解释。研究结论: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必须充分发挥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耀彬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协整分析来实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城市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贡献作用尚比较小,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中国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荣学  解洪涛  
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发现各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并不明确,但按照各省区初始城市化水平建立虚拟变量,发现初始水平居于中下水平的省份其城市化增速与经济增长具有强相关。进一步考察影响各省城市化增长速度的因素,发现城市化增速与乡镇企业就业水平及财政用于支援农村和农业支出水平相关,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化相伴而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咏刚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78—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 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之间存在双向明显的因果关系。1978—2007年,金融中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5.43%,表明金融中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云  龙志和  陈青青  
本文采用CHS模式和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我国2004-2009年间省级文化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及经济计量检验,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我国文化资本与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级文化资本存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文化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均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考虑空间相关性因素之后,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大,文化资本每增长1%,促进GDP增长0.379%,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资本在投入要素中的重要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