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3)
2023(10193)
2022(8111)
2021(7449)
2020(6014)
2019(13885)
2018(13588)
2017(26536)
2016(14093)
2015(15891)
2014(15734)
2013(15667)
2012(14392)
2011(13160)
2010(13171)
2009(12199)
2008(12097)
2007(10640)
2006(9680)
2005(8996)
作者
(39506)
(32872)
(32848)
(31381)
(21201)
(15485)
(14948)
(12760)
(12663)
(11622)
(11410)
(10879)
(10604)
(10521)
(10440)
(10284)
(9952)
(9422)
(9356)
(9161)
(8482)
(8060)
(7851)
(7446)
(7423)
(7337)
(7255)
(6938)
(6536)
(6518)
学科
(71930)
经济(71874)
(38725)
管理(37979)
(30633)
企业(30633)
方法(26065)
中国(24820)
数学(22765)
数学方法(22633)
(18189)
业经(16480)
地方(16347)
(14055)
贸易(14046)
(13699)
(13177)
(13077)
产业(12728)
农业(12035)
(11063)
(10920)
(10426)
银行(10416)
(10106)
(9921)
环境(9693)
(9644)
金融(9644)
技术(9442)
机构
大学(207422)
学院(206699)
(99801)
经济(98129)
管理(78295)
研究(78220)
理学(67207)
理学院(66432)
管理学(65599)
管理学院(65190)
中国(59336)
(44978)
科学(43406)
(41582)
(38051)
研究所(34612)
财经(33797)
中心(33201)
经济学(32962)
(30918)
经济学院(29674)
(29334)
(29058)
北京(28840)
(28556)
(27218)
师范(26998)
业大(25550)
财经大学(25176)
(23465)
基金
项目(136309)
科学(110140)
基金(102537)
研究(101178)
(88882)
国家(88254)
科学基金(76233)
社会(69526)
社会科(66323)
社会科学(66308)
基金项目(53288)
(49683)
自然(46072)
自然科(45066)
自然科学(45058)
教育(44979)
自然科学基金(44313)
(42757)
资助(41820)
编号(38371)
(31974)
(31616)
重点(31097)
成果(30982)
国家社会(30533)
(28145)
中国(28100)
教育部(27655)
课题(27425)
发展(26984)
期刊
(110559)
经济(110559)
研究(68332)
中国(39329)
管理(31042)
(29561)
科学(29317)
(27220)
学报(26972)
大学(21489)
学学(20215)
经济研究(19588)
(19422)
金融(19422)
农业(18692)
教育(17985)
财经(17588)
业经(16967)
问题(16829)
技术(16813)
(15571)
(14169)
世界(12856)
国际(12756)
现代(10906)
技术经济(10895)
(10894)
商业(9619)
统计(9424)
经济问题(9314)
共检索到313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全胜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产业经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宏观的城市化进程和微观的城市发展两个层面着手。在宏观上,中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处于恢复性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微观上,政府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财税措施,建立低碳环保型的公共交通系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垚  年猛  王春华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最优规模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为例估计出人均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产出水平先上升,随后下降。城市偏离最优规模会造成聚集收益的损失,而未达到最优规模的城市经济收益损失要大于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即人口过度聚集)产生的经济收益损失。同时,城市最优规模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高于工业,因此工业比重高的城市最优规模水平低于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除此之外,城市最优规模水平还受到市场潜力、技术与知识水平、资本积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松良  邱容机  朱朝枝  
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以后经历了与城乡发展政策互动的3个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但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同等GD P总量条件下的城市化;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发展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战略不科学。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调整的方向为: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各区域间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强  
城市化战略是整个社会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上升阶段,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战略选择必然是一种多样性的模式选择,分散性的道路选择,梯度性的区域选择,综合性的效益选择和阶段性的进程选择。这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城市化特点所决定的一种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可侠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其实是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三者不断调整升级并相互推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的显著进步都会同样明显反作用于其它二者发展。本文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着手探讨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苏、浙、皖、赣四省样本数据,比较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水平升级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差距,进一步说明三者互动发展的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近年来,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国家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基于2004—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分析两大战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前的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化与废气污染和污水污染之间都呈现正相关,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环境所面临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废气污染之间呈现负相关,与污水污染之间呈现正相关,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乡村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苏雪串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于城市化的时代,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各地的世界潮流。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总过程,有它本身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自然环境、历史背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耀昌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1995年出口各类纺织品服装总值379.26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139.26亿美元,服装出口为240亿美元,均居世界同类商品出口首位。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中,我国所占比重逐年上升,1985年我国占全球纺织品出口的6.26%,至1995年所占比重上升到14%以上;其次出口增长速度不仅在国内各大类商品中居前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伯霞  
环渤海都市圈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区域。但由于起步晚,开放晚,缺乏全面的、战略性的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和内部协调机制,各地区和各城市各自为政、无序竞争,未能形成区域内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本文根据其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相关理论,提出以产业为突破口,以产业联盟促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区分工协作,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区域联合开放开发的新局面。这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经济增长,同时又会产生合力效应,推动整个环渤海都市圈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1现状特点1.1山西重型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在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国家对山西予以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投资倾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山西对基地建设更是注入了几乎全部的精神寄托,对重型产业投入了比其他产业多10倍乃至上百倍的物质财富,建起了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池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进而带动了劳动就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契机,谋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东  李志翠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较同步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章基于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合理化之间的互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从长期影响方向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变在长期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效应;从因果关系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引致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从互动影响程度来看,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市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