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5)
- 2023(10492)
- 2022(8898)
- 2021(8553)
- 2020(7055)
- 2019(16821)
- 2018(16570)
- 2017(31434)
- 2016(16397)
- 2015(18434)
- 2014(18121)
- 2013(17757)
- 2012(16191)
- 2011(14864)
- 2010(14885)
- 2009(13797)
- 2008(13435)
- 2007(11583)
- 2006(10252)
- 2005(9243)
- 学科
- 济(74288)
- 经济(74219)
- 管理(49881)
- 业(46815)
- 企(39699)
- 企业(39699)
- 方法(35299)
- 数学(31816)
- 数学方法(31243)
- 中国(24081)
- 技术(17542)
- 农(15740)
- 贸(15118)
- 贸易(15106)
- 易(14768)
- 财(14638)
- 业经(14591)
- 地方(12844)
- 技术管理(12640)
- 制(12257)
- 学(12044)
- 理论(11842)
- 银(10945)
- 银行(10937)
- 环境(10774)
- 行(10567)
- 融(10495)
- 金融(10494)
- 划(10308)
- 农业(10282)
- 机构
- 大学(236843)
- 学院(233385)
- 济(105251)
- 经济(103299)
- 管理(94843)
- 理学(82497)
- 理学院(81591)
- 管理学(80157)
- 研究(80078)
- 管理学院(79706)
- 中国(61301)
- 京(50796)
- 科学(45756)
- 财(44167)
- 所(37897)
- 财经(36157)
- 中心(35985)
- 研究所(34621)
- 经济学(33576)
- 经(33189)
- 北京(32682)
- 江(31995)
- 业大(30202)
- 经济学院(30195)
- 范(30195)
- 师范(29958)
- 农(29646)
- 院(29430)
- 财经大学(27215)
- 州(25983)
- 基金
- 项目(159946)
- 科学(129932)
- 基金(120483)
- 研究(116928)
- 家(104836)
- 国家(104123)
- 科学基金(91513)
- 社会(78469)
- 社会科(74795)
- 社会科学(74778)
- 基金项目(63065)
- 省(59535)
- 自然(58592)
- 自然科(57489)
- 自然科学(57481)
- 自然科学基金(56515)
- 教育(54235)
- 划(51475)
- 资助(49809)
- 编号(44280)
- 创(38323)
- 部(36721)
- 重点(35864)
- 成果(35175)
- 创新(35068)
- 发(34044)
- 国家社会(33912)
- 教育部(32279)
- 课题(31114)
- 人文(30935)
- 期刊
- 济(107399)
- 经济(107399)
- 研究(72438)
- 中国(47022)
- 管理(37508)
- 财(31950)
- 科学(31907)
- 学报(29558)
- 教育(25938)
- 农(25218)
- 大学(23765)
- 技术(22065)
- 学学(22038)
- 经济研究(19166)
- 融(18833)
- 金融(18833)
- 农业(17965)
- 财经(17960)
- 经(15638)
- 业经(15338)
- 问题(15249)
- 统计(13866)
- 策(13543)
- 技术经济(13432)
- 贸(12706)
- 科技(12531)
- 世界(12147)
- 业(11781)
- 决策(11164)
- 国际(11130)
共检索到342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雷 曾刚 曹贤忠 周灿
创新活动由个体创新向合作创新和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不断转变趋势下,城市创造、积累和吸收知识的差异成为解释城市创新效率差异的关键。基于289个城市合作专利数据,从城市内部和跨界创新联系强度视角划分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模式,并对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的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内部创新联系强度整体偏低,作为省域教育和科技中心的省会和对外开放度较低的老工业城市成为内部合作创新高地,城市跨界创新联系强度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高水平创新联系强度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2)创新联系强度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模式呈现网络创新城市、外部创新城市、地方创新城市和孤立创新城市4种类型,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创新网络模式空间格局呈现以网络创新城市为中心、外部创新城市为第二圈层、地方创新城市和孤立创新城市为外围圈层的同心圆分布格局;(3)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处于创新网络核心位置的网络创新城市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外部创新城市和地方创新城市,孤立创新城市创新效率最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靓 纪宇凡 王嵩 朱青 丁子军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分析中国城市间知识合作创新的网络结构并探讨其背后的邻近性机制对提高城市创新效率、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间论文合作发表和专利联合申请的截面数据,综合构建了2011年和2019年中国城市知识创新网络,分析其结构演化特征,并采用多元回归的二次指派程序(MRQAP)从邻近性视角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1)2011—2019年中国城市知识创新网络密度增强,择优链接弱化,呈现出多中心发展趋势,合作格局由北京和上海主导转变为北京上海引领与区域中心带动相结合,从而形成多个区域网。(2)城市间知识合作创新除了受城市经济水平、科教支持力度、行政等级的正向影响外,也受地理、组织、文化、社会、制度邻近的显著促进,邻近性机制对中国城市知识创新网络演化具有较强解释力。(3)不同维度邻近性对城市知识创新网络的影响是动态的和交互的,过度的地理、社会、认知邻近会阻碍城市间知识合作创新,认知邻近可弥补地理距离,而社会邻近往往伴随着地理邻近。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市协同创新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桂龙 彭有福
本文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定义,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它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最后引用加拿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网络中心的案例介绍了它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 网络组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文婕 曾德明
本文从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的角度探讨低碳技术创新网络运作模式,构建了低碳技术创新网络运作模式的模型框架,通过建模和数学分析,刻画了技术能力、创新收益、创新活动的持续条件等相关因素在创新活动中的影响与作用。研究采用Matlab仿真工具,其结果佐证了本研究中仿真分析的适用性与有效性,有利于更清晰地揭示创新网络中合作创新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娜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包括两个层次:处于核心网络的是产业内部的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企业、餐饮饭店等食宿型企业、旅行社、交通运输企业、娱乐企业和购物等零售企业。而旅游产业外部的供应商、大学与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及其他核心企业、零售商等构成了旅游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网络。旅游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具有行业分布多元化、地域分布广泛、资源流动性大、组织灵活多变及进出壁垒低等特点。
关键词:
