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01)
2023(20628)
2022(17477)
2021(16067)
2020(13267)
2019(30579)
2018(30110)
2017(57484)
2016(31110)
2015(34958)
2014(34878)
2013(34296)
2012(31746)
2011(28700)
2010(28659)
2009(26016)
2008(25403)
2007(22012)
2006(19518)
2005(17517)
作者
(89257)
(74355)
(73594)
(70153)
(47390)
(35382)
(33568)
(29173)
(28400)
(26450)
(25321)
(25184)
(23537)
(23405)
(22968)
(22772)
(22037)
(21627)
(21308)
(21258)
(18472)
(18193)
(18002)
(17019)
(16607)
(16536)
(16301)
(16167)
(14875)
(14692)
学科
(135195)
经济(135052)
管理(87687)
(82570)
(66150)
企业(66150)
方法(57743)
数学(50390)
数学方法(49801)
中国(40719)
(36362)
地方(30688)
(30459)
业经(30000)
(27630)
(25138)
贸易(25119)
农业(24542)
(24303)
(23511)
环境(22472)
(20850)
银行(20796)
(20364)
金融(20362)
理论(20204)
(20150)
(19990)
技术(19673)
(18633)
机构
大学(442751)
学院(439281)
(182428)
经济(178671)
管理(171285)
研究(154278)
理学(147940)
理学院(146235)
管理学(143570)
管理学院(142780)
中国(116438)
(95922)
科学(93896)
(81960)
(76856)
(71412)
研究所(69990)
中心(69247)
财经(65779)
业大(64397)
(64008)
北京(61038)
(60035)
(59508)
师范(58948)
(56429)
经济学(55847)
农业(55569)
(51911)
经济学院(50314)
基金
项目(300626)
科学(237608)
基金(219565)
研究(219385)
(191850)
国家(190274)
科学基金(163584)
社会(140420)
社会科(133157)
社会科学(133126)
基金项目(115455)
(115066)
自然(105459)
自然科(103089)
自然科学(103064)
自然科学基金(101194)
教育(100492)
(97860)
资助(90746)
编号(88269)
成果(71503)
重点(67666)
(66582)
(66508)
(61878)
课题(61097)
国家社会(58710)
创新(57847)
教育部(57331)
科研(57303)
期刊
(199090)
经济(199090)
研究(133132)
中国(87074)
学报(68711)
(65007)
科学(64746)
管理(63803)
(60481)
大学(52832)
教育(49570)
学学(49424)
农业(45030)
(40022)
金融(40022)
技术(38553)
经济研究(32793)
业经(32454)
财经(32044)
(27549)
问题(27221)
(24191)
图书(23677)
(21260)
技术经济(21145)
统计(20476)
科技(20456)
理论(20044)
世界(19851)
(19763)
共检索到656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梦琴  刘轶俊  
通过构建多形式的碳排放模型以及测算全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本文考察了多重因素特别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较为稳健地表明,城市化进程直接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产业结构变化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FDI环境效应的合力是负面的,贸易并非国际碳污染转移的主要渠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葵  戴小文  
本研究利用1978-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与碳排放之间在长期存在驱动关系,城市化率的提高将引起碳排放量的增加,当城市化率每提高1%,碳排放量以1.61%的比率增加;②将高城市化率作为中国现代化标志,从而"大跃进"式地进行城市化运动将造成我国碳排放总量随城市化率的逐年提高而急剧增加,将有悖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和阻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③碳排放量除受到当期城市化率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前期城市化率水平的累积影响,即前期城市化率水平体现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势必引起能源消耗的增加。从目前中国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丽杰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1953—2012年)探讨了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关系,同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1995—2011年)考察了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并不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原因;长期内城市化有助于抑制碳排放,短期内过快的城市化将加剧碳排放;东部地区城市化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中部地区城市化不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库茨涅茨曲线关系;西部地区城市化有利于碳减排,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库茨涅茨曲线关系;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家庭  曹清峰  赵晶晶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凸显的资源问题,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回顾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土地、水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模型,并利用面板数据方法实证研究了土地资源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约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吉多  
我国的城市化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在短期内,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当前碳排放偏离均衡水平的调整力度较大;长期内,碳排放量的增加会伴随着短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延滞";城市化是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却不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因此,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建设低碳城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周燕  
目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相关部门在进行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城市发展水平与CO2排放的关系。通过协整理论及修正误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国经历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虽然1949-2007年城市化与CO2排放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化和CO2排放量都呈现出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CO2排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且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化水平对CO2排放影响存在差异。另外,尽管从短期来看,CO2排放不受当年城市化变动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不论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与CO2排放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城市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晏维龙  
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看,城市的经济职能在于其作为集中的交换场所促进了交易频率的提高和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旨在检验城市化与流通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无疑是锦上添花。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多数宏观经济变量表现出非平稳特征,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利用1960~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流通业发展的年度数据,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对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作为定量分析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基础。研究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促使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方法,分时段地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一个由松到紧密的相关联系过程;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也并不相同,这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外生性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推进的,着眼于多要素的综合是协调好其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姬世东  吴昊  王铮  
分析城市化进程、贸易开放程度对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特征,对于中国调整城市增长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利用中国32个城市1999~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协整模型,分析和检验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对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城市能源消耗增加100%,将导致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17.1%;二氧化碳排放的贸易开放度弹性为-0.151,表明城市对外贸易总额增加100%,导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15.1%。但从估计结果也可以看到,城市人均GDP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辉煌  
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证实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在我国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氧化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但我国离拐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一段差距;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抑制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关海玲  陈建成  曹文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影响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安全。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增温的主要因素,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城市遂成为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本文论述了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的关系,对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碳排放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量的弹性系数为1.643,即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碳排放量将相应地增长1.64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化是碳排放持续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碳排放却不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为应对气候变化,城市的类型和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国平  袁孝科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采用我国1952—2007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郡郡  刘成玉  刘玉萍  
将城市化区分为城镇化与大城市化,基于1980—2007年的跨国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镇化和大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并比较分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对城镇化和大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影响,及不同区域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镇化和大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变化。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城镇化和大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但大城市化对碳排放的负向影响比城镇化更明显;将国家按区域或收入水平分组后,不同组的国家城镇化和大城市化对碳排放具有不同的影响;《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没有显著改变城镇化和大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振球  谢香  钟宁波  
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看,城市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动力,第二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需要。本文使用1978—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工业化水平和第三产业GDP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对全国城市化、工业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以及第三产业增长率滞后期对第三产业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在短期和长期是不一致的。我国当前要提高第三产业增长率,必须科学地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以一个合理的内部结构持续发展;必须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在第二产业协调化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其高度化;必须科学规划城市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