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6)
2023(10652)
2022(8703)
2021(8005)
2020(6710)
2019(15731)
2018(15528)
2017(29701)
2016(16292)
2015(18917)
2014(19153)
2013(19109)
2012(17873)
2011(16260)
2010(16268)
2009(15330)
2008(15419)
2007(13609)
2006(11863)
2005(10906)
作者
(48327)
(40520)
(40519)
(38838)
(25824)
(19318)
(18543)
(15828)
(15427)
(14266)
(13915)
(13513)
(12927)
(12807)
(12774)
(12711)
(12264)
(12009)
(11694)
(11661)
(10038)
(9925)
(9909)
(9196)
(9191)
(9157)
(8922)
(8877)
(8196)
(8138)
学科
(77593)
经济(77527)
管理(41442)
(39634)
方法(33404)
数学(30094)
数学方法(29904)
(29294)
企业(29294)
中国(25574)
(21085)
(16210)
(15962)
贸易(15955)
(15545)
地方(15469)
业经(15094)
(14357)
农业(13779)
(13545)
(11490)
银行(11465)
环境(11124)
(11004)
(10911)
金融(10909)
(10879)
(10271)
(9520)
理论(9123)
机构
大学(245492)
学院(242115)
(109468)
经济(107371)
研究(90206)
管理(88929)
理学(76155)
理学院(75195)
管理学(73983)
管理学院(73517)
中国(68541)
科学(53800)
(53458)
(47240)
(46021)
(42274)
研究所(42001)
中心(40372)
财经(38168)
经济学(36021)
(35152)
业大(35102)
(34868)
北京(34267)
农业(33433)
经济学院(32666)
(32470)
(32201)
师范(32191)
财经大学(28332)
基金
项目(159324)
科学(125515)
基金(117670)
研究(115358)
(103078)
国家(102318)
科学基金(86566)
社会(75745)
社会科(71844)
社会科学(71822)
基金项目(61909)
(58917)
自然(54129)
自然科(52877)
自然科学(52861)
教育(52087)
自然科学基金(51924)
(51140)
资助(48141)
编号(45218)
成果(37136)
(36689)
重点(36443)
(35541)
国家社会(32784)
(32007)
课题(31583)
中国(31324)
教育部(31273)
科研(30555)
期刊
(118223)
经济(118223)
研究(75369)
中国(46336)
(38793)
学报(38227)
科学(36048)
(35530)
管理(30517)
大学(28685)
学学(26927)
农业(26272)
(22147)
金融(22147)
教育(22017)
经济研究(20326)
技术(19448)
财经(19397)
问题(18082)
业经(17404)
(16854)
(15285)
(15197)
世界(13635)
国际(13277)
技术经济(12509)
统计(11607)
(11477)
资源(11440)
现代(11122)
共检索到36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珂珊  
文章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0年国民经济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质灾害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国家在制定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提供基本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清娟  胡圣武  郝亚东  杜广峰  
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动态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并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的地质灾害为实例进行动态地质灾害评价。结果表明:充分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动态因素才可以更加科学地、及时地预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护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时应考虑其动态性,应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评价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  张锦高  陈彪  
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模型,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中央投入和地方使用行为的博弈关系,探讨其控制因素和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申请不到资金的机会损失、地方滥用专项资金的机会成本、中央的投入和收益的大小都会影响地质灾害的效果,文章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雅茜  汤家法  胥忞旻  杜春苗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5·12"地震的极重灾区,地震给其境内的各类城乡建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经过3a多的灾后重建,该县聚落空间得到快速的重构。2013年的7·9洪灾之后,北川境内的地质灾害事件全面爆发,给重构聚落空间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2013年7·9洪灾之后的灾情普查数据和北川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利用GIS技术,使用最邻近法及主成份分析法分析评价了北川境内聚落空间的地质灾害灾情特征,并根据各个聚落斑块的灾情指数值的大小将其划分为灾情轻微、较重、严重和极严重的4个等级。评价的结果表明:北川县境内共有1 016个聚落斑块受到地质灾害点的威胁,占聚落斑块总数的5.702%;其中,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彪  张锦高  吕军  张慧  
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上存在着异化倾向,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信息的不完全、目标的不一致以及中央与地方在经济上的分权与博弈是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原因,因此要制定有利政策,加强法规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并加大审计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军  李铭泽  侯俊东  
文章将超效率DEA与三阶段DEA模型相结合,在克服原始DEA模型不足的基础上,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对我国各地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做模拟评价,并试图从中找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损性影响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宝存  苗放  赖德军  晏明星  孙德亮  
如何准确地获取城市扩展的信息,并分析地质灾害对城市扩展的影响,对于指导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利用四个时相的MSS、TM、CBERS-2遥感图像,提取唐山市28年来建成区的面积,并且对四个时期城市建成区的扩展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从地质灾害的角度,分析了地震、岩溶塌陷、采煤塌陷这三个地质灾害对唐山市城市扩展的影响。最后针对唐山市未来的城市扩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国权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了破坏,将导致多种地质灾害发生。本文着重分析了山东人为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性,指出这些人为地质灾害大部分是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指出今后应加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区划研究,以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付英  郑娟尔  余振国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甘肃两地的地质灾害新机制做法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机制的构建动力源于土地稀缺、财力不足、发挥资金合力和消除外部性的需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卓理  耿鹏旭  王海荣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链式效应,分析了平顶山煤矿主要地质灾害链的激发环、损害环和致灾环。随其发展造成灾害(损害环)的涉及面逐步扩大,同时治理的成本增加,而且有一些灾害在短时期内无法修复,提出在减灾对策中宜在上游链环上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提出了断链环,阻止灾害向下一环节延伸,及时治理地质灾害,从而减轻灾害的损失。并进行了实例研究,对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采取切断链环,阻止灾害的发展,为构建绿色矿山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太和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 ,地陷、崖崩、泥石流等数十种地质灾害齐全 ,人们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较低 ,投资风险相对东部地区较大。保险业拓展西部市场的成本也高于东部地区。现行的地质灾害保险补偿机制具有不对等性。保险业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配套服务 ,应当成立西部大开发保险设计指导组织 ,建立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地质灾害保险的担保制度 ,保险公司要提高承保质量 ,搞好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安  覃建雄  
我国西南部低山区城市发展受到地质和地貌类型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地质活动较为频繁和活跃的地区。低山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大。进一步排查和勘察西南低山区城市地质灾害的位置和规模,并进行有效治理是保持西南低山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巢娟  
近年来,湖南省炎陵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立足实际,在防灾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注重发挥组织方面的优势,走"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御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在多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功临灾预报多起地质灾害,全县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出现1起人员伤亡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彦威  李胜涛  耿昕  李颖智  王秀明  
拉萨至尼木段位于西藏境内"一江两河"流域,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植被稀疏,地质灾害发育。"一江两河"地区是自治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近期重点开发区,随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城镇建设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总结了拉萨至尼木段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地质灾害成因,结合调查分析,提出了拉萨至尼木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