技术创新网络 模式 特点 旅游产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戚伟 刘盛和 金浩然
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规模等级划分为"五类七档",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对新标准的理解存在歧义而出现各种划分结果,引起误解与混乱。在对比新旧标准的基础上,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评价新标准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结果显示,新标准在空间口径、人口口径、分级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按照新标准划分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相对于旧标准及其他标准而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大幅缩减,而中小城市数量相应增多,呈现出显著的金字塔结构特征,更加符合中心地理论模型和位序—规模法则,更有利于科学地实施城市与人口的分类管理。但同时,新标准也存在"城区人口"数据难以获取、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较大等局限性,亟待加强实体城区识别研究和推进数据共享。
关键词:
城市规模等级 新标准 划分 适用性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雪芹 王成新 崔学刚
在解读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提出要警惕标准调整后的不良响应,包括新一轮规划调整的占地效应、行政扩城达标升级、区域主体功能无序、发展不平衡加剧、城市问题的集中爆发、市民幸福指数的降低等,这都严重影响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实施。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城镇规模健康有序的对策措施:在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以平等和谐的城市理念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健全严格的法规政策约束无序扩张的冲动,以改革创新的制度机制形成城市良性循环。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划分标准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灿 曾刚 宓泽锋 鲜果
网络范式的兴起赋予城市创新模式新的内涵,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对不同空间尺度知识流动和创新联系的关注。基于网络视角,以中国知识产权局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合作发明专利信息为原始数据,借助Ucinet、Arc GIS等分析工具,从本地和跨界多维空间尺度,刻画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测度城市创新网络地位,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对城市创新模式进行划分。研究表明:(1)研发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具有较高的知识生产能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合作优先链接主体;(2)长三角城市群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灿 曾刚 宓泽锋 鲜果
网络范式的兴起赋予城市创新模式新的内涵,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对不同空间尺度知识流动和创新联系的关注。基于网络视角,以中国知识产权局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合作发明专利信息为原始数据,借助Ucinet、Arc GIS等分析工具,从本地和跨界多维空间尺度,刻画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测度城市创新网络地位,评价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对城市创新模式进行划分。研究表明:(1)研发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具有较高的知识生产能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合作优先链接主体;(2)长三角城市群重视外部知识获取,跨界网络成为重要的创新合作途径,地理距离对创新合作空间载体选择的制约减弱;(3)创新网络位置影响知识获取和城市创新,网络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四类创新模式,密集的"本地—跨界"创新网络有助于城市创新。研究结论对长三角城市群不同类型创新模式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威
本文探讨了跨国公司线性创新与网络创新问题,分析了跨国公司多元组织创新网络、技术创新服务支持网络系统和跨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跨国公司创新网络模式及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创新形式 创新网络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霞 陈劲
以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以知识协同为途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创新主体为网络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和规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谷歌、阿里巴巴、浙大网新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规律。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协同创新网络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勇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组织模式,区域创新网络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载体。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特征,如系统性、开放性、合作性、创新性、相互依存性等。此外,文章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竞争优势在于知识易于溢出、投入要素的易得性、易于进行集体学习等方面。最后,文章对此给出了建议及启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 竞争优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培荣 尹向飞
运用基于非径向距离函数(NDDF)的修正Metafrontier超效率模型对中国278个地级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LPI)相结合,分析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结构特征及其模式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长态势,“资源节约”效率相较于“环境友好”效率增长更快。从变量分解看,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节约是“资源节约”效率改善的贡献主体,而工业废水与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友好”效率改善的贡献大体相当。从动力来源看,区域技术追赶是城市生态效率改善的主要驱动力,而区域管理效率产生了抑制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识别不同类型城市的生态效率改善动力来源及其动态演化模式差异,进而为精准提升不同城市的生态效率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冰 姚洪涛
在构建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战略导向理论,分析不同环境状态下的企业行为模式,进而研究创新网络演化模式。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 创新网络 战略导向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