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4)
- 2023(16585)
- 2022(13915)
- 2021(12872)
- 2020(10940)
- 2019(25305)
- 2018(25241)
- 2017(47765)
- 2016(26524)
- 2015(30478)
- 2014(30630)
- 2013(30127)
- 2012(27862)
- 2011(25222)
- 2010(25784)
- 2009(24267)
- 2008(24332)
- 2007(21949)
- 2006(19373)
- 2005(17643)
- 学科
- 济(113341)
- 经济(113208)
- 管理(75628)
- 业(70800)
- 企(56675)
- 企业(56675)
- 方法(49838)
- 数学(43989)
- 数学方法(43315)
- 中国(34385)
- 农(31277)
- 财(28389)
- 制(24748)
- 业经(24257)
- 学(23367)
- 贸(21406)
- 地方(21404)
- 贸易(21393)
- 易(20786)
- 农业(20452)
- 银(18526)
- 银行(18486)
- 理论(17893)
- 行(17648)
- 融(17443)
- 金融(17437)
- 体(17018)
- 环境(16993)
- 务(16816)
- 财务(16754)
- 机构
- 大学(389618)
- 学院(387474)
- 济(161280)
- 经济(157868)
- 管理(143593)
- 研究(136681)
- 理学(123091)
- 理学院(121563)
- 管理学(119061)
- 管理学院(118340)
- 中国(103703)
- 京(84219)
- 科学(83581)
- 财(75312)
- 所(70130)
- 农(65708)
- 研究所(63625)
- 中心(61497)
- 财经(59393)
- 江(58934)
- 业大(56792)
- 经(53862)
- 北京(53438)
- 范(51911)
- 农业(51601)
- 师范(51414)
- 经济学(50839)
- 院(49127)
- 州(46550)
- 经济学院(45799)
- 基金
- 项目(254615)
- 科学(200637)
- 基金(185719)
- 研究(184102)
- 家(162771)
- 国家(161510)
- 科学基金(137628)
- 社会(117653)
- 社会科(111513)
- 社会科学(111479)
- 省(98100)
- 基金项目(97391)
- 自然(88517)
- 自然科(86538)
- 自然科学(86509)
- 教育(86001)
- 自然科学基金(84919)
- 划(83849)
- 资助(76853)
- 编号(73933)
- 成果(61651)
- 重点(58341)
- 部(57080)
- 发(54589)
- 课题(52551)
- 创(52305)
- 国家社会(49465)
- 创新(49149)
- 教育部(48828)
- 科研(48757)
- 期刊
- 济(178562)
- 经济(178562)
- 研究(116867)
- 中国(79285)
- 学报(61746)
- 农(60360)
- 财(59274)
- 科学(57532)
- 管理(52920)
- 大学(46785)
- 学学(43933)
- 教育(42892)
- 农业(40502)
- 融(35474)
- 金融(35474)
- 技术(34115)
- 财经(29893)
- 经济研究(29248)
- 业经(27229)
- 经(25759)
- 问题(25059)
- 业(22691)
- 贸(20277)
- 统计(20212)
- 版(19259)
- 技术经济(19134)
- 世界(18288)
- 策(18190)
- 国际(17750)
- 图书(17630)
共检索到582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志旺
文章依据空间杜宾模型构建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型,利用我国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时期固定效应模型、空间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并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动力因素分解,认为产业结构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因素,不同省级行政单位的城市化发展存在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本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对其他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空间计量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晓岚 赵维良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数量化,有利于研究这些影响因素的总体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构建一套高效、合理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引导中国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连芬 张静蕊
文章利用2004—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综合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质量分布的空间特征,并研究了我国城市化水平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之间的环境质量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形成了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为核心的高污染集聚区和以新疆为中心的低污染集聚区;我国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地区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邻近区域的环境质量会相互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质量 空间相关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靖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从本质意义上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乾 冯长春 甘霖
基于我国城市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统计分布检验、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的分布特征、演进状况及空间分异格局。结果显示:1990-2010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由趋于分散转为趋于集中,演进状况由平行增长转变为发散增长;较差的区域环境对城市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优越的区域环境有利于低等级城市的规模增长;城市的增长和衰落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分异模式;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仍在继续,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增长缓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瑞鹏 冯晓华
在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工业化、服务业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过重且转移困难、轻工业偏轻、重工业产业地方化不足是造成了现阶段新疆城市化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服务业是新疆城市化最主要的动力,但由于服务业具有"虚高"的特点,服务业在长期内对新疆城市化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新疆 VAR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20世纪8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个国家及地区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冲击。其中,全球化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影响尤引人关注。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可以动态、完整地描述城市化的形成、发展及衰败等动态过程,揭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新机制。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呈现出主体的多元化、动力机制的不均衡性及不稳定性等新特点和新内容。经济全球化通过提高中国城市专业化水平与交易效率,增强了中国城市分工演进水平,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杲 宋迎昌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呈现出生产要素由乡村和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大城市化现象,即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其中,农业生产要素率先由农村集聚至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为大城市化发展起到了"蓄水池"和"中转站"的作用;大城市则通过其巨大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在直接吸纳农业生产要素融入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还具有短期动态效应。未来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使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中和
本文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为背景 ,通过对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 ,研究了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在总结、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种主要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 内涵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顺 李超 韩江波
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空间变迁的动态过程,城市化由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不仅必须是适应一定条件、能实现以及可持续的城市化,而且应具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优质高效的特征,更应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论一脉相承。通过采用要素结构、需求结构、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四个指标,对中国城市化驱动力进行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分析可知: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及资本驱动的特征。为与"十二五"规划中"五年提高4%"的注重质量型城市化推进的发展思路和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相吻合。应采取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在对城市化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城市结构 城市空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耀彬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协整分析来实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城市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贡献作用尚比较小,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中国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瑞君 安虎森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有限。本文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观点相反,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反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而实现的,也就是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内需的扩大。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也进行了加快我国城市化的相关措施的讨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杰,李江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和动力机制,指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特点 动力机制 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隶
在修正的Jones模型基础上加入线下项目,以此构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测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在2001~2005年期间盈余管理水平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盈余管理水平分布呈现不均衡状况。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应计利润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