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5)
- 2023(9808)
- 2022(7746)
- 2021(7082)
- 2020(5582)
- 2019(12725)
- 2018(12414)
- 2017(23499)
- 2016(12758)
- 2015(14525)
- 2014(14170)
- 2013(13791)
- 2012(12700)
- 2011(11687)
- 2010(11457)
- 2009(10661)
- 2008(10441)
- 2007(9040)
- 2006(8349)
- 2005(7847)
- 学科
- 济(58500)
- 经济(58435)
- 管理(31858)
- 业(28438)
- 中国(22646)
- 企(21287)
- 企业(21287)
- 方法(21253)
- 数学(18879)
- 数学方法(18764)
- 农(15640)
- 业经(12422)
- 贸(12003)
- 贸易(11995)
- 易(11735)
- 制(11690)
- 地方(11606)
- 财(11371)
- 学(11241)
- 发(9998)
- 农业(9967)
- 环境(9458)
- 体(9120)
- 银(9038)
- 银行(9011)
- 行(8753)
- 融(8568)
- 金融(8568)
- 产业(7854)
- 发展(7810)
- 机构
- 大学(185711)
- 学院(181585)
- 济(83480)
- 经济(81996)
- 研究(74973)
- 管理(63655)
- 中国(56680)
- 理学(54275)
- 理学院(53579)
- 管理学(52724)
- 管理学院(52398)
- 科学(43833)
- 京(41860)
- 所(37749)
- 财(35956)
- 研究所(34514)
- 农(32378)
- 中心(31821)
- 财经(28882)
- 经济学(28283)
- 院(27639)
- 北京(26849)
- 经(26721)
- 江(25924)
- 业大(25828)
- 农业(25605)
- 经济学院(25412)
- 范(24702)
- 师范(24417)
- 科学院(22853)
- 基金
- 项目(123442)
- 科学(98428)
- 基金(93116)
- 研究(88052)
- 家(83742)
- 国家(83156)
- 科学基金(69780)
- 社会(60205)
- 社会科(57060)
- 社会科学(57041)
- 基金项目(47996)
- 省(43521)
- 自然(43515)
- 自然科(42553)
- 自然科学(42538)
- 自然科学基金(41808)
- 划(39269)
- 教育(39194)
- 资助(37677)
- 编号(32077)
- 重点(29007)
- 部(28772)
- 发(27920)
- 国家社会(27189)
- 成果(26799)
- 中国(26192)
- 创(24868)
- 教育部(24541)
- 课题(23728)
- 创新(23610)
共检索到280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永正 王秀秀
认为中国传统的城市治理主体单一,目标功利化,治理空间封闭化;传统的城市化在其目标与标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城市化空间与范围方面也存在误区。进一步认为,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治理进行三维战略转型:在治理主体上,应由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型;在治理目标上,应由唯GDP目标转为人本化目标;在治理空间上,应由城乡分割转为城乡统筹。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治理 反思 转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没有形成中国本土化的城市化发展理论与模式,而且也没有一个完善而有系统的本土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更为严重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解决根本性的目标问题,即面对中国未来30年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理论和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有的经验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能否在制度层面上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中国式的城市化模式。认为在城市化理论本土化的层面上,必须对中国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加以建构,并据此对中国的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实践型发展战略,提出了十个方面的理论概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松良 邱容机 朱朝枝
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以后经历了与城乡发展政策互动的3个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但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同等GD P总量条件下的城市化;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发展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战略不科学。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调整的方向为: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各区域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冬梅 杨学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头二十年,我国实际走了一条“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这一道路在为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留下了隐患。因为,“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并非具有普遍性和长久生命力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而只是中国在“转轨发展”这种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做出的特别选择。着眼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遵循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已经到来的城市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国应该走“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建设 中国城市化道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邦彦 李建国
区域城际产业同构分为行政类同构和集聚类同构两种。我国原有的城市化战略忽视了城市的市场范围、城市层次和产业分工的一致性、城市的功能定位、城际的网络效应等,因而加剧了区域城际产业行政类同构,减弱了集聚类同构。基于区域城市间产业同构化的视角,我国要摈弃以前违背市场规律的单一城市化发展战略,而制定宏观的区域城市群化战略能够利用城市的正外部性、城市的自组织能力、城市的等级体系,协调城市行政利益从而减弱产业行政类同构,加强集聚类同构,以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淑娥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纲
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需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物流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支撑手段。物流支撑产业转移,推动经济一体化,提升城市与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城市为单元,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城市物流体系,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排放,是建设和谐城市、幸福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城市化 物流 和谐 可持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裕民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大部分都属于初步实 现现代化的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还处于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阶段。因此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提高城市化质量。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城市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踪家峰 林宗建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已走过70年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中国制度安排的特殊性,使中国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的主导性,两大制度背景就是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在两个制度的交互影响下,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城中村、土地城市化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回顾70年间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变迁及取得的成就,并对两大制度背景对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梳理,同时还就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力图为未来城市化发展由高速度到高质量转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创琳
中国城市化进程总体朝着健康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化进程基本符合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目前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深刻反思后认为,中国城市化不应该是"算出来"、"比出来"、"拆出来"、"耗出来"、"染出来"和"挤出来"的城市化。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向健康方向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调控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提升城市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好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走主动城市化的道路;努力协调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亚健康状态 反思与警示 中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凡 段雪梅
加快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在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倾向的工业化战略的双重约束中 ,选择传统的城市化路径会导致和加剧城市失业与贫困 ,从而使城乡居民间已有的利益矛盾更加激化 ,由此决定了原有城市的扩张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城市化路径最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失业与贫困 城镇化 农民的非农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承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国的城市化也开始迅速推进,并呈现出高速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和不完全城市化等具体特征。转型期中国城市化呈现的上述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人口城市化、影响城市化的制度惯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转型期 城市化 进程 影响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各省区近20年有关城市化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我国在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在空间变化上存在着较大的东中西区际和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工农业发展推拉因子、产业结构转换因子和出口替代外向因子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三大主动力因子。但表现在东中西城市化发展的主作用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外向化密切相关,其中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表现最为显著;中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工...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城市化 动力因子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俞宪忠
当代中国转型发展的一个重大内容,就是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模式构成中国未来的重大路径选择,并能有效医治因城乡二元结构陷阱所原生的种种发展困惑。城市化的主导人群是农民工阶层,核心问题是通过发展理念重建和城乡制度再构,高度尊重并有效保护中国农民的自由选择权益,由此方能实现城乡和谐共赢。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性内容就是还权于民和还利于民(民主、民权和民生),农民市民化首先有助于实现国民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中国也将因此而获得无法估量的"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转型发展 自由选择 制度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有或
在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体向集群、从生产型向消费型、从东部向中西部、从单元向多元化功能升级转型,但在升级转型的进程中,受到发展理念、经济结构与制度、规划与战略和高房价等因素的约束。因此,文章提出消除制度障碍和体制创新、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有机互动、依托大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重建政府治理结构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对策措施,推动中国城市化的成功转型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转变 发展方式 城市